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教案

2024-03-03| 编辑: 佚名| 查看: 46 |原作者: 杨四明|来自: 衙媒网

关于地理教学教案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地理教学教案(集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教 ...

  关于地理教学教案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

地理教学教案(集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 时常需要用到教案, 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教学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理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2.通过资料分析和地理计算, 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 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感, 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4.知道我国水能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 知道我国水能资源的利用和分布状况。

  5.通过阅读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图, 分析水能资源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存在问题、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及水能的开发等几部分内容。水资源作为“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内容之一第一个讲述, 体现了它的重要x, 其内容与前面的气候、河流知识联系紧密, 同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也密切相关,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

  难点: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淡水资源的意识。

  教法建议

  在讲述这一节内容时, 注意不要和前面关于河流和湖泊的内容割裂开来, 应该将这一节看作是前面知识的运用、引申和概括。为了说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必须要运用内、外流河特征的知识, 也可以将长江和黄河水量的巨大悬殊作为佐证。另外关于气候和地形地势的知识也与本节关系密切, 比如, “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和“中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存在着因果关系;地形地势是水电站建设时考虑的最直接因素。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由于本节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 所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搜集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有关资料, 尤其是关于跨流域调水和节水农业, 以及水利枢纽的建设概况等方面的数据和图片, 这些可作为安排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的前期准备。通过这一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提问导入]水有哪些用途?我们日常用水主要来自哪些水体?

  [学生回答]略

  [活动]读“水的供给”图, 由学生归纳正确答案。

  [小结]看来, 河水和湖水是我国主要的水资源, 而用水最多的领域是农业。

  [转折过渡]其实, 人们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资源。课前大家都查找了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资料, 有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发言]略。

  [教师补充说明]河流是我国主要的水资源, 因此河流水量多少可以作为衡量我国水资源多少的重要指标。

  [展示投影]“我国河流流量分布图”

  [活动]①由学生比较长江、珠江、黄河、塔里木河的水量大小

  ②提问:我国东、西部河流水量有何不同?(东多西少)

  我国南、北方河流水量有何不同?(南多北少)

  ③归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东南→西北递减

  [转折提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请学生读“我国降水量分布图”与“河流流量分布图”, 提问:降水量分布与河流流量分布有何关联?为什么?

  [转折]我们在前面除了了解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之外, 还了解了降水的时间分配。降水的季节变化会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呢?

  [学生回答]略

  [小结]我们国家的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水危机造成的危害。

  [提问]除了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略(主要包括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水污染等问题)

  [结论]我国的`水土配合欠佳。

  [提问]面对水资源存在的种种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对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的方法, 如引黄济津调水工程。对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可以兴修水库。

  [转折]看来我国对于水的时间和空间不均问题作了许多工作, 那我们平时对水资源是不是非常珍惜呢?请大家看课本上的三道计算题, 算一下我们平时不知不觉地浪费了多少水资源。

  [学生活动]计算结果, 说明节水的意义。

  [提问]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节约水资源呢?

  [学生讨论回答]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措施。教师补充节水农业。

  [提问]除了浪费水之外, 还有别的问题吗?(水污染)对水污染问题, 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防污措施?(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意识, 并在今后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承转过渡]除了水本身能够利用之外, 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水利发电)

  [提问]进行发电需要河流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水量大, 落差大。

  [启发]回忆我们前面学过的关于河流的知识, 长江和黄河的哪个河段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学生回答]上游地区。

  [教师补充]长江水能全国第一, 雅鲁藏布江第二, 黄河和珠江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提问]水力发电和煤、石油发电相比, 有哪些优点呢?

  [学生讨论回答]。

  [启发]请你们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 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主要水力发电站。

  [学生介绍]略。教师适当予以补充, 尤其要介绍三峡水电站。

  [总结]我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但绝大部分还没有开发利用, 今后要大力发展。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一、水资源

  1.分布特点:东南→西北递减;夏秋多, 冬春少

  2.存在问题:空间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水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

  3.解决途径: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二、水能资源

  1.开发条件

  2.优点:清洁, 可再生

  3.我国主要的发电站

  探究活动

  名称: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目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培养学生搜集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要求:

  在水资源一节的学习之前,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有关资料(跨流域调水;节水农业;水利枢纽的建设), 可以是数据、文字资料或图片。以组为单位进行筛选, 将选出的资料做成壁报展出。

