零花钱调查报告(通用16篇)

2022-11-28| 编辑: 佚名| 查看: 157 |原作者: 刘谷龙|来自: 衙媒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零花钱调查报告(通用16篇),零花钱调查报告(通用16篇)的详细内容:零花钱调查报告(通用16篇)零花钱调查报告篇1摘要:通过本次对xx区各中学的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我们小组成员亲身体验到了投身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零花钱调查报告(通用16篇),零花钱调查报告(通用16篇)的详细内容:

零花钱调查报告(通用16篇)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1

  摘要:通过本次对xx区各中学的学生零花钱的调查, 我们小组成员亲身体验到了投身社会实践的乐趣。以下是我组调查的过程概述及方法。

  首先我们确定了问题和研究目标, 即中学生零花钱现状。其次, 我们制定了收集信息的研究计划(第一, 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第二, 收集有关资料, 即问卷调查;第三, 提交调研计划);然后, 实施研究计划;ZUI后, 解释并报告研究结果。于是写下了此篇论文。

  关键词:中学生零花钱问卷调查研究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物质生活不断充实。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是家中的小太阳, 自然倍受宠爱, 其中1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就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为此, 我们牺牲了不少时间, 一起设计出问卷内容, 并向自己认识的各所中小学校的同学分发。第一次作如此的问卷调查, 不免缺乏经验, 但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 终于完成了本次活动。以下便是我们结合调查结果作的一份初步的研究报告。

  问题一:零花钱的来源-94.4%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

  我们认为,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 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 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 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 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因此, 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 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同时也接触了社会, 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纪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 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二:零花钱的数额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 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

  我们认为, 初中生年龄尚小, 平时花费不多, 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 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 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 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 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 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 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 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 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 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三: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中学生零用钱的3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由图可以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 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 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 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 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 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 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 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学生朋友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 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着明确消费目的的, 是1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 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 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 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 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 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另外许多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吃零食, 因此用于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问题四:对零花钱的态度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我们认为:1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 从1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1个人从小克勤克俭, 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 要雨有雨, 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 长大后一不留神, 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以上是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新生的一代, 有相当多的在年纪尚小时便已受到了金钱的强烈冲击, 正逐渐形成独特的金钱观。因此, 金钱教育对于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来说, 已经是1个严峻的挑战。教育者们有必要教孩子怎样对待钱和看待钱。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一般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金钱教育课程, 尚在襁褓中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着明确提出具体的金钱教育策略, 已有一些涉及金钱教育活动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层面, 且无正规体系。问题是严峻的。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家庭经济条件再好, 学生打工挣钱、自食其力还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 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 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 拔苗助长不行, 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

  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 对中小学生进行消费、投资等方面的理财教育将有助于孩子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和敏感性, 对他们日后的理财能力有相当影响。当然, 我国目前要对中小学生进行金钱教育是1个艰巨的过程。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 孩子要啥尽量满足, 家庭优越的条件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殊不知, 一心想望子成龙到头来却是养子成虫, 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给孩子怎样使用零花钱则是ZUI基本的1个环节。我们小组就此展开了讨论。ZUI后我们设计一位高中同学了1个星期的零花钱使用方案。

  以上便是我们的一些设想。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但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作出ZUI适合自己的方案。

  综上所述, 通过本次调查, 我们得出了两点。第一, 广大中小学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钱。培养理财观念。第二,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

  ZUI后, 我要向给予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老师致以ZUI崇高的谢意, 谢谢你们!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时代在不断发展, 同学们的零花钱也一样随着消费指数的增长而不断地增长。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就读的年级越来越高, 可支配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是不是都能够很妥善地运用好自己的零花钱呢?为此我们特地开展了对“中学生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这一课题的研究, 将初、高中学生的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 以此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正确地意识到自己支配零花钱的方法是否妥当, 从而更加妥善地保管和分配好自己的零花钱, 有节制地使用零花钱, 在适当的地方使用零花钱, 不做“月光族”。

  二、调查范围

  我校初高中学生。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 收回问卷, 除去废卷, 其中有效卷250份。

  四、调查结果

  首先, 我们就初、高中学生关于零花钱方面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初中学生使用零花钱的情况普遍较节制, 父母每个月所给的零花钱基本在30-50元不等, 父母所给的零花钱基本能够满足他们, 并且他们能够较为妥善地分配好自己的零花钱, 量力而为, 一般很少会出现问父母多要零花钱的情况。当然, 父母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因素, 在初中这个年龄段, 学生父母都可以理性地教育孩子使用零花钱, 不会过多地追加给孩子零花钱, 这一方面也使得初中生普遍较为节约, 在使用零花钱的时候三思而后行, 不将自己的零花钱浪费在不该花的地方。初中生一般将自己大部分的零花钱使用在购买文具和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购买自己喜欢的杂志, 收集一些物品等)方面, 这与高中生有很大的区别。初中生使用零花钱时, 有一定数量的人会记帐, 虽然原因是出于父母所迫, 但是他们还是会认真地去做, 因此这一点也很好地体现出了父母对于孩子的零花钱使用情况的重视, 让孩子意识到什么钱是应该用的, 什么钱是不该用, 或者是被浪费掉的, 从而促使孩子能够更正确地分配好自己的零花钱。但是初中生也有一点不足, 那就是他们较喜欢与自己的同学进行攀比, 在调查问卷中同样也体现出了这一点, 但他们的攀比通常较为理性,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购买一定的文具, 或时尚的饰品来进行攀比, 尽管会因此花费一些钱, 但是由于父母的控制, 因此此现象并不十分严重。

  相对而言, 高中生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就不怎么节制了, 他们的零花钱通常在50元以上不等, 但是有些父母就较为机智, 他们会给孩子一个调节的空间。例如高中生普遍拥有自己的手机, 父母每个月给孩子100元的零花钱, 50元作为零用, 50元作为电话费, 让孩子自己进行调节控制, 这样一来, 父母就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零花钱与话费都超支使用, 每个月限定100元, 让他们自己进行调节, 这不但省了父母的心, 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自己分配零花钱的能力, 一举两得。高中生与初中生有很大程度上区别的一点是:高中生的零花钱多用于聚会派对, 或朋友出去逛街上。大家比较多的会和自己的朋友进行聚会, 在KTV中唱歌或在高档餐厅里吃饭, 这样每人每次平均会花费50—100元, 那么如果每两个月一次的话, 基本上所有的零花钱就都是用在这上面了, 使得大部分的高中生都不能满足于父母所提供的零花钱。因此, 高中生就更加容易问父母要求追加更多的零花钱, 父母一般也不过问孩子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有一些较为富裕的家庭每个月甚至会给孩子的零花钱超过200元, 孩子如果开口要, 就会再追加, 并且多是孩子要多少就会给多少, 这一点也致使许多的高中学生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较为浪费。他们会去许多高消费的地方, 或者购买许多高档奢侈的日用品, 由于父母多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使得高中生很难把握好自己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但是比起初中生较为乐观的一点是:高中生很少会和自己的同学进行攀比。当自己已经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之后, 每个人的喜好必定会发生一定的差异, 因此大家不再为了同一样东西进行比较, 而是各取所需, 用零花钱购买自己喜欢的、自己需要的东西, 不会由于攀比而造成太大的浪费。

  五、思考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 我们提出四点建议:

  1.

  量力而为, 不购买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

  2.

  和父母约法三章, 给一个适度的零花钱, 不要太多, 也不要太少;

  3.

  不要因为进行无谓的攀比而浪费了太多的零花钱;

  4.

  尽量养成记账的习惯, 这样才能更好地分配自己下月零花钱。

  这是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的原因

  零花钱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 在生活中已经必不可少了。纵观我们班同学的零花钱, 多则几百元, 少则几十元。有的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指出:零花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我们疑惑, 为什么零花钱会决定学生的地位?同学们这些零花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带着这些疑问,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就关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 用事实引导、教育小伙伴们平时改掉不良消费习惯, 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

  1. 学会设计调查表, 在实践调查活动中,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学会设计调查表, 在实践调查活动中,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查找资料

  四.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1.问卷丢失

  2.存在分歧

  五.调查过程

  我们首先制定了活动方案与分工, 然后庄雅然和陈雯颖查找了网上的调查问卷, 把一些题目作为参考, 然后开始制作调查问卷, 一共做了七题。例如:你一个月的零花钱有多少?你把零花钱用在哪里?同学生日时你一般送什么样的礼物?你一般怎么买文具?你的零花钱的来源是?你家长有没有教你理财„„接着我查找各个国家的对待零花钱的方法。发现了:日本用金钱传递“魔力”,  美国让孩子学会理财, 新加坡倡导孩子储蓄„„

  查找完毕后, 陈雯颖开始打印问卷, 而我则用电脑搜索一些有关零花钱的真实故事。突然, “小学生越来越富,  10多岁小孩攒20多万元零花钱”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我大吃一惊, 嘴巴张大 成“O”形, 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惊。我马上点开查看。发现这个班级中花钱大手大脚的大鹏与班里数一数二的“零花钱大王”很像。他的零花钱虽然不是最多的, 但是他经常把钱花在零食, 玩乐等事情上, 有时一拿就是一张百元大钞, 习惯很不好。

  周一时, 我们一起在下课时间发放并回收了三十份的调查问卷, 庄雅然开始把问卷分类好, 画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 我制作了这份调查报告。

  六.调查成果

  我们统计出有7同学每周有10-20元的零花钱, 7名同学有6-10元零花钱, 5人有0-5元零花钱。而每周有零花钱40以上的同学只有4名。零花钱是家长给的同学较多, 有14名, 分别有16名同学是通过劳动和考试考好取得的。还有13名同学是有需要时才给, 有三人选择了其他。17名同学把零花钱用来买书和文具;把零花钱用来买零食和用来娱乐的同学各有7名;三名同学用来买盆栽, 4名同学用来买折纸;还有两名同学用于其他。我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孩子合理的零花钱, 是有少数家长会给孩子大量零花钱。而大多数同学也会自觉把零花钱用到买书和文具上, 只有小部分同学会用于其他。

  我们发现的理财故事和方法

  理财方法:1.学会记账。把自己这个月零花钱的支出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看看自己是怎样花完的, 并在下个月更好的分配它。2.存钱。你可以像新加坡的学生一样存钱, 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个数目惊人, 再去买一个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

  3.提前想好自己这个月的零花钱怎么分配, 好好执行。

  理财故事

  十一假期, 家住上海市彭浦新村的老周夫妇的心情沉重:夫妇俩“没日没夜”打了一个月工挣了20xx来块钱, 却被儿子拿去办了一个同学聚会。 “为了供他读书, 我们两个吃苦受累。难道供吃、供喝、供穿、供读书还不够, 还要供他虚荣吗?”老周妻子十分伤心。 老周感叹:“对儿子我们是掏心挖肺了!”6年前夫妇俩双双下岗, 老周开始每天清早骑车挨家挨户送牛奶, 忙完后赶到装饰市场替客户送材料, 晚上又要在停车场守夜值班;妻子则在早上去证券公司做清洁工, 下午到小百货店当营业员, 夫妇俩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不过20xx多块钱, 日子过得清苦。 可是读高二的儿子却“高标准、严要求”。开学时, 他看到同学都有车子接送, 竟软磨硬泡要父亲租辆车送他去学校。国庆长假里, 又提出办一个同学聚会, 为此他一会儿宣称绝食, 一会儿装病不去上课, 逼着父母凑足20xx元供他花销, 因为“大家轮流做东, 出手大方, 我也不能坏了规矩, 以后在学校还要做人的”。老周叹息:“我吃了没本事的亏, 现在再吃力也要让儿子多读点书。”儿子高声叫:“你们赚点钱还不是给我用的?派头这么小, 老实讲今天这点钱, 人家玩得还不高兴呢!”

  虚荣心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 因为有了虚荣心, 才会向父母提出一个个不合理的要求;才会互相攀比;才会不谅解父母;才会对父母大吼大叫„„试问, 这样不孝的行为, 出现在我国这种礼仪之邦, 若是孔子看见了, 可能会叹息道:“我的弟子们为世人编制了著作, ‘百善孝为先’, 这句至理名言为何被你们抛之脑后呢?”

  七.结论及建议 俗话说:金钱是把双刃剑。唐朝名臣张说在《钱本草》中提出:钱, 味干、大热、有毒。言外之意就是——钱是一味药, 药能治病, 亦能致病, 只有服之得法, 才能避灾去祸, 延年益寿。所以,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 不要乱花父母给的零花钱, 因为这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 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把金钱浪费在一些使你玩物丧志的东西上, 还不如攒起来等到父亲节或母亲节时买个小礼物, 给父母一个惊喜。或是把它花在学习上。另外, 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既然如此, 那我就可以任意买文具和书了。这也是不好的现象。文具是供你学习用的, 不是摆设, 也不是炫耀的对象。如果你买来连看都不看一眼, 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 乱花钱不一定就在零食和玩具上, 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并且, 要学会理财, 管理好自己的“小金库”。并且, 就算你的父母给你大金额的零花钱, 你也要分配得当, 不能几天就花完, 要存起来。

  学会理财, 从现在做起, 从每个人做起 !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的背景

  零花钱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 在生活中已经必不可少了。纵观我们同学的零花钱, 多则几十、几百元, 少则几元、几角钱。有的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指出:零花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我们疑惑, 为什么零花钱会决定学生的地位?同学们这些零花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带着这些疑问,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就关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 用事实引导、教育小伙伴们平时改掉不良消费习惯, 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

  1.调查家长的月收入及其主要来源, 并做初步统计。

  2.学会设计调查表, 在实践调查活动中,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调查的实施

  本项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分组:

  按照原来的学习小组把全班30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学习小组的分法既

  考虑到了优生与中差生的搭配, 同时也考虑到了家庭住址尽可能邻近的问题, 以便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

  2、组内确定活动主题。

  经过同学们的商议, 围绕大主题“零用钱的调查。”各个小组分别确定了本组所要研究的小课题:

  组1:放学后同学们在各小摊点购买食品和玩具情况的调查; 组2:本班同学一个月来所花零用钱的数量的调查;

  组3:本组学生一个月中所花零用钱的数量及去向的调查;

  组4:调查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及家庭一个月的开支情况;

  3、组内分工, 制定研究方案

  4个活动小组不仅进行了分工, 同时商议出了活动方案, 例如1组中的活动时间(定于放学后), 活动地点(校门口旁边的零食店), 活动方法(调查、采访)等, 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摊主不愿接受采访等情况作了假设, 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选择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 努力使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

  (二)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设计调查问卷或相关表格

  根据本组的活动目的, 分别设计较为合理的调查问卷或有关表格, 以便活动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 了解同学们使用零花钱的情况, 同时便于活动后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统计分析。

  同学们:

  一个人在外有时需应急之用, 如买学习用品、打电话等, 为此家长们都会给你们一些零用钱, 这些零用钱你是怎样使用的, 请你仔细阅读该问卷, 在所选的答案后打√。

  1、 一个月你大约有多少零用钱?

  5元( ) 10元( ) ( )元

  2、 这些零用钱你是怎么来的?

  父母给( ) 从早餐中节省来( )

  其他方式( )

  3、 你是怎样使用零用钱?

  买零食( ) 买玩具( ) 买书( ) 储蓄( ) 其他( )

  4、 你每天会用多少零用钱?

  不是每天都用( ) 每天大约用( )元

  5、 你统计过一个月大约用多少零用钱?

  统计过( )大约用( )

  不清楚, 没统计( )

  6、 你想过如何合理的使用自己的零用钱?

  没想过( )想过( )

  我是这样做的( )

  关于小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家长调查问卷(二)

  叔叔阿姨:

  你们好, 您给您的孩子零用钱吗?您关注和指导他们如何使用零用钱吗?请你们仔细阅读该调查问卷, 在所选的答案后打√。谢谢合作。

  1、 您给孩子零用钱吗?

  给( ) 不给( )

  2、 您一个月给孩子多少零用钱?

  不清楚( ) 5元( ) 10元( ) 其他( )

  3、 您了解孩子怎样使用零用钱?

  不关心无所谓( ) 没想过不了解( ) 了解( )

  4、 您想过如何指导孩子合理使用零用钱?

  没想过( ) 想过( )我这样指导

  ( )

  5、您给孩子零用钱, 希望她(他)怎么用这些钱?

  ( )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5

  一、 摘要

  通过对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预测出武汉市大学生网购的相关数据, 然后进行分析, 得出调查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出网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 引言

  调查背景: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凭借互 联网无地域限制的优势, 消除了产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与距离相关的障碍, 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方便节约时间, 网上购物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 网上购物的模式在降低运营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优势, 大大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行业进入门槛, 一时间网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网络购物的兴起, 正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由于大学生接触网络比较多, 所以我们对大学生网上购物进行调查。

  调查目的: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 以便了解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情况与需要, 及网购这个快速发展的新型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以便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 也便于我们的生活。同时, 进行此次调查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 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 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

  1、 调查计划

  调查内容:大学生网购相关情况

  调查地点: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方法:校园内随机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20xx年6月18日-21日

  时间安排:星期六(18日)发放调查问卷表

  星期天(19日)发放调查问卷表

  星期一(20日)整理分析调查问卷结果

  星期二(21日)撰写调查报告总结

  撰写日期:20xx年6月21日

  样本数量:100份

  样本情况:武汉市在校大学生

  调查人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1班 魏明星

  报告撰写:魏明星

  三、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大学生网购的原因分析

  通过我们问卷调查发现, 大学生网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购买方便, 节约时间;其次是:价格便宜;然后是:商品比较齐全;最后:款式新颖, 看到别人

  1、买, 自己想买, 还有其他的

  注:通过上表得知:大学生网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购买方便, 节约时间和价格便宜, 其他详见于表。

  2、 大学生网购产品类型分析

  从我们的《大学生网购问卷调查表》的问卷分析结果, 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通常在网上购买的产品类型。不管男女,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选择了服饰类的, 其次是有一部分的女生选择的化妆品、护肤品和一些男生选择的文体用品;当然还有一些同学选的是点卡等其他的选项。

  注:大学生网购的最主要的产品是服饰类

  3、 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情况分析

  消费的金额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决定, 而大学生并没有实际的收入, 所以

  一般的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 其中女生偏多。

  注: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普遍比较低, 主要集中在30元-60元和60元-100元, 男女生相比, 在100-200元之间和200元以上, 这两档男生的消费金额高于女生。

  4、 大学生网购经历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网购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特别是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基板上都有网购的经历。

  的同学相对而言比较少。

  5、 大学生对于导购的网站或是网购的建议分析

  1、 售后服务有待加强

  2、 保证产品质量

  3、 提高物流的及时性

  4、 提高产品真实性, 完善其网站功能

  5、 丰富产品的种类款式, 增加创意

  6、 商品图片实物要一致

  7、 降低运费

  8、 服务态度有待加强

  9、 对商品的介绍说明能更详细一些

  10、诚信生意

  6、 大学生对于网购商品的满意程度

  注:大学生对于网购的商品满意程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这两项, 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很满意”和“不满意”;没有人选择“很不满意”。

  四、 调查总结

  大学生网购调查总结分析

  从问卷调查报告中得出:虽然现在大学生网上购物已经越来越频繁, 但仍存在着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就比如说, 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金额状况:在30元以下占了11%, 在30元-60元之间占了39%, 60-100元之间占了31%, 100-200元之间只占了11%, 200元以上只占了8%.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 大学生网购的消费基本集中于30元-60元之间和60-100元之间这两档, 这就说明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消费金额还是比较低的, 对于网上的商品还是有一些顾虑的, 总得来说环视对网上的商品持不放心的态度。大学生普遍认为网上的商品图片和实物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网上购买的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为了增加购买者的消费金额, 作为销售商应该以诚信为原则, 不要过度美化商品图片, 免得让购买者产生错误的判断, 以真实的面目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还有就是要提高商品的质量, 真正做到妩媚价廉, 让利给顾客。最后, 要坚决杜绝以假当真的现象出现, 打击假冒伪劣的商品。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的满意程度都集中在“一般”和“不满意”这两个。对于网购表示不满意的同学都认为:网购的售后服务差;商品得不到保障, 物流不够及时, 购买的商品一拖再拖, 迟迟不能收到;还有些是因为之前在网购过程中受过骗, 对网购失去了信心, 甚至于不信任。针对这些问题, 经营商应该加强售货服务, 让顾客买的放心, 用的舒心;提高物流的及时性, 让顾客切实的感觉到网购的方便;经营商还需要合法经营, 打击违法行为。还有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加强防范意识, 适度及时的补充基本的网购知识, 对网购这个新兴的行业要有信心。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来规范这个新行业的秩序, 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依次来增加消费者的信心。当然, 也不排除一些同学认为网购还是比较不错的:觉得网上的商品比市面上的商品更便宜;款式更全, 更加新颖;还有商品的种类比较多, 选择多等等优点, 他们也切实的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认为网购确实是给他们带了方便和快捷, 为他们节省时间和消费。

  通过本次的调查, 我们从问卷调查报告的数据等信息中整理分析得出:总体来说, 大学生对网购的商品还是比较满意的。普遍认为, 购买比较方便, 能节约时间;价格比市面商品的价格低, 样式等比较齐全。当然, 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就比如说, 图片跟实物相差很多, 质量得不到保障, 售后服务、态度等都有待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 从全方面来讲, 网购这个行业还是比较有前景的, 相信随着这个行业的继续发展, 一些不足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的, 会朝着大家所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大学生网购会越来越频繁, 也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的。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6

  现如今, 大多数学生每周或每月都可以从父母那里拿到一定数额的钱, 这就是零花钱。但是, 身为零花钱使用者的我们, 对以下四个问题是否了解呢?

  目的

  探究中学生零花钱的花费情况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口头了解

  3.网络搜索

  调查情况

  问题1:零花钱的来源

  ——94.4%的中学生的零花钱来自父母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 生活开销一般老师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 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 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 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关爱。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 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同时接触了社会, 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产还是比较小, 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2:零花钱的数额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 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均。

  初中生的年龄尚小, 平时花费不多, 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 家长们一般不会给不孩子太多钱支配, 只有在一些郊游, 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才会相对慷慨一些, 一般在平时, 就每次给几元钱, 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 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 学习上的花费也明显多于初中生, 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 家长们会毫不犹豫, 同时孩子的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 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3:零用钱的使用情况

  ——中学生零用钱三大流向:购书, 零食及储蓄。

  值得一提的是有36.5%的中学生朋友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 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 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 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问题4:对零用钱的态度

  ——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一个人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 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就有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 长大后自不会大手大脚, 小时候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让他感到钱来得容易, 长大后一不留神, 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建议

  为了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不让学生的心灵被金钱所吞噬, 我们建议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做起:

  一、政府有关部门做到:

  1、有关部门去各中小学门前查处一些无牌无证的小吃、玩具摊档等, 净化学校门前的环境。

  2、到学校、各村宣传到无牌无证的小吃摊档, 浪费金钱的害处和不浪费金钱, 勤俭节约的好处等。

  3、多张贴宣传标语等。

  二、学校做到:

  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金钱,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引导学生正确消费, 不搞攀比,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家长做到:

  1、树立正确的榜样。孩子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学习的;

  2、告诉孩子金钱是什么?金钱意味着什么?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控制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

  四、学生自己做到:

  1、根据实际, 计划开支。不要零碎地、频繁地问父母要钱, 这样难免他们不耐烦, 也容易造成多花钱的错觉。你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预算一下, 如每月做个月份计划, 一次性向父母要, 然后自己掌握, 控制使用。譬如说, 一个月消费的项目和总金额相对稳定;各项目按重要程度划分先后慢急来分配金额, 尽可能减少开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坚持记账, 节约开支。自己手中的钱怎样花, 坚持记账, 就是学习对自身消费行为的管理和反省。这样可直观地了解自己零用钱的变化和使用情况, 逐步避免消费行为中的盲目和混乱, 检查自己哪些支出是合理的, 哪些支出是可以节省的。这不仅有利于节约, 更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好钢用在刀刃上”。尽可能把零用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合理使用价值。那种动辄购零食、同学之间轮流请客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金钱并不像平常说的那样, 是一切邪恶的根源, 惟有对金钱的贪欲, 即对金钱过分的、自私的、贪婪的追求, 才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因此,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学会合理使用金钱, 让祖国的花朵不被金钱腐蚀!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的原因