地理教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 分析图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地图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景观录像, 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 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 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 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

  设问:

  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

  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 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 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 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

  2、 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

  景观名称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荒漠

  对应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气候特征

  3、教师活动: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学生读图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 最广的是非洲。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最广的是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及大陆两岸地区, 最广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结

  现在, 请大家把书合上, 我们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热带气候类型:

  1. 热带雨林气候: 2. 热带季风气候:

  3. 热带草原气候: 4. 热带沙漠气候:

地理教学教案3

  第三节 印度(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 学会用文字和数字资料, 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 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世界第二大人口国

  教学难点: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1、 与我国邻近的大国有哪几个?其中与我国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状况极其相似的是哪一个国家?2、你了解印度的哪些情况?3、你是否能够概括出印度最突出的自然与人文特征?教师映示图片, 创造氛围。

  二、自学质疑:

  1、 自读7.34图, 讨论交流:a..印度位于我国的哪个方位?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和得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2、 找出印度主要的陆上邻国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斯里兰卡, 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三、交流展示:

  1、 学生到黑板写出各组交流结果并讲解, 教师出示印度地形图。

  2、 指导学生评价

  四、互动探索:

  1、 读图7.35, 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

  A.从1951年到20xx年, 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

  B. 从1951年开始, 每隔10年, 印度人口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C. 由此你能总结出印度人口增长特点吗?

  五、精讲点拨:

  1、 出示表格, 讲解众多的人口对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项目

  耕地(公顷)

  水资源(立方米)

  粮食(千克)

  钢(千克)

  总量

  1.6亿

  21019亿

  2236亿

  136亿

  人均占有量

  0.17

  2167

  231

  14

  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

  70%

  22%

  67%

  11%

  2、 各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评论讲解:

  六、迁移应用:

  讨论交流, 谈谈你对印度未来人口增长趋势的看法

  七、课堂检测:

  1、印度的人口超过 亿, 仅次于 , 居世界第二位。

  2、读图填空:

  (1)写出下列字母所在国家名称:

  A. B. C

  D. E. F.

  (2)写出字母表示的城市名称:

  G. H. I.

  (3)①是 ②是 湾

  八、课堂反思:我学会了

  还有没掌握的是

  第三节 印度

  教学目标:通过地图及图片资料的阅读与分析, 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了解印度的粮食生产及其工业发展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重点:水旱灾害频繁、自给自余的粮食生产, 发展中的工业

  教学难点:印度降水变化的原因, 印度主要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 印度的地理位置

  2、 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二、自学质疑:

  1、 自主学习课文:读图6.10和7.38, 思考讨论:

  A.印度属于 ?

  B. 印度的气候特点是 ?

  C. 与东南亚相比, 印度的.降水更加集中在 月份。

  三、交流展示

  1、 组内板演并讲解, 教师适时点拨。

  2、 师生评价

  四、精讲点拨:

  A. 出示图7.39和图7.40, 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图

  师述:印度6~~9月是雨季,  10月~~次年5月是旱季, 这两个时段的风向是什么?

  B. 准确判断, 然后将A~~F填入下表:

  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五、互动探索:

  1、 分组讨论:印度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2、 读图7.41和7.42, 说出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降水量和地形的分布关系。

  3、 各组展示交流, 教师点评

  六、出示图7.43, 分组讨论, 印度矿产、棉花、黄麻等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原因。

  七、迁移应用:指导完成课课练27页30题。

  八、随堂检测:

  1、印度夏季盛行 风, 冬季盛行 风, 给印度带来大量降水的是 风。

  2、印度的矿产主要有 、 等, 它们主要分布在 高原的东北部, 储量丰富。

  3、印度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是 。

  4、印度粮食能够自给自余, 还要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 。

  5、印度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工业部门是 。

  6、印度钢铁工业、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的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是 。

  九、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

  还需要掌握的内容是

地理教学教案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以及阿斯旺水坝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了解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3、掌握埃及长绒棉生长的条件及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主要城市。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 并且要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尼罗河与苏士运河对埃及经济发展的意义。

  (三)德育渗透点

  启迪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要求得富强, 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源,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埃及在改造尼罗河方面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埃及开凿伊士运河的历史及其收回主权所做斗争的事例, 也是极好的素材。

  (四)美育渗透点

  勤劳智慧的埃及人民创造出璀璨的古埃及文明, 名胜古迹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之一。

  二、学法指导

  读图分析埃及的自然特征, 自学讨论, 总结规律。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2、埃及长绒棉的生长条件及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

  (二)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注重突出重点, 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x、主动x。

  我把本课确定为新授课型, 一个课时, 采用了下列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导入首先用一段形象文字描述埃及设置情景让学生猜测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然后化身导游带领学生畅游埃及。然后播放金字塔的传奇故事约2分钟, 先让学生感受神秘的埃及风情。这种神秘感增加学生探究学习埃及的`动力

  2、旅游第一阶段知识储备, 要去埃及先储备知识, 埃及初印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一)出示幻灯片埃及的地理位置, 民族, 宗教, 城市, 河流, 运河填空题

  对零散的知识进行了梳理, 让学生当自己的小老师激发兴趣。老师再结合地图演示埃及地理位置加深印象, 演示埃及人穿阿拉伯长袍, 为后面铺垫。并引导学生了解开罗的城市特点现代与历史结合城市, 有自己信仰和古代的文明。

  3、旅游第二阶段运河之旅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战略意义——埃及咽喉苏伊士运河, 出示海运图来比较苏伊士线比好望角线路程便捷。自主阅读课本引导学生归纳苏伊士运河重要x, 并欣赏运河两岸的风景。

  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归纳表达能力。

  4、旅游第三环节迷人的沙漠之旅首先出示在沙漠中漫步的埃及人, 沙漠风蚀魔鬼城, 雅丹地貌让学生充分感受, 引导学生回忆过去非洲气候推理埃及气候。揭示埃及90﹪以上都是沙漠, 严重缺水。在此环节学生欣赏了沙漠风光, 也为下文孕育埃及文明的母亲河的尼罗河有了一个侧面的感受。

  5、旅游第四环节埃及母亲河尼罗河之旅——展示图片尼罗河两岸风景, 补充尼罗河相关知识, 小组讨论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x展示, 然后老师出示尼罗河4个重要x。

  学生集思广益, 加强了表达和概述能力, 也非常有兴趣。

  6、旅游最吸引人的环节文明古国之旅, 学生自主寻找埃及古文明遗产, 老师出示图片更加激发兴趣, 解密金字塔, 木乃伊, 狮身人面像, 让学生对埃及记充满惊叹向往。然后出示神庙上的中国游客的涂鸦, 引导学生角S扮演, 兴趣盎然,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当堂练习

  1.埃及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 苏伊士运河东部的半岛也是其领土。

  2.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_____洋和_____洋之间的航程。埃及是阿拉伯国家, 

  其首都_____, 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4.埃及是一个沙漠王国, 大部分地区属_______气候, 只有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属——

  气候。

  5.埃及盛产_________, 其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

  7当小导游, 介绍埃及风光, 也在不知不觉中总结了埃及学习内容。然后播放杨丽萍埃及舞蹈, 让学生对埃及陶醉并充满向往。

  板书设计:

  一埃及的地理位置-地跨两洲

  二埃及的气候—沙漠广布

  三埃及工农业---长绒棉和石油

  四埃及文明古国—金字塔

地理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 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 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 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 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 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 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可做点拨, 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 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 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 陈述结果, 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 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 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 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 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 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 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 与亚洲相比, 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 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 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地理教学教案6

  一、导入。

  〔导语〕“古往今来曰宇, 天地四方曰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 带着太阳女神的问候和祝福, 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印入船长阿姆斯特朗上校眼帘的地球是一轮蓝S的圆圆的星球。〔投影:地球卫星照片〕人类是怎样逐步地认识到地球的形状的呢?〔设问导入,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天圆地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空间: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投影: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一只漂浮在大海中的巨大海龟。

  〔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隔断了古印度同亚洲其它地区的陆上联系, 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三面环绕, 使古印度人无法理会海外的世界。〕

  3、有趣的地理现象:

  〔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的远方驶来, 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