  零花钱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 在生活中已经必不可少了。纵观我们班同学的零花钱, 多则几百元, 少则几十元。有的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指出:零花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我们疑惑, 为什么零花钱会决定学生的地位?同学们这些零花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带着这些疑问,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就关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实际调查, 用事实引导、教育小伙伴们平时改掉不良消费习惯, 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

  1. 学会设计调查表, 在实践调查活动中,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学会设计调查表, 在实践调查活动中,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查找资料

  四.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1.问卷丢失

  2.存在分歧

  五.调查过程

  我们首先制定了活动方案与分工, 然后庄雅然和陈雯颖查找了网上的调查问卷, 把一些题目作为参考, 然后开始制作调查问卷, 一共做了七题。例如:你一个月的零花钱有多少?你把零花钱用在哪里?同学生日时你一般送什么样的礼物?你一般怎么买文具?你的零花钱的来源是?你家长有没有教你理财接着我查找各个国家的对待零花钱的方法。发现了:日本用金钱传递“魔力”,  美国让孩子学会理财, 新加坡倡导孩子储蓄

  查找完毕后, 陈雯颖开始打印问卷, 而我则用电脑搜索一些有关零花钱的真实故事。突然, “小学生越来越富,  10多岁小孩攒20多万元零花钱”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我大吃一惊, 嘴巴张大 成“O”形, 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惊。我马上点开查看。发现这个班级中花钱大手大脚的大鹏与班里数一数二的“零花钱大王”___很像。他的零花钱虽然不是最多的, 但是他经常把钱花在零食, 玩乐等事情上, 有时一拿就是一张百元大钞, 习惯很不好。

  周一时, 我们一起在下课时间发放并回收了三十份的调查问卷, 庄雅然开始把问卷分类好, 画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 我制作了这份调查报告。

  六.调查成果

  我们统计出有7同学每周有10-20元的零花钱, 7名同学有6-10元零花钱, 5人有0-5元零花钱。而每周有零花钱40以上的同学只有4名。零花钱是家长给的同学较多, 有14名, 分别有16名同学是通过劳动和考试考好取得的。还有13名同学是有需要时才给, 有三人选择了其他。17名同学把零花钱用来买书和文具;把零花钱用来买零食和用来娱乐的同学各有7名;三名同学用来买盆栽, 4名同学用来买折纸;还有两名同学用于其他。我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孩子合理的零花钱, 是有少数家长会给孩子大量零花钱。而大多数同学也会自觉把零花钱用到买书和文具上, 只有小部分同学会用于其他。

  我们发现的理财故事和方法

  理财方法:1.学会记账。把自己这个月零花钱的支出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看看自己是怎样花完的, 并在下个月更好的分配它。2.存钱。你可以像新加坡的学生一样存钱, 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个数目惊人, 再去买一个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

  3.提前想好自己这个月的零花钱怎么分配, 好好执行。

  理财故事

  十一假期, 家住上海市彭浦新村的老周夫妇的心情沉重:夫妇俩“没日没夜”打了一个月工挣了20__来块钱, 却被儿子拿去办了一个同学聚会。 “为了供他读书, 我们两个吃苦受累。难道供吃、供喝、供穿、供读书还不够, 还要供他虚荣吗?”老周妻子十分伤心。 老周感叹:“对儿子我们是掏心挖肺了!”6年前夫妇俩双双下岗, 老周开始每天清早骑车挨家挨户送牛奶, 忙完后赶到装饰市场替客户送材料, 晚上又要在停车场守夜值班;妻子则在早上去证券公司做清洁工, 下午到小百货店当营业员, 夫妇俩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不过20__多块钱, 日子过得清苦。 可是读高二的儿子却“高标准、严要求”。开学时, 他看到同学都有车子接送, 竟软磨硬泡要父亲租辆车送他去学校。国庆长假里, 又提出办一个同学聚会, 为此他一会儿宣称绝食, 一会儿装病不去上课, 逼着父母凑足20__元供他花销, 因为“大家轮流做东, 出手大方, 我也不能坏了规矩, 以后在学校还要做人的”。老周叹息:“我吃了没本事的亏, 现在再吃力也要让儿子多读点书。”儿子高声叫:“你们赚点钱还不是给我用的?派头这么小, 老实讲今天这点钱, 人家玩得还不高兴呢!”

  虚荣心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 因为有了虚荣心, 才会向父母提出一个个不合理的要求;才会互相攀比;才会不谅解父母;才会对父母大吼大叫试问, 这样不孝的行为, 出现在我国这种礼仪之邦, 若是孔子看见了, 可能会叹息道:“我的弟子们为世人编制了著作, ‘百善孝为先’, 这句至理名言为何被你们抛之脑后呢?”

  七.结论及建议 俗话说:金钱是把双刃剑。唐朝名臣张说在《钱本草》中提出:钱, 味干、大热、有毒。言外之意就是——钱是一味药, 药能治病, 亦能致病, 只有服之得法, 才能避灾去祸, 延年益寿。所以,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 不要乱花父母给的零花钱, 因为这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 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把金钱浪费在一些使你玩物丧志的东西上, 还不如攒起来等到父亲节或母亲节时买个小礼物, 给父母一个惊喜。或是把它花在学习上。另外, 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既然如此, 那我就可以任意买文具和书了。这也是不好的现象。文具是供你学习用的, 不是摆设, 也不是炫耀的对象。如果你买来连看都不看一眼, 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 乱花钱不一定就在零食和玩具上, 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并且, 要学会理财, 管理好自己的“小金库”。并且, 就算你的父母给你大金额的零花钱, 你也要分配得当, 不能几天就花完, 要存起来。

  学会理财, 从现在做起, 从每个人做起 !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8

  一、调查原因

  教育体系的改革使我们成为第一批新课改的学生, 面临学习压力大的同时, 老师和家长们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也更为重视。家长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孩子除了学习以外有没有自主能力的问题。有的家长会通过给孩子一些零用钱, 让他们通过管理自己的花费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能力。

  通过观察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学校里有的同学因为怕迟到而不吃早餐, 到学校里后再买早餐吃;也有的同学认为中午的饭难吃, 常常会买些零食来解馋解饿。作为家长心疼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得不舒服, 经常也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 这同样也是家长们给孩子可支配零用钱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可是, 有的学生却把零用钱用在了买游戏盘、去网吧、游乐场等一些娱乐场所上面。例如:有的同学一放学总是会先在外面玩够了吃够了再回家, 根本没有时间感也没有把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

  通过对同学们行为的观察, 我想调查一些关于家长给孩子零用钱对不对, 怎么样给孩子零用钱, 给多少最为合适的问题进行调查。

  二、调查范围:高二年级学生

  三、调查总体:高二年级学生245名

  四、调查时间:__年_月_日---__年_月_日

  五、调查样本:30名学生

  六、调查方法:系统抽样法和问卷调查

  首先, 用高二年级总人数245名学生除以应抽取的人数, 余下5人, 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5名同学排除;

  将剩余的240名学生分别编号(即001, 002, 003, ……, 239, 240), 并将这240名学生分为30组, 一组8人;

  然后, 从第一组里抽取001号, 从第二组里抽取009号, 从第三组里抽取017号, ……, 从第30组里抽取233号。 最后, 将抽取出的学生进行记录

  共抽出30名高二年级学生, 进行调查

  回答情况:共发出30张调查表皆符合标准要求。

  七、报告

  我通过3天的调查, 共调查了30名年龄在15-16岁之间的学生。

  在30名学生中, 其中有18名学生的周零花钱在30元左右, 其余12名学生的周零花钱皆在50元以上。

  通过分析我得知零花钱越多的学生往往都会把钱或多或少地花在买零食和去娱乐场所上面, 而在业余时间他们大多数都选择出去玩或者是其他。而零花钱在30元左右的学生则很少有买零食的现象发生, 他们说:“如果把太多的钱花在买零食上了, 那么如果有什么要用钱的时候就麻烦了。”在我调查的报告中只有6名同学把零花钱用在买书或杂志上, 而这6名同学中有2名同学是周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 而其余4名同学中有一名同学是把零花钱用在买体育杂志上而不是学习参考书。

  通过调查我发现了零用钱多且爱出去玩的学生(10名)约占总数(30名)的33.3%, 而这些学生中有7个人上课有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通过询问得知, 他们周末的时候一般都会出去玩或者其他, 但共同点都是很少把时间用在复习和写作业上, 他们说:“学习之余出去玩放松是很正常的, 也有充分的零用钱可以自我支配。”当问到他们为何不完成作业的时候, 有4名同学都是笑笑不答, 还有3名同学说:“脑袋里光想着玩了, 上课也有些听不进去, 周末当然也就忘记还要写作业了”。 经过这次调查, 我认为家长们应该每周给孩子30-50元之间的零花钱, 不宜过多, 否则孩子就会有种“钱多花不完”的心理, 自然而然的会去把心思放在娱乐方面, 他们在学习上, 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多了, 学习成绩也会有所下滑。对于那些经常出去玩学生的家长应控制他们的可支配零用钱, 对学生们的娱乐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 并减少或者在外出时间上进行规定, 避免那些学生因享受过的多娱乐而放松学习的现象。

  在调查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不足, 在对学生活动上我应该对“其他”这一项进行更多的分析, 应该通过学生对“其他”这一项的填写进行比较和整理。

  再此, 我还是希望那些喜欢出去玩的学生们尽量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毕竟我们现在已经高二了, 该收心学习了。

  八、附录

  调查表

  姓名________

  年龄________

  1.你每周的零花钱大约为( )

  A.10元 B.20元 C.30元 D.50元以上

  2.你的零花钱都用在什么方面( )

  A.买书 B.卖衣服 C.买零食 D.上网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

  3.你经常去一些娱乐场所么?( )

  A.是 B.否

  4.你想怎么度过你的业余时间?( )

  A.出去玩 B.在家干自己的事 C.学习 D.其他________________

  5.实际上的业余时间是怎么样的呢?( )

  A.学习 B.出去玩 C.看电视、玩电脑 D.劳逸结合 E.其他

  ________________

  调查1:姓名_学生甲_

  年龄_16_

  1.你每周的零花钱大约为( C )

  A.10元 B.20元 C.30元 D.50元以上

  2.你的零花钱都用在什么方面( AD )

  A.买书 B.卖衣服 C.买零食 D.上网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经常去一些娱乐场所么?( B )

  A.是 B.否

  4.你想怎么度过你的业余时间?( BD )

  A.出去玩 B.在家干自己的事 C.学习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际上的业余时间是怎么样的呢?( CE )

  A.学习 B.出去玩 C.看电视、玩电脑 D.劳逸结合 E.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2:姓名_学生乙_

  年龄_16_

  1.你每周的零花钱大约为( D )

  A.10元 B.20元 C.30元 D.50元以上

  2.你的零花钱都用在什么方面( BCDE )

  A.买书 B.卖衣服 C.买零食 D.上网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经常去一些娱乐场所么?( A )

  A.是 B.否

  4.你想怎么度过你的业余时间?( ABD )

  A.出去玩 B.在家干自己的事 C.学习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际上的业余时间是怎么样的呢?( BCE )

  A.学习 B.出去玩 C.看电视、玩电脑 D.劳逸结合 E.其他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9

  我每次放学, 都会看到同学们在校道围着买东西, 有的围在小吃店门口;有的围在玩具店;有的……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问号, 同学们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用来做些什么呢?于是, 我对这些问号进行了调查。

  调查

  我向我们班同学进行了关于零花钱方面的访问调查。我首先调查零花钱的来源, 从结果发现, 大多是用压岁钱作为零花钱的, 而家长主动给的则有十五个同学, 我又调查了零花钱的用途, 从结果表明, 买零食和玩具就占约百分之七十, 那买书订报的却只占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家长没有管理好有零花钱的孩子。

  2、过年的时候, 自己有压岁钱的同学就占约百分之八十, 那家长主动给的才有百分之二十, 可以看出压岁钱是学生基本零花钱。

  3、父母比较宠爱孩子, 会定时给零花钱, 但是没有适当管理孩子的零花钱, 造成了孩子乱用零花钱买些对身体有害的垃圾食品。

  结论

  1、学生的零花钱是来源大多是压岁钱或家长给的。

  2、学生的零花钱都是用来买玩具和零食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建议

  1、家长少给孩子零花钱。

  2、让孩子有一个用钱计划。

  3、攒多了可以存进银行。

  4、让城管加强管理, 不要让摊贩在校道里卖东西, 以免阻塞交通。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10

  中学生零花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报告 时代在进步, 科技在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 家家户户都迈入小康生活。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家中孩子的零花钱也渐渐变得可观了, 尤其表现在中学生身上。现在的中学生, 都出生在新的世纪, 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如今社会上经常有中学生滥用零花钱的报道, 于是我进行了一次中学生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通过抽样调查的50学生, 零花钱总数504元, 平均每日20元以上(含20元)的有6人, 8%;10元以上的有26人, 占52%;5元以上的有14人, 占28%;无零花钱的有4人, 占8 %。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来看, 零花钱多的同学多数钱用来买比较高级的玩具(如遥控赛车、四驱车等), 零花钱少的同学多数用来买低级玩具和不是很卫生的零食, 他们总是把眼睛看准那些外观很大、外表花俏、价格便宜、里面既有玩具又有零食的东西, 尤其是对那些可以摸奖的小物件情有独钟, 总是在那周围转悠, 一次又一次地把钱往那个地方送, 直至最后一无所有。

  而由于这些同学一天到晚惦记着口袋里的钱如何花, 他们的学习情绪变得越来越差, 无法安心学习, 学习时还要把注意力分散到玩玩具上, 所以学习成绩多多少少受到影响。据教师反映,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 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 偶尔还要迟到, 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有的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扰乱课堂纪律。另外, 零花钱多的孩子说起什么玩具、什么游戏头头是道, 直让全班同学折服, 但要是让他们写作文可就没辙了, 只会一个劲儿地挠头皮, 显然他们平时用于积累语言的时间太少。同时同学为了向父母讨得零花钱, 总是想尽各种办法, 用得最多的是不去读书、哭闹、不做作业、撒娇等。他们甚至会从多次与大人的交涉中得出所谓的“经验”:家里有客人来时、爸妈要打麻将时、父母有重要事情要外出时, 是讨零花钱的最好时机, 保准是要多少给多少。所以他们每次都会瞅准这些机会打一个“胜仗”。还有一些同学, 家里贫穷, 父母给不起零花钱, 可是又眼馋其他同学有零花钱可以用, 怎么办呢?只好霸道地从同学那里强行“借”, “借”了还从不还, 甚至偷偷地“顺手牵羊” 直至最后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太宠爱自己的孩子, 每天给的零花钱太多, 不能教育孩子们妥善使用零花钱, 无原则地允许孩子多吃零食, 乱买玩具, 不能以身作则地早起床、勤家务、为孩子烧早饭, 只为图清静让孩子在外面买早饭吃。而同学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劳动不知挣钱难。零花钱给多少用多少, 甚至不留到第二天, 不知道合理使用零花钱, 不必要的零食、无意义的玩具都由着自己性子乱买, 没有存钱观念, 不知道每天可以节约一部分积少成多。

  四、建议和对策

  可以想象, 如果父母任由自己的孩子这样发展下去, 那么孩子用钱的欲望会越来越大, 向父母伸手要钱会永无止境, 并且从小养成了不节制、乱花钱的习惯, 长大了父母再有钱也不够孩子用, 何况父母的年纪会大、孩子还得自食其力呢!那么父母们应该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孩子呢?

  1.控制零花钱的数目。即使家里有很多钱也不能多给, 告诉孩子零花钱也应该用在刀口上, 如买学习用品、乘车, 或在肚子饿、口渴时买些充饥解渴的食物等。

  2.给之前可以先征求孩子的意见: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钱?分别用来干什么?然后父母按需而给。这样可让孩子及早养成计划用钱的习惯。当然父母有时还得“旁敲侧击”地“调查”孩子的钱是否如他自己计划的那样去用了, 避免孩子为多领零花钱而撒谎。

  3.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实践, 如下地干一天农活、帮妈妈当一天家、帮亲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带一天孩子、跟着爸爸上一天班、在社会上自己找活干试着去挣钱等等, 孩子自然会领悟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道理, 用零花钱时当然就会多想一想了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11

  一、引言

  大学生的零花钱涉及的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 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 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 其在处理零花钱的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一方面, 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 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都对他们的零花钱(生活费)有很大影响。因此, 关注大学生的零花钱的处理状况, 把握大学生在使用零花钱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 相应的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对策, 这是本调查的目的。

  那么我们商贸学院的大学生零花钱支出情况、在今后的生活中又是怎样更好的理财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 我在校内包括我的同学朋友的零花钱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进行研究、分析。

  二、问卷情况

  本问卷共发放50份, 收回有效问卷50份。随机发放。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 大多数学生的零花钱在1000-800元之间, 而且男生的比例较大, 原因是因除了每天的伙食费平常上网的时间较多, 女生在1000-800元之间的是因会买一些衣服、化妆品等花费较大。

  通讯支出

  根据问卷得到的结果,在拥有手机的同学当中, 每月通讯及网络费用为65—150元的同学约占总人数的一半。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 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23%。对于这部分人, 按照每条短信0、1元, 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 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 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 显然, 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每月开流量5元可以上网聊QQ或是使用飞信, 省了短信钱, 我是这样做的, 还可以上手机腾讯浏览一下新闻奇事。以我的感觉, 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 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 而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 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 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 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 因大多数都是小号, 所以有的同学较省钱。最多也就是和家人联系。再有就是有的同学对象在外地所以花费较多。

  (3)恋爱支出

  经调查一部分恋爱的同学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 买礼物送给对方。追求名牌、时尚。

  (4)零花钱来源

  几乎全部是依靠父母得来的, 在大一的时候也有打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 现在封校又面临着毕业期间所以没有勤工俭学的了, 也有同学想过创业比如说我, 在淘宝网上开了个店, 可自己亲身体验过以后才知道没那么简单, 你要有自己的品牌, 要有诚信, 要有足够的本钱, 还要办理相关的程序要开网银, 跟邮局那要有沟通反正干什么都不容易。不过这也可以锻炼自己, 避免自己以后少走弯路。

  (5)理财、储蓄方面

  数据表明, 76.5%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 不会做什么安排, 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 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 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 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 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 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 在理财方面我们的同学还是欠缺一点, 存在问题

  (1) 消费两极分化:从上述总消费额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 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 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的T 恤, 脚蹬耐克运动鞋, 胸前挂着新款手机或 Mp3, 出手大方, 一个月消费1000-20xx元是常事。但我们身边也有贫困生, 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到500元, 有的甚至去定位站实习是没拿厚衣服钱布市带的很多, 在那落下了一有阴天就会腿疼, 他们的零花钱仅仅停留在那500元上海要填饱肚子好好学习, 中国就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地国家。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勉强维持学业。

  2)储蓄观念淡薄

  (1)先存起一定数额的钱, 剩下的当做此时期的生活费 (2)进行该时期的预算, 做出一个消费计划 (3)马上去买或马上想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4)先还欠别人的钱 (5)没什么安排, 随意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 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 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 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 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 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3)追求时尚品牌, 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 不少同学说, 他们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 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 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 超前购物消费, 这是当前大学生不合理使用零花钱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MP4, 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 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 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 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4)用在学习上的零花钱较少

  大多数同学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不在阅读其他课外书籍, 可有些家庭贫困的学生省吃俭用也要买书看, 我个人认为, 人的一生要抓住两根救命稻草, 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应该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因为你比耶以后不可能就会在从事你所学习的专业。

  (5)其他

  由于校内实行的是封闭式的管理, 所以平常在上课期间不允许出去, 到了星期天解封后每个同学就有想去购物的欲望, 总觉得一个星期没出去有好多东西要买, 花销较大, 还有去上网、聚会、娱乐等花费也较大。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问题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零花钱的支出总体上处于不理性阶段。他们在用这些零花钱买东西时对产品的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因素里面, 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 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 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还有就是在他们使用这些零花钱时大多数不知道应该怎样合理的去利用他们, 只知道用完在向父母伸手要钱, 根本不懂得怎样去理财怎样合理消费。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零花钱的使用上产生的问题, 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一)、增强独立意识, 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 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 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 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 是任性的表现,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 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 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 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 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 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 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 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 生活上次于别人, 并不可耻, 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三)、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零花钱使用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 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 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 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应如何正确使用零花钱的活动专题, 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12

  为弘扬社会责任, 体验农村生活, 提高个人素质, 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 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20__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 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 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 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 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 尤其在农村, 生活条件不适, 医疗疾病困扰, 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 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 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 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 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 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 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 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 尤其是于子女分居, 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 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 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 但通过走访, 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 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 其余由政府补贴), 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 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 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 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个人积蓄)。据调查, 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 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 除去口粮、税粮(现已取消)、牲口食粮外, 以市场价出售, 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 平均到每个人身上, 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 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 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给、政策扶持, 然而, 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 子女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融洽, 子女经济条件, 子女是否有尊老爱老意识愿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独生子女计生补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条件, 需要评选过程客观公正。

  目前, 农民的花销相对较少, 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 其花销部分主要用于生活生产消费和医疗保健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用于购衣, 食品, 沼气, 自来水, 电费等。用于生产消费的主要是粮种, 花费, 机械, 农药等的购置。随着物价的上涨, 这些方面的花销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在医疗支出这一块, 据调查发现, 村中一家小诊所, 村民有头痛发烧小感冒一类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这家小诊所, 有的甚至毫不在意, 任其发展。另外农户家中也有常备药, 因此, 小病对村民的负担影响尚轻。但一旦得了大病, 尤其是老年人处于疾病多发期, 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还是占有相当比重。虽然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在农村较为普及, 但据村民反映, 由于体制原因, 报销比例有一定限制, 且不同医院, 不同病情报销比例也不相同, 加之药价虚高, 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 农民从新农合中获得的实惠并不多。

  (二)健康状况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 饮食健康, 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 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仍然适用。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 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 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 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 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 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 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 如颈椎病, 腰间盘突出, 风湿类风湿等, 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 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 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 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 视而不见, 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 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 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 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 缺乏与外界交流,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 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 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 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 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 相对应, 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 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 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 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 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 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 物源减少, 农民对其望而却步, 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 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 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 每周一次的约为25%, 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 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 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 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 有3.4%的人天天吃, 经常吃的占34.4%, 偶尔吃的占24.1%, 37.9%的人一般不吃, 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现。另外通过走访发现, 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吃饭盐味过重, 这长期以往, 易形成高血压, 危害身体健康。

  4、生活方式

  通过走访发现, 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 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 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看, 村民一般都有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 大部分村民能保证每天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11点——早6点), 个别能哟8个小时, 睡眠较为充足。其原因一是白天干活较累, 二是无事可做。在体育锻炼方面, 有70%的村民能进行体育活动(多为年轻人), 而剩下的30%多为老人, 他们很少锻炼或从不锻炼。在于外界交流方面, 村民大多保持着住宅——农田——住宅的生活路线, 于外界交流仅限于本组内部, 邻居之间二老年人, 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在家而不外出。不好的主要表现在饮食不卫生和在饮酒、吸烟上。由于农村生活条件相对有限, 蝇虫较多, 很难保证饮食卫生。在走访的男性人群中, 50%的人抽烟, 且烟龄较长, 抽烟量较大, 这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对身体造成危害。饮酒方面不太严重, 约60%的人不饮酒, 在量上把握适当。这些习惯不利于健康, 但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经济因素, 健康观念等的制约, 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还需要很长时间, 需要积极的引导。

  (三)文化娱乐条件

  由于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村民思想观念、政府组织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原因, 农村文化娱乐, 尤其是老年人文化娱乐精神生活相对枯燥, 条件较好的地方尚有能力去改善。朱寨村属于后者, 但仍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1、现状