  〔2〕月食时, 地球的影子遮住了月亮, 影子的边缘是圆的。

  4、地球是球状的朴素地理思想的产生。

  〔1〕古代人们在沿着任一直线上的不同地点, 每天同一时刻观察天象, 天空星辰高度有规律地升降。说明地球是球状的〔理解的地面相当于现今的`大地水准面〕。

  〔2〕人们观察到太阳、月亮的形状是球状的, 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3〕如果地球是球状体, 那么沿着一定方向航海, 一定能回到出发点〔起点〕。为证明这一点, 航海冒险家们进行了艰苦的冒险历程。

  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美国以其姓名命名哥伦比亚州、哥伦比亚特区〕。

  亚美利加发现美洲大陆〔以其姓名命名的大洲:南、北亚美利亚洲〕。

  5、麦哲伦探险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划时代的地理意义。

  〔放录音: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 以近200名航海家的生命为代价, 实际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具有划时代的地理意义。

  6、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和大地测量技术的突飞猛进, 从理论和实际上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这一客观事实。

  〔过渡:从七千万年前的第三纪结束人类诞生以来, 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然的探索, 亚里士多德、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哥伦布、亚美利加、牛顿、阿姆斯特朗, 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一串名字。那么已得到证明的球状的地球有多大呢?〕

  7、地球的大小:〔投影:地球的大小〕

  引导学生读出相关数据:

  R=6371km〔记忆:在祖国风景秀丽的庐山上吃鱼的感觉一定是很美妙的〕。

  C=40000km〔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

  S=5.1亿平方km

  三、小结:

  1、人类为探索地球的形状进行了不懈地努力。

  2、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的大球体, 其5.1亿平方千米的表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四、教学反馈与发散思维训练:

  1、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体会“天圆地方”的说法。

  2、从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五、基本训练:

  1、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 赤道周长是千米, 表面积是平方千米。

  六、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反思。

地理教学教案7

  学习主题一:认识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 )

  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皮球似的正球体

  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天圆地圆

  2.关于地球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之一

  B、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活的场所

  C、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米

  学习主题二:地球模型

  1.通过格林尼治天台原址的那条经线, 称作:( )

  A、子午线 B、0°经线, 又叫本初子午线

  C、180°经线 D、东一区的中央经线

  2.表示地球某一点经纬度的正确写法是:( )

  A、35°, 115° B、45°N, 120°W

  C、南纬30°S, 东经70°E D、60°S

  3.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 房子只能建在:( )

  A、赤道上 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

  4.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 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西经30度, 北纬30度 B.西经10度, 北纬10度

  C.东经170度, 南纬30度 D.东经175度, 北纬10度

  5.本初子午线是:(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某地的东面是东半球, 西面是西半球, 南面是南半球, 北面是北半球。该地的经纬度是:( )

  A、经度0°, 纬度0° B、东经160°, 纬度0°

  C、西经20°, 纬度0° D、东经180°, 纬度0°

  7.下列各点属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

  A、经度0°, 纬度0° B、东经160°, 纬度40°

  C、西经20°, 纬度20° D、东经180°, 纬度80°

  8.完成下表:

  纬线经线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

  度数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方式

  0°的确定

  划分半球的界限

  学习主题三: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1、读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

  A: 经度___________, 纬度_________

  B:经度___________, 纬度_________

  C:经度___________, 纬度_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 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 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地, 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地。

  (3) 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方向。

  2、读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其它经线的度数。

  (2)写出图中A、B二地的地理位置:

  A: 经度___________, 纬度_________

  B:经度___________, 纬度_________

  (3)在图中A、B二地中, 位于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地。

  (4) 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方向。

  图1

  补充说明: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用三时完成, 每一时完成一个主题。

地理教学教案8

  第五章 各具特S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为明显的差异。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种植业的区域差异。

  教学难点:

  1、北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

  2、红壤的形成和改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揭示学习目标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 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 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全国可以分为四大地理单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 ——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三、出示自学提纲: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

  (1)熟读图5. 1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读图5.1结合中国地形图完成P3的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1)读图5.2及《地图册》北方地区政区图, 完成P4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3)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粮食作物、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工业城市。

  四、学生自学、讨论。

  五、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 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理单元, 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如课本图5、1所示)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年降水量线相一致?

  (400毫米降水量线相一致)

  (3)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及其位置范围。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 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4)北方地区的特点:

  (北方地区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 平原面积广, 耕地以旱地为主, 易于机械化耕作, 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工业发达, 工业城市密集, 资源消耗量大。)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作业

  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各地的 和 的差异来划分的。

  2、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

  是 。

  3、四大地理单元中, 海拔最高的是地区;平原分布最广的是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气温最高的是 地区。

  4、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

  第五章 各具特S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肥沃的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有关内容:

  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划分为哪些?