  从硬件设施来看, 该村建无文化大院和文化舞台, 乒乓球台, 篮球架, 体育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从软件来看, 通过村民反映, 本村过去有腰鼓队, 舞狮队等文艺队伍, 从中有一些具有唱戏、扭秧歌等才能的人,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 文艺队处于解散状态, 器械已不知去向, 加之无人引导, 村里文化活动并不活跃丰富。农闲时, 住的较近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妇女)一般会聚集在一起聊天, 打麻将, 打牌, 这些活动虽无大害, 但浪费了大量时间, 且长时间坐着对身体也不利, 另外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有一些人整天呆在家里, 不愿参与任何娱乐活动, 这极易造成思想封闭。

  2、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 该村文艺活动之所以行不起来, 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缺少合理引导。作为政府, 对村民文化活动这一块重视相对不够, 在资金、技术、人才开发与培养等方面做的不太好, 未能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据村民反映, 文艺队解散后器材归个人所有(而其不能调动村民), 村民对此意见较大。作为村民, 对公益事业的热情消减, 人们顾及经济利益, 加之村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没有人愿意出面组织出面开展活动, 即便有, 也是小打小闹, 不成气候, 另外有些时候内容不健康(麻将、纸牌, 甚至有封建迷信宗教活动)。

  ②人才断层。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多数为老年人。他们有原文艺队成员, 有的会唱戏、扭秧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不能再重现年轻时的辉煌, 他们不能再进行腰鼓, 舞狮等剧烈活动。而年轻一代对这些传统活动不感兴趣, 不愿去学习, 且大多数在外务工, 很少在家, 因而即便有人组织也没人会参加这些活动。

  ③精力有限。该村一种植业为主, 玉米、花生等种植需要人力精力, 农活较多, 没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参与于学习文艺活动。对于老人, 多在家看孩子, 也无精力去做。

  ④认知和条件的限制。生活在农村的人信息相对闭塞, 封建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长期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民特别是老年人对新事物、新文化的接受和认识程度, 或多或少地给农村文娱事业带来阻力。

  三、农村养老模式探析(以朱寨村为例)

  (一)理论分析

  农村养老是人口老龄化之后中国凸现的问题之一, 目前, 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有: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社会化养老(农村养老保险养老)等。

  家庭养老作为传统养老的主要形式, 是以家族成员对其上一辈老人提供衣、食、住、行、医直到死后安葬等一系列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行为的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 是以社区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是一种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指我国农村的非城镇户口人员(包括乡镇企业职工)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 在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 享受养老金, 以保障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是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模式。

  分析这几种形式的不同与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是大多数学者的共同目标。

  由于中国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还相对处于落后贫困的状态下, 家庭养老模式的地位很坚固。结合朱寨村实际, 我认为家庭养老是适合该村的养老方式。这主要由于现阶段, 农村养老的人力资源丰富,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制定并且贯彻多年,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 在农村, 多子女家庭仍是主流。同时, 中国农村老人的晚年在精神照顾方面很欠缺, 而社会化养老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所以, 家庭养老成为首选。此外, 由于资金的限制, 中国农村养老机构大多处于初级阶段, 很难得到与家庭养老一样的精细照料。家庭养老仍然是为中国农村老年人提供经济来源、补偿精神空缺的办法。此外, 老年人大多数会选择在家中养老的原因既有受传统文化影响, 即“家”的观念, 又有在精神慰籍及生活照料方面的追求。所以, 在客观上, 家庭养老在中国农村是优于社会化养老的。

  当然, 家庭养老对有子女家庭是比较合适的, 但对于那些孤寡老人, 就需要大家的力量, 进行社区养老了(即由政府出面给与关怀, 如建养老院等)。

  (二)实际操作

  从理论上找到了答案, 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村两委, 一要加大宣传, 形成氛围。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尤其是村民喜闻乐见的戏曲, 小品、相声等形式加大对村民的教育, 在全村形成一种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使村民形成一种尊老爱老意识。要加大对尊老爱老典型的宣传, 树立典型。该村的“好公婆”、“好媳妇”暨“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要继续开展下去, 但要更加公开公正公平, 使其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二要真说实干, 做出成效。要加强对关爱老年人这一块的资金、技术投入, 成立老年人组织(如刚刚建立的老年人协会, 还可以建立一些其他组织)配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器具, 书籍, 使各种设施充分利用起来, 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老年人生活。如有可能, 继续把老年人艺术队扶持下去, 培养扭秧歌, 铜器, 舞狮, 旱船, 太极拳等民间艺术继承人, 给村民进行培训。鼓励村民开展文娱活动。三要有的放矢, 突出重点。要加强对孤寡老人, 五保户, 低保户的关爱, 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经常性的走访慰问, 使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要对家庭不和谐的进行批评教育。

  其次, 作为村民, 一要努力树立感恩意识, 养成尊老爱老习惯, 在生活当中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二要合理安排每日三餐, 细致关心四时冷暖, 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要精心侍奉日常起居, 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努力解决老人生活和精神中的困难。三要充分尊重秉性特点, 不急躁, 细心倾听老人心声多和老人交流。四要全力丰富精神生活, 陪老人聊天, 鼓励老人参加娱乐活动等, 力求做到老有所乐。五要与村民和睦相处, 见到老人热情主动, 帮助老人, 正确处理与老人的关系, 不能嫌弃老人。六要相互学习, 向先进典型看齐。

  当然, 这只是个人的看法, 具体实施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困难, 年轻人合老年人的关系将会有所改善,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一定会得到合理解决。

  年人生活调查报告4

  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如今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并日趋严重。克拉玛依市也是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 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各种各样围绕老年生活的问题也接踵而至。但是对于老年人群这个弱势群体, 很多人不甚了解。没有对他们生活状况的了解与认知, 又何来解决其生活问题的方法?

  本课题将通过对我市老年人生活状况, 尤其是精神状态的研究, 使大家对其有更直观、更客观的了解, 并为老年人工作做些贡献。

  二、我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1、物质生活方面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有的老年人退休金在1000元以上, 还有的有20__元以上的收入, 另外, 大部分老年人有医疗保障。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 老人们也表示待遇一年比一年好, 这表明, 我市老年人的物质待遇总体还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存在的一些问题: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基本上有社会保障, 但还存在着一部分"边缘老人", 核算起来生活水平还高于低保条件, 但却由于本人或家庭成员疾病、天灾人祸等一些原因致使其家庭生活水平很低。

  医疗保障问题突出。老年人普遍反映:虽然有医疗保障, 但还是怕生病, 现有的医疗保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2、精神生活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精神生活在老年人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老年精神生活有许多闪光之处:有享受生活的;有学习不怠的;有发挥余热的;有钟情文体娱乐的, 内容之丰富, “日程”之繁忙, 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 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着一群充满活力的银发人群, 清晨世纪公园及社区里有他们锻炼的身姿, 傍晚广场上有他们娱乐的背影, 原来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如此多彩, 原来老年人对生活也怀有如此的热情, 甚至比起年轻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次调查显示, 有82.3%的老年人养有花或其他植物, 有59.7%的老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有40.3%的老人经常下棋, 有36.4%的老人经常读书, 有34.5%的老人学习书法和绘画, 有21.5%的人参加过老年协会, 有三四成左右的人参加过老年大学的学习。还有许多老年人热心参加社会活动, 希望发挥“余热”, 老有所为。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 虽然我们发现部分老年人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安度晚年生活, 他们经常与家人、邻居、朋友打交道, 经常参加各种活动, 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 但很多老年人做不到这点, 在这方面, 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社会交往能力弱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 需要有社会交往的能力。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一半老年人经常与邻居等其他人群交往, 一些老人除了和自己的家人接触之外, 不与任何人交流, 这很容易使他们孤独, 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这就说明, 我市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待加强。

  2、极少参与社区活动

  在我们调查的82位老人中, 60-70岁的老人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有23%, 一般性的有26%, 偶尔参与社区活动的有32%, 从不参与社区活动的有19%;70以上的老人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有9%, 一般性的有30%, 偶尔参与社区活动的有35%, 从不参与社区活动的有26%。当我们问及老年人ZUI愿意活动的场所时只有14%的老人表示愿意呆在社区活动场所, 而有些老人甚至连社区活动中心在哪儿都不知道。还有一些老人提出社区办的老年人活动太少, 而且比较形式化, 希望能多办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定期的社区活动, 并希望有关部门能拨款用于购买老年人专用的活动设备。

  3、子女的关怀不够细致

  本次调查显示, 有67.4%的老人表示, 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 其中有四成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非常尊重和关心。有17.8%的家庭关系一般, 只有14.8%的老人认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 女儿对他们的关心应该更细致、周到一些。

  在本次调查的家庭中, 几乎所有的老人表示, 希望有子女陪在身边, 并希望不在家中住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由此可见, 子女是老年人的依靠, 他们希望子女能善待他们, 多和他们交流和沟通。然而, 绝大多数老人都承认与子女存在“代沟”问题。老年人的子女大都工作繁忙, 无暇顾及与父母的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代沟”会越来越深。调查结果显示, 在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方面, 只有30.4%的家庭做到完全开诚布公, 有47.7%的家庭会有一定的交流和商量, 剩下有11.9%的家庭各行其是, 互不干扰。在这种情况下, 老年人就很难感受到来自子女的那份温暖。

  4、缺乏继续工作的机会

  根据我们的问卷结果, 有88%的老人退休后不再继续为社会工作, 难道这些老人都不具备工作能力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6-8%的老人表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满意。也就是说余下的90%的退休老人并不是只能看看电视, 打打牌, 他们中的大多数尚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而且其中也有不少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几十年工作经验的。

  一方面, 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来看, 一些老年人表示退休后在家不知道干什么, 精神也很空虚, 而造成他们精神空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退休后的他们失掉了生活的目标和重心。他们中有不少有继续工作的能力和意愿, 但却没有很好的机会让他们为社会作贡献。于是他们只好转而靠打麻将、看电视来消磨时光, 有的老年人甚至认为自己老了, 没有价值了, 是家庭的累赘, 这样的生活怎能不乏味, 不空虚呢?

  另一方面, 眼下几乎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短缺问题, 仅仅由于这些老人的年龄而弃这些有能力、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力资源不用, 岂不是极大的浪费?

  综上所述, 我市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总的来看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方案

  1、加快为老服务设施的建设

  老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 规范管理。要进一步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力度, 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为老服务场所, 特别是市区应该适度超前, 建设一个上规模的市老年公寓、市老年活动中心, 并加快原有为老服务场所的改扩建步伐, 增加功能, 提高服务质量, 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层次的需要。

  同时, 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充分发挥社会办老龄事业的积极性, 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创办一批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为老服务设施, 走政府支持、市场开发、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道路, 实现老龄事业福利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2、完善老年社区服务体系

  要切实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老年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形式。重视社区建设,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是发达国家几十年来解决老年照料服务问题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理念, 值得我们借鉴。要从老年人口的实际需要和社区的经济承受能力出发, 充分发挥政府和社区两个积极性, 加强社区建设, 积极发展老年服务事业, 特别是要改善社区为老服务设施, 提高为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老年社区服务要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实现老年人不出社区, 就能在社区内享受到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

  3、加强宣传力度, 形成尊老风气

  本次调查显示, 子女对老人不够关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都没有良好的养老、尊老意识, 而且对“关心”这个概念认识不全面。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只要给老年人足够的物质享受就是关心老人、体贴老人了, 严重忽略了老人们的精神需要。所以要解决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问题, 首先要改变子女的错误观念, 让他们树立关心老人心理的观念。也就是说要在全社会形成尊老风气。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公益广告等宣传手段来告诉市民关心老人, 尤其是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另外还可以开展关爱老年人的评比活动, 并对这方面做得好的市民进行公开表扬, 鼓励大家关心老年人。给老年人提供适合他们的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与技术,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人才短缺的状况。从老年人的角度来看, 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得到一些酬金, 在不高的养老金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生活费, 以补贴并不十分宽裕的生活;另一方面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摆正自己的心态;此外, 这种能者多劳多得的竞争机制, 还可以刺激老年人继续学习, 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并形成良性循环, 有助于我市老年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 给老年人提供适合他们的工作, 能真正让老年人做到我们一直提倡的“老有所为, 贡献余热”, 何乐而不为?

  ZUI后我们衷心地希望所有忙碌了大半辈子, 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老人们能够在他们的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13

  题 目: 关于采矿专业知识的调查

  专 业: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 绩:

  共青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委员会制

  关于采矿科学的调查报告提纲

  采矿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岩石破碎、松散物料移运、流体输送、矿山岩石力学和矿业系统工程等理论。需运用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系统科学、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最新成果。本次调查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岩体工程力学和采矿及矿山安全;

  2.采矿科学的知识体系;

  关于采矿专业知识的调查

  摘要:为使同学们对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有提前的了解, 以便以后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班级组织同学对岩体工程力学, 采矿及矿山安全, 事故预测、监控与防治以及专业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 是大家了解了专业的学习内容, 认识了一些设备器件, 大家都能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字:岩体工程力学; 采矿及矿山安全;事故预测、监控与防治;专业现状及前景

  前言:当今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人们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学博得础上更加要求精益求精, 所以, 社会、学校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学习的要求, 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更高的水平, 我们必须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个全面的预知。因此, 决定于暑假期间组织同学对专业知识进行调查。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大家到图书馆查阅文献, 通过互联网查找专业知识介绍等各种形式积极加入到活动中。做了充足的准备后, 大家一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了解了我们所学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与学习要求, 及其发展前景与就业状况:

  一、岩体工程力学和采矿及矿山安全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1、岩体工程力学

  岩体力学(Rockmass Mechanics)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岩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 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国际上往往把岩体力

  学称为岩石力学。它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 属于应用型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经过变形和破坏的岩体在地应力条件改变时产生再变形和再破坏的力学规律的学科。是力学、地质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岩体力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连续介质力学阶段。把岩体视为一种完整的连续介质材料, 将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特别是把土力学理论移植过来, 用于解决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岩体力学问题。这是岩体力学发展的早期阶段; 碎裂岩体力学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国际上发生了几次大型水坝工程事故。在对这些重大事故研究过程中, 逐渐注意到岩体并不是完整一块, 而是由节理、断裂等切割成的碎裂岩体。在岩体力学研究中重视了节理、断裂面等力学作用, 提出了不连续性、不均匀性、各向异性是岩体的重要特征;注意到尺寸效应等现象。在力学分析上出现了块体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岩体力学主要研究岩体上各种工程地基的变形、破坏;岩体边坡的变形、破坏;地下工程的围岩变形、破坏、开挖和支护;岩体改造方案及技术。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岩体结构, 特别是结构面的地质规律;岩体中应力, 包括地应力及工程建设引起的二次应力;岩体变形规律;岩体破坏机制及强度理论;岩体水力学理论。

  岩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岩体地质研究 、岩体力学试验和实验、岩体的力学分析和;岩体改造方案及技术措施研究。这四部分研究工作与岩体工程研究的阶段相对应, 逐步地开展和应用。

  岩体力学的应用主要是与岩体工程阶段结合分为三类:岩体力学特性普

  查 、专门岩体力学问题研究和岩体变形观测监测及反分析。

  采矿及矿山安全

  矿山安全是国家在采矿过程中, 为保障安全而需要采取的措施。目前, 我国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对违反法律的人给予相应处分。

  1、 矿山企业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 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 保证安全生产。 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矿山安全工作实施统一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安全工作实施统一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对矿山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国家鼓励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 推广先进技术, 改进安全设施, 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对坚持矿山安全生产, 防止矿山事故, 参加矿山抢险救护, 进行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奖励。

  2、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文件, 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并按照国家规定经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批准;不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 不得批准。 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有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 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由国务院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三、煤矿重大事故预测、监控与防治

  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矿企业最为关心的大问题。为了做到煤矿安全生产, 应坚持预防为主, 有效控制和排除重大安全隐患。要达到这一目的, 从技术上应紧紧抓住三个环节:预防;监控;防治。

  (一)煤矿重大事故预测与控制基础

  理论上从揭示重大事故发生的围岩运动和应力场变化条件入手, 通过控制相关条件, 实现事故的预测和控制。技术上走信息技术(包括采动围岩运动和应力场变化信息的采集、传输装备及根据事故预测控制理论模型进行整理分析和决策的软件等)可视化的警告装备和决策信息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的道路。

  研究的关键是实现事故预测控制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把煤矿安全开采决策和实施管理推进到信息化(取得可靠的信息基础)、智能化(依靠正确的理论和计算机手段多目标、多方案决策)和可视化(形象化输出), 科学定量自动化控制管理的发展阶段。煤矿安全数字信息分析预测技术都包括煤矿安全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技术、煤矿安全灰S关联分析技术、煤矿安全层次分析技术、煤矿安全数值分析技术、煤矿安全模糊评价与模糊聚类分析技术等等。

  (二)煤矿重大事故监控

  1、KJ90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KJ90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是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中心的集环境安全、生产监控、信息管理、工业图像监控和多种子系统为一体的分布式全网络化新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能在地面中心站连续自动监测矿井各种环境参数, 并实现网上实时信息共享和发布, 每天输出检测报表, 对异常状况实现声光报警和超强断电控制。

  2、煤矿瓦斯监测监控新技术

  AWJ—1型便携式瓦斯监测仪是一种以数字显示出甲烷含量的检测仪器。

  它具有操作方便、读数直观、稳定、体积小、重量轻、外壳坚固、抗冲击、抗干扰、便于携带等特点。使用时当被检测气体CH4与载体催化元件接触时, 在黑元件表面进行催化燃烧反应, 是黑元件温度升高, 电阻增大, 测量电桥失去平衡, 输出一电压信号, 这一信号经A/D转换器驱动LED显示器, 直接读出空气中甲烷浓度的百分数。当电源电压降低到预先设定值时, 欠压电路驱动LED显示器显示字头 “L”。本安电源通过稳压电路给检测电桥提供恒定的工作电压。

  3、火灾、通风、矿尘监测监控新技术

  火灾监控监测技术:一氧化碳浓度检测, 用到一氧化碳检知管、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检测, 用到热电偶式传感器、热电阻式热电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红外火源探测仪;烟雾检测, 用到烟雾传感器。

  通风监控检测技术:风速检测技术, 用到电子翼轮式风速计、YSF-1型叶轮式数字风表、BF3风筒传感器、BF2风门传感器、超声波风速检测技术等等;负压检测技术, 用到传统的负压检测仪表、组合式负压传感器。

  矿尘监测监控技术:矿尘检测方法有滤膜增重法、直读法等

  (三)煤矿重大事故防治

  矿井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 为了保证撤人救灾安全, 常常需要调控风流方向, 避免灾变生成的有毒有害气体入侵人员撤退和救灾的线路, 减少灾害损失和影响。应用矿井风流稳态和非稳态模拟技术, 分析灾变时期风流流动状态的时空变化, 并根据撤人救灾的需要, 应用经验和定性分析方法, 先确定几种控风方案, 在应用风流状态模拟技术, 分析这几种控风方案的实施效果;矿井热害随开采深度及井下机电设备数量的增加而日趋严重。矿井热

  害的处理一般采取降温技术, 分为人工制冷降温和加强通风降温;矿井通风系由通风动力及其装置、通风网络和通风控制设施组成。

  三 、专业现状及前景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 “地质勘探取得重大进展、政策法律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成绩卓然等.这些成绩令人欣喜,但是,与此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这样才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取得长足效力,促进煤炭行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 随着近年中国电力需求飙升,以及主要煤炭生产地区山西省取缔不安全的非法采矿,中国已从煤炭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是煤炭行业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煤炭行业面对四大阻力他们主要来自来自生产力水平、行业发展方式、产能矛盾和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对之分析发现, 生产力总体水平偏低的问题突出 据了解,受资源条件和区域经济地理环境制约,目前我国既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现代化煤矿,但也存在一大批落后的小煤矿;既具有较强发展能力大型煤炭企业,也存在众多市场竞争力弱的小型企业;既具有后备资源充足、潜力大的优势企业,也存在资源已枯竭、发展后劲不足的企业。

  采矿工程专业因其具有的重要性, 国家历来的出台政策无不对此极为重视。如对环保投入力度的加大, 对该专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 对国有矿山企业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引用竞争机制, 坚持优胜劣汰, 所有这些政策对矿山企业的生产力的进步, 相关院校科研单位理论研究的深化细化的提高, 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改进

  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市场需求:采矿工程师和矿山测量工程师首先

  可以在井下或露天矿藏开采企业参与矿场的管理工作, 从技术、经济和安全方面规划, 为开采做准备。在矿山管理部门工作, 代表采矿部门的利益。颁布保护条例, 维护矿山企业工人们的权益。从矿床、环境和国土保护的角度出发, 对矿山经营施加影响。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 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在开发西部的战略中应有广泛就业途径。, 即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 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 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依然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展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一所普通大学的采矿工程毕业生今年再一次全部就业, 月薪最低2500元, 而且都享受到了2 万元至5 万元不等的安家费。这不是因为学校该专业实力有多强, 主要还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全国仍有较大的缺口, 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可见 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相当宽阔。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14

  调查时间:20__年11月 调查地点:河南工业大学

  调查对象:河南工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调查人:党元博 申琪 惠亦飞 陈奕仰 查干扎那

  调查分工:党元博——负责小组讨论和最后报告的记录工作

  申琪——负责调查问卷的起草和调查, 还有调查报告的起草

  惠亦飞——负责调查问卷的起草, 整理, 小组讨论的进行工作

  陈奕仰——负责调查问卷的起草和调查

  查干扎那——负责调查问卷的起草和调查

  报告正文:

  前言:

  据身边大多数同学透露, 各自的家庭收入情况有很大的差距, ,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收入状况。, 家同收入高低阶层也是具有很大的分化, 而现今大学生面对的多方面的消费需要。社会的多元化让现在的大学生所面对个各种各样的需求消费, 形形SS, 五彩缤纷。而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所面临的也是多方面的。 因此, 我们认为关于大学生家庭收入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想要通过此次的调查, 了解更多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 并阐述自己针对此问题的看法。

  我们小组经过几次的讨论决定关于此次的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 时间为20__年11月, 调查对象是本校(河南工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我们基本上是对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的学生进行的调查, 本小组的人员组成为党元博, 申琪, 惠亦飞, 陈奕仰, 通过对大学生家庭收入的调查, 我们觉得在大学生当中, 贫富差距还是存在的, 并且和农村, 家庭观念, 时代背景等都有很大的相关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主体:

  1。关于调查表的综述

  这次调查的人群中, 比较多的是来自大三的同学, 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年级的。 调查中发现,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是500—1000, 极少数的大学生生活费会低于500或者高于1000。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到, 大多数大学生家里经济状况大致稳定在温饱和小康中, 少数略贫穷或者富裕。

  而大多数家里的月收入不超过5000, 这个和大学生的生活费相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 每个大学生家里是多么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也许对于我们上一辈的人来看, 只有上了大学, 有了丰富的知识, 才能有出入, 以后工作能赚大钱。 我们对比家庭成员中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差距时发现, 一般都会超过1000-5000人民币, 说明家里总是有个赚钱比较多的, 而他往往就是大学生未来毕业要超过的那个目标吧。另外, 我们发现, 在大学里做过兼职的人很少, 往往只有那么家里的确比较清贫的学生回去赚额外的生活费。另外一个原因就是, 家里希望孩子能把时间多花在学习上, 而不是什么打工。

  值得一提的是, 大家对政府扶助贫困户的做法几乎都是大力支持, 也许是因为这个对减小贫富差距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很多人都表示家里的收入是在上涨的, 我们觉得这个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现在的物价在上涨, 假如收入没有同时上涨, 怎么可能是继续以前生活或是有提高呢。 此外, 当我们问到是否能保持收入支出平衡, 合理分配收入时, 大家都很茫然, 都说不确定, 要视情况而定。 2。如何保持家庭收支平衡与理财

  调查中能看到, 很多家庭不会保持家庭的收支平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做好家庭理财显得尤为的重要。在确定家庭理财计划之前, 首先要对家庭的消费做系统性的分析;其次在家庭开支方面要分清轻重缓急。同时, 储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 至于家庭理财采用什么方法, 还要视家庭情况而定。以下接受几种好的理财方法。

  计划开支法:先对家庭消费做系统分析, 在月初把每月必需的生活费(包括水电费、饮食费、电话费等)的硬性支出拿出来放在一边, 这样就基本上控制了盲目消费。

  重点花钱法:现在的家庭消费大体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生活必需品消费, 如吃穿。第二方面是维持家庭生存的消费, 如房租、水电费等。第三方面是家庭发展、成员成长和时尚性消费, 教育投资、文化娱乐消费等。这些消费对每个家庭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具体开支就要分出轻重缓急。

  活期储蓄法: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存款储蓄很重要。尤其是针对新婚不久的夫妇来说, 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家庭需争取每月有一点可以应急的活期储蓄。 民主协商法:夫妻双方通过民主协商, 根据各自的收入多少, 制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提取家庭公积金、公益金和固定日用消费基金。原则上, 提够家用后剩余的归各自支配。

  家庭集权法:这在夫妻有小宝宝的家中实行较好。一般的做法是夫妻一方集中管理全家的所有收入, 并在民主原则下使用。较普通的情况是经济大权由妻子掌握。 分权法:这在两地分居的小家庭中实行较合适。其基本做法是双方商定, 各自拿出共同接受的数目存入银行, 剩余部分各自留用, 待有孩子或一起生活时再调整办法。

  3。关于助学金的看法

  在关于助学金分配的问题我们在调查后, 结合自己的了解, 产生了一些看法。助学金是奖给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的, 用于资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专项资金。每年一到发放助学金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些问题, 有的学生说为什么有他的没有我的, 我比他家庭情况还不好;有的说为什么我是二等, 他就是一等呢。 首先, 我们不排除个别老师在分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这一定是个别情况, 绝大多数老师还是很公平的来处理这些问题。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公平, 只有相对的公平。辅导员在选择发放助学金的时候, 会遇到很多问题, 但是贫困学生的生活费一般很低, 尤其是平时花钱上很是节俭, 所以助学金评选采用班级先投票, 辅导员微调的方法来决定资助学生比较好。因为有些学生家庭确实困难, 但是又不想让同学知道, 这些班干部就应该把好关, 完全的按投票也是不行的。另外, 可以适当扩大资助面, 班级的资助份额是一定的但资助学生是由自己自行安排的, 这样的话各班级根据班级特殊情况可以自行安排资助学生, 这样也是一个好的办法, 降低个人金额度, 加大资助面都是好的方法。

  我们希望那些没有获得助学金的同学, 假如你感觉你比他贫困, 也许不一定是事实。学生都爱在同学面前尽量显示自己的优点, 好的一面, 包括家庭环境, 都不希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看低自己, 但这不能作为你认为他条件比你好的原因。值得一说的是, 我们贫困生没有必要怕别人知道自己贫困而装作自己很有钱, 那样反而吃亏的是你。辅导员在例行自己的职责发放助学金时, 一般都会资助那些更需要资助的人, 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辅导员。

  4。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在我们调查来看, 生活费比较少, 而且参加兼职的同学大多是来自农村的, 而对钱的使用比较随便的往往是那些城镇长大的同学。这里映射出一个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城乡差距。从网上调查下来的数据来看, 以受教育为例, 20__年, 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 比城市平均水平少3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 农业从业人员最低;20__年, 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截至目前, 农村还有近1亿人口没有获得医疗服务, 3000多万贫困人口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近20%的县未达到20__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基本标准, 4亿多农村人口尚未饮用上自来水, 近8%的农村婴幼儿没有享受免疫接种。 此外, 目前农村的电话普及率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的水平。这种城乡之间公共通讯资源的差异, 一定程度上也扩大着城乡间获得知识、信息、技术、观念的差异。可以看出, 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点点滴滴, 构成了今日城乡间的鸿沟。

  这道鸿沟, 实则是发展程度的差异。因此, 改善城乡差距也成了我们首要讨论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贫富差距的方法有以下一些:首先,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为农民建立起市场中心和交流中心, 加快信息流通。因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城乡分割, 无疑也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在科技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上的差距, 形成信息时代的两种公民, 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支撑起来的将是一个是衡的社会。其次, 在政策上应积极保护农业, 扩大农业投资。我国现阶段, 农民几乎不能享受到国家政策上的什么优点, 农业没有特殊性可言。因此也很难会有特殊的发展, 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有一些大量的投资。再次, 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调节城市居民的高收入, 农民收入增加, 才能真正把农民、农业、农村中蕴藏的巨大潜力焕发出来, 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才能真正使中国稳定, 政通人和;只有农民增加收入, 减轻负担, 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化, 发挥民族特S,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然后, 应该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教育, 在农村中建立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学习班, 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最后, 政府也应该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 只有在确保温饱的情况下, 才能完成以上预期, 不然只是纸上谈兵。农村的生活质量起来了, 富裕了, 城乡差距自然会逐渐缩减。

  总之, 通过这次调查, 我们从对我校大学生这个团体的调查中可以认识到很多。大家家庭的收支及分配不平衡, 助学金方面学生间有较多的矛盾, 农村和城镇的经济差距依然不容乐观。希望在未来几年内能有所好转。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在形形SS的消费群体中, 中学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学生手中的零用钱也在不断增加。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 来的接班人, 做了这项调查, 在对调查所

  研究结果:

  一、 500-1000元的占四成多, 1000-20xx元以上的占一成。零用钱方面, 平均每月零用钱为一百五十元, 其中0-50元的学生约有三成, 50-100元的占三成, 100-300元的占三成, 300元以上的超过一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拥有手机的高中生较多, 占42.6%, 而且他们的手机费用都不低, 平均话费为每月38元。且根据所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认为有必要配备手机的高中生占调查总人数的

  66.6%, 认为没有必要的学生只占33.4%。

  二、 比较高的消费:

  学生们尽管自己不劳动, 不挣钱, 但“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已被一部分同学所认同。但被调查的大多数本地高中生还是认为消费应当量入为出。不接受大肆花销。

  三、 存在盲目消费:

  牌服饰已极为普遍。

  四、 消费结构不合理:

  332.6%的女生选择了“请客送在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上网吧,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消费取向。

  形成因素:

  主观因素

  中学生消费意识差, 容易出现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 

  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讲究名牌, 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显高档, 这样就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 目的是想别人都尊重自己, 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之风, 这样, 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从众心理在作怪。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心理, 就是“别人有, 我也要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别人有手机, 我也要有;别人有MP3我也要有;种畸形消费状态。

  客观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于是中学生也马不停蹄的追赶潮流。

  家长把又向父母要, 父母不给, 便发脾一意孤行, 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性格。

  3.学校教育还存在弊端: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

  建议意见:

  一、 加强对学生学会理财、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 学会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要把钱用在一些既昂贵, 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 不必只是追求名牌, 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加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 懂得钱是来之不易的。

  二、 作为父母, 对孩子的爱也要科学合理, 良好的习惯

  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 让学校及地成长。

零花钱调查报告 篇16

  通过对高年段的学生的听课以及访谈,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基础本来就差, 高中三年本来就打算来混时间的, 以后能否考得上大学无所谓, 有一些“老牛拉破车”、“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想法。

  其次这项综合选择的第二项选择得比较多的是家庭因素, 这也反映出都江堰市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据笔者对学生们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 都江堰市的家长们的婚姻情况、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方面、自我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以下, 笔者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几个方面去分析都江堰市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们生活学习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如果学生们能够在这两个场所中获得快乐, 那么他们就不会产生厌学情绪。

  一、 家庭因素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据笔者发现, 很多都江堰的家长根本不重视或者根本不懂怎么教育自己的子女。在一个家庭中, 父母的很多行为会对父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江堰市部分学生的父母离异之后, 有一方对孩子的发展不闻不问, 就算过问的一方也只是给钱, 根本不问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过得好不好, 跟哪些朋友相处等等, 所以选择“家长只顾于忙于自己的工作, 而忽略对自己的关心”这一项占所有问卷的32%。

  但是家长们不是不关心, 家长们也只关心一个问题, 那就是孩子们的成绩, 所以在家庭因素的选择上,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成为第二多的选项。这就说明了, 都江堰市的家长们根本不懂得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只关心孩子们的成绩, 缺少与他们的沟通, 缺少对他们成才的一个理性认识, 只是一味地看成绩, 而不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学校, 在平时生活中的情况。

  为此, 家长应该多抽出时间, 多加强与自己的孩子的沟通和交通。问一问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 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是怎么打算的, 并商量做出一个短期或长期的计划。要一起理性分析孩子以后的成长之路, 要让自己的孩子意识到责任, 而不能抱着一种混毕业的想法在学校里呆着。

  二、 学校因素

  每个星期, 学生们都有至少五天呆在学校里, 大多数高中学校从高一到高三周六都要补课。用时间来堆分数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还是非常严重, 可能这也与大的环境有关。所以, 选择“在学校时间长学习压力大, 睡眠严重不足”的学生达到34位, 快占全部问卷的60%。如果不抓教学效率, 只一味地用时间去堆积, 只能是疲劳战术, 学生累, 老师也累。在访谈学生的过程中, 学生反映说曾打电话到成都市教育局反映情况, 但是仍然不能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对学校名义上不补课, 却一直补课十分反感。

  笔者曾经到一所学校呆了一下午进行听课访谈。第一时间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就发现, 老师们的四台电脑, 其中就有三台在炒股。这间板房办公室空间非常狭小, 但是办公的老师比较多。我想, 如果是所有的老师都到齐的话, 根本没办法专心备课什么的。在上课期间, 笔者到各

  教师转的过程中发现, 好一部分教师坐着讲课。而对于体育课、音乐课这些课程, 老师们基本上没有通过某种方式把学生组织起来, 学生整堂课无秩序, 如一盘散沙, 笔者认为, 地震后, 没有活动的场所不构成这些副科上成如此效果的理由。

  在与几所老师的交谈中, 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所有的教师都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小学的教师会说这些小学生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 初中的教师会说是小学的时候没打好基础, 而高中的教师自然又会说是初中的时候基础就差。他们当中, 没有一位教师, 从学校、从自身去寻找问题。

  从笔者对这些厌学的学生们的访谈中我们可以发现, 部分学生与教师建立了十分不友好的关系。学生们对教师不信任, 尤其是觉得教师不公平。在某些学校, 尤其是高中学校, 存在着优生坐前面, 差生靠后的座位格局。有一位男生对笔者说:“一般, 成绩好的愿意跟成绩好的打堆, 成绩不好的就跟成绩不好的打堆。”

  对差生的无形歧视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这些学生的感情, 他们从内心里感到一种自卑。 而对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也发现, 部分教师也认为好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到学校来混的, 教师们也对这些孩子不抱希望。一所学校的教师们还埋怨说地震后, 大家的基础都更差了, 选择文科的学生占了55%, 而该校的文科教师只有三分之一, 所以每个班级的后十名想转文科或转理科都不能转, 我想, 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客观环境却不得不如此。

  甚至有一位教师无奈之下,竟说出这样说到:“真希望5.12地震的时候能够多一些时间, 让这些学生们在这场地震中醒悟, 而不是总想着地震后还得到了社会各界这么多的援助。他们不懂得感恩。”

  三、 社会因素

  对于社会因素的选择, 有6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受校外玩乐场所影响, 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可见, 部分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都不是很快乐的情况下, 选择了在网络中去迷失自己。而校外网吧的不禁止, 也给学生们找到了一个去发泄的出口。

  有学生甚至在调查问卷上写到:校外的很多网吧根本没有写“禁止未成年人进网吧”的要求。可见, 如果不能为学生们创造好一点的社会环境, 孩子们在放学后家长也不过问, 三五邀伴成群到网吧去玩。如果严重的一个通宵下来, 影响的, 将不是第二天的学习, 而是以后好几天的学习。他们很多也根本不想这样, 但是有时候, 网络可能像一个无形的抓手, 把他们的心给抓去了。

  3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受毕业分配, 就业难及滥招生影响”, 结合对学生们的访谈, 仍然可以发现, “读书无用论”仍然在学生们当中有影响。我想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 让学生们尽早树立人生目标, 明确在学校学习的意义, 而不要一味以成绩来衡量一切。

  四、 自身因素

  从对孩子们的访谈中我们发现, 每一个学生都是很真诚地与笔者进行交流, 他们愿意把一些苦恼向笔者诉说。以下是笔者与一位男生的对话:

  “我看你上课的时候总不听, 是什么原因啊?”

  “心情不好。”

  “为什么?是跟同学有矛盾吗?”

  “前两天打架了。”

  “为什么打架?”

  “心情不好, 就想打人。”

  “还有其他原因吗?”

  “我是体训生, 每天下午都要去训练, 我想读文科, 这样以后好考大学, 物理、化学一点都学不懂, 但是学校不准我们读文科。这样让我们很恼火。”

  “我知道你们学校某班有对双胞胎现在在省队训练。”

  “其实我的成绩不比他们差。”

  “那你为什么没去?”

  “要靠关系才能去。”

  “你们班上有几个这样的情况, 想转文科?”

  “有三四个吧, 都坐后面的。”

  其实,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获得支持和鼓励, 他们都希望在某方面得到承认。在我所采访的过程当中, 有一位女生透露给我其实真的不想读了, 只是为了爸妈。但是我告诉她, 你的性格很开朗, 现在在高中里多认识些人, 这也是一份人脉关系, 而且多学习些知识, 以后与别人交谈, 签合同什么的, 心里都更有底。

  在关于这个因素的选择中, “学习方法不当, 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 躺人感到疲倦, 厌烦的事情”这个选项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 可见他们特别需要老师或者成绩相对好的同学教给他们怎么“学习相对不累”的方法, 这也是急需老师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尤其注意的一点是勤快的老师会实行分层教学, 布置不同的作用, 甚至出不同的试卷, 让每位学生在其中都能感受到成就感, 但是大多数老师都是为了图方便, 一刀切。俗语有言:受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新时代的教师们需要多花时间研究让孩子们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 而不是还在进行重复地机械的劳动:重复老师念答案, 学生记答案的简单的课堂行为;或者老师满堂灌, 学生听, 根本没有思维的活动和对老师的课堂质疑。

  43%的调查对象都选择了“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迷恋上网络游戏”。可见, 对于学生学习目的的明确和理想目标的树立, 学校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最重要的, 是要让每位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感受到被尊重, 被重视的感觉, 学生需要来自各方面的鼓励。据笔者的了解, 与各学校教师的交谈中, 有的教师对学生明显存在着一种厌恶的感觉, 而与学生的访谈中也发现, 部分学生由于行为不符合学生的标准, 被班主任劝退学。笔者认为, 对于问题学生, 部分学校老师缺少宽容和耐心。

  四.解决厌学心理的对策

  鉴于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解决厌学心理问题,应采取如下相应的对策.

  1.把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来抓.

  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有发奋进取的欲望.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言行,活动的指导,推动和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使个体正确地认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身份和作用,可以帮助个体确立起正确的生活目标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可以使个体建立起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个体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加强中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教育,应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着重抓好如下几个具体方面的教育:(1)学习是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不仅不能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而且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一般地说,文化程度,水平高,致富门路多,致富速度快;反之,往往致富无门,或致富较慢.在当代,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2)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急剧变化发展的社会,新时代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迫使人们具有更高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在更宽泛的领域里向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3)学习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立国,强国的需要.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只要努学习,掌握科学技

  术,才能使我国走向繁荣富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4)榜样教育,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榜样的力量无穷,它对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起事半功倍作用.学生如果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有艰苦创业精神,就会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学校诸多的德育内容中,这些教育应处于突出的重要位置.

  2.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作为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些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诱导.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但学校对在行为上过于放荡,思想工作又长期失控的个别学生按有关规定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一些挫折教育,自立锻炼以及心理调节培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的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3.学校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群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否重视激发,培养和发挥其成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工作或学习上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只有使那些厌学的学生充满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使其严于律己,勤奋学习,推动其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学校是执行社会化使命的专门群体,教师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自我意识的社会化方式去影响学生,多做点思想教育工作,多启发诱导,排除其自卑,厌学等心理障碍.其次,学校要用得当的奖惩方式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奖惩方式的实施,个体受到感化,久而久之,个体就会慢慢地从社会群体的心理行为规范变成个体的心理行为规范,达到改变厌学的目的.

  4.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思想活跃的中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接受,而企望通过课外活动或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来获取其需要,印证所学的知识,这就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勤学成才"等为主题的讲故事,演讲,读报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可以结合教材组织,布置或指导学习有目的地到外地或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搞一些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其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类组织兴趣小组或特长班,让学生充分施展其才华,以此推动学生勤学.

  5.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

  得当的教学方法,对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如何付诸实施 (1)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尤其厌学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班主任上班会课也应如此.(2)要多检查,指导厌学者的作业.这样,才使他们体会到平等观念,感受到老师的慈爱,好学上进.(3)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4)多指导学法,交给学生学习"钥匙".教给学习的方法,能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自学能力,诱发学习的学习兴趣.(5)联系社会热点.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应把它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6)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7)用发人深省的漫画,插图,用工整,美观,精巧的板书,也能增强趣味性,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6.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心理学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教师若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变课堂上接触学生为平时多主动接触学生,变守住讲坛授课为深入到学生座位中间讲课,缩短师生之间在时空上的距离,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的教师一定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7.加大整治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及网络,书刊,音像制品等力度.

  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对营业性舞厅,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对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除法定节假日外,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对网络和书刊及音像制品应开始规模宏大的整查活动,清除那些宣扬S情,凶杀,恐怖等不健康的东西,并依法严惩制造,传播者.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众多调查资料表明, 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 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 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 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 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 不完成作业, 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 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 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厌学症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 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 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由于种种原因, 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 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 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 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自由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 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 如此的恶性循环, 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另有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 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改变, 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 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 丧失自信心, 消极地对待学习, 从此一蹶不振, 也容易患上厌学症。作为一名教师, 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根治厌学症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转化差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如何有效地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呢?可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改善环境, 愉悦心境。

  要改变厌学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 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 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 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 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2.改变观念, 接受自我。

  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 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从正面予以肯定, 并不断强化, 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 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 而是能学好的, 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以, 改变自己无能的观念。当然, 对厌学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 不能讽刺偏激, 以免增添逆反情绪。

  3.培养兴趣, 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 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 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 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 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 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当然, 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 靠以上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根治的, 就必须尽早请心理医生诊断, 利用医学手段来治疗厌学症。对患有厌学症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 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 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众多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演化成厌学症,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 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对于 “厌学”现象,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 任其蔓延下去, 势必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 许多中学生认为:从小学到现在, 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作业、考试、分数, 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样自然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老师的脸S难看, 家长的唠叨难听, 学习没有一点乐趣。 而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厌学症。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 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 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 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 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特征一:表现为对学习目的存在认识偏差, 认为读书无用。有人说:“读书越多, 收入越少”, “文凭越高, 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体脑倒挂, 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 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但无论如何, 尽管这一观点现阶段已缺乏市场, 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特征二:表现为对学习态度存在认识偏差, 消极对待学习。本来学习应是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活动, 但由于多种原因, 却使学生讨厌学习。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 学生勉强学习, 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 看到作业就心烦, 听到考试就害怕, 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 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习。

  特征三:表现为对学习活动存在认识偏差, 远离学习活动。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之中, 一般不愿做作业, 不认真听讲, 经常违反课堂纪律, 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 有的干脆弃学出走或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 常故意抵触对立。此外, 学习成绩差, 且每况愈下。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 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笔者十几年来通过与学生多方面交流, 发现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 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存在着复杂的成因机制。

  一.外部原因

  (一) 社会因素

  1. 社会大环境冲击着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价值的体现也尚未被社会充分认可。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耳濡目染了“暴发户”家长或周围人群的所谓潇洒的生活方式, 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2. 低俗文化的传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社会上的不健康思潮、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 加上西方社会的精神垃圾以及乘虚而入的丑恶现象, 无时不在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 易接受新事物, 易接受外界影响, 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 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

  3. 校园周边环境差乱。不容忽视的是, 不少网吧就开在校园附近。学生又不具备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很容易沉迷于这些无聊的活动中, 结果往往使学生忽视了学习, 这也是现在学生出现

  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4. 社会更加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影响, 即高压力产生的负面效应。压力过大, 孩子没有时间休(低碳生活绿S环保调查报告)息, 娱乐, 因此学习没有兴趣,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出现厌学心理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 学校因素

  1.目前中学教育还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 “分数至上”仍有一定的市场。现在还有不少人为了抓“分数”, 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 导致学生畸形发展, 面临升学竞争压力, 心理负担加重。 2.外界的功利评价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思想

  学校办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很多中学教师心理压力很大, 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学校领导、家长等因素, 结果导致许多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为了在评价中获得好成绩, 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压力。一些班主任只重视成绩的不断攀升, 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 造成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的事, 产生很大的厌学情绪。

  3.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现在的中学生, 有相当数量是早晨5点钟起床, 一天要上八九节课, 中午被困在教室接受教师的“监督”学习, 到晚上9点才能休息。双休日有着大量的作业, 很少有节假日, 这样的负担就是成人也难以承受。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痛苦、产生厌学情绪以及对学

  习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和培养。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领略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而从一踏进学校的那刻起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  长期被动学习带来的只能是逆反心理状态。

  4.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偏低。

  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 不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 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 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而是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结果大量的机械式的作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像机器一样, 整天忙忙碌碌而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使学生形成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 厌学情绪愈来愈重, 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

  (三) 家庭因素

  1.父母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负效应。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天赋条件, 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 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事实上, 中学的学习内容增多, 难度加大, 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 但父母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 家长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的时候, 他就会放弃努力, 产生厌学心理, 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 对学习失去兴趣, 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2.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成就评价方式极端化, 他们只重视眼前的成绩, 无法冷静、客观地以长远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整日以压力、唠叨去驱使孩子, 完全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当孩子达到他们所要求的目标时, 就不惜“重金”满足孩子的欲望;而当孩子“不争气”时就冷眼对待, 或放任不管, 这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心态产生不良影响。

  二.内部原因

  (一) 学习能力薄弱

  部分学生在文化学习方面先天不足:智商不高、能力缺乏, 这类学生往往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或者只会死读书, 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 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 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 个性特点不良

  如意志力薄弱, , 一些学生上了中学后学习环境发生改变, 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 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 丧失自信心, 消极地对待学习, 从此一蹶不振。

  (三) 学习行为盲目

  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内在学习动力。我曾经在一堂物理课上提问, “你为什么学习物理?”, 结果近80%的学生表情很无奈, 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校要他们学习物理, 个别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有物理

  考试”。这种为考试而学习的想法其实在学生中是很普遍的, 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现在所学的学科对将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是很自然的了。

  措施对策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 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 任其蔓延下去, 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如何防治学生的厌学行为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一. 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政府领导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树立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现代社会发展观, 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净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网吧、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中学生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期, 一旦迷上此类场所, 必将无心于读书, 最终浪费了大好时光, 遗憾终生。所以作为政府要协调社会各方管理力量共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 整顿娱乐场所, 努力消除由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 充分发挥学校在防治学生厌学现象中的主体作用

  1.学校内部要转变评价观念和课程结构。

  学校以分论质、唯分是求的做法必然导致教师教育行为的偏费。只用文化考分就把学生分成“优生”与“差生”, 是片面的, 也是很不科学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潜能, 都有自己的长处, 只要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他们都能学好, 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代教育应该适应并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增加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选择性, 从而增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适应性, 让每个人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只有这样的教育, 才会让每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感受学习的成功, 避免厌学的产生。

  2.发挥学校各种力量,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通过日常各种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展示和能力发展的活动, 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并使其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 举办特长培训班, 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

  3.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强化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班的班风和学习风气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 工作责任心强, 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 这个班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会少, 学习风气肯定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无比信赖和崇敬, 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前面在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中, 其中一条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 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 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尽管教师学识渊博, 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 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情绪, 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难教, 学生则埋怨教师授课听不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 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教育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 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行学法指导, 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 自己消化吸收。教学双方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学生自然学得起劲, 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

  尽管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防治厌学现象做了很大的努力, 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子女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面对孩子的厌学, 家长们该如何防治呢?

  首先, 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家长乐学好学, 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 自然乐学上进。

  其次, 家长应正确估计子女的学习能力。前面说过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 结果南辕北辙。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 事实上“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 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 需要家长循循善诱, 耐心指点, 家长要讲究引导方法。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 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 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将矛盾激化, 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以上就是“零花钱调查报告(通用16篇)”的论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