  2、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3、青藏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揭示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出示自学提纲:

  (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3)完成P6活动题

  3、学生讨论、自学

  4、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1)、北方地区包括的省区、平原和高原:

  (有10个省区, 高原有: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原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2)、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东北平原的黑土地肥沃, 耕地辽阔, 适宜大面积的机械化耕作。植被

  以针叶林为主, 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3)、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黄土高原的土地是黄S的,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耕地都是以旱地为主, 但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完成P6活动题

  (5)、提出问题:分析北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0﹪, 人口约占全国的40﹪, 气候主要是以温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节差异大, 平原面积广大, 耕地以旱地为主, 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工业发达, 工业城市密集, 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山西。)

  三、课堂小结。

地理教学教案9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 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 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 分析, 讨论, 竞赛, 辩论等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 幻灯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 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 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 让学生回答, 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 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 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 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地理教学教案10

  一、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x、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2.学会用网络查阅资料, 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3.培养识图能力。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x, 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已有所了解, 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在教学中, 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其“自主-协作”的学习习惯。农业是很重要的生产部门, 但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情况, 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重点:农业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模式

  这节课是基于局域网络下的“学”与“教”, 上网查阅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开展教学活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如下。

  四、教法设计

  本节课利用网络,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 让学生动手动脑, 实现知识的落实。

  五、教学过程设计

  授课程序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网络应用分析导课“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都和农业有关, 说明自古以来, 人们都非常重视农业。回忆。复述。创设情境, 引起兴趣。新课探究(过渡:农业与我们有怎样的关系呢?板书课题)我们先来谈谈农业与我们的关系。

  (一)农业与我们〖明确〗我们的吃、穿、用都来自农业。什么是农业?农业的主要部门有哪些?发展农业有什么意义?(教师小结)学生阅读课文后举手回答。发挥学生的观察力, 培养表达力。过渡:我国的农业是怎样分布的呢?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1.我国的种植业分布在哪里?以种植什么作物为主?为什么这样分布, 与什么有关系?2.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哪里?畜牧业的分布与降水有怎样关系?我国有几大牧区?都有什么著名的.畜牧品种?3.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属于什么地形区?降水情况怎样?属于什么干湿地区?4.我国渔业是怎样分布的?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哪里?(教师评价、小结)〖明确〗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上网查询, 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 每组查一个问题。师生互动。在教师指导下, 进行自主学习, 培养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把范围大的事物缩小化。创设视觉平台。分析我国的农业为什么这样分布。(师生互动共同完成)学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反馈练习

  课本活动1(教师指导并评价) 学生读图分析、填图。训练读图能力。

  课本活动2(教师指导并评价)学生思考、分析、作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了解影响农业的因素除了气候、地形之外还有海拔。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查漏补缺, 重申重点, 进行爱国教育课外作业设计十年后理想农村的图画。创设学生大胆设想的平台。

  六、板书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

  农业与我们 (二)

  农业的地区分布1.农业 1.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分布

  2.农业的主要部门 2.分布特点

  3.农业的重要x

地理教学教案11

  第五章 各具特S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了解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 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播放视频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 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根据、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

  同学们, 经过一个长长的暑假,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暑假到过哪些地方呢?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

  学生七嘴八舌:略

  [上课]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首页, 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 你在当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 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况呢?我们请四个小组的代表来模拟一下。

  [学生活动]

  一组: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 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 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二组: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 丘陵较多, 平原少, 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级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 一般是精耕细作的。

  三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 马牛羊特别多, 所以我猜农业是畜牧业为主。

  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 雪山连绵, 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 气候寒冷, 是世界屋脊。

  [教师总结]

  正是由于区域的差异x较大, 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x较多, 所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 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活动]

  完成书本P.3活动。

  [过渡]

  首先我们学习了解的是北方地区。

  [课件展示]

  北方地区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区。)

  [师生互动]

  1.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管辖的省级行政区, 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在图5.2中, 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太行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渤海、黄海、黄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

  3.让学生自读课本P.4~5内容, 整体感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

  [提问]

  根据所了解到的知识, 请归纳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并出示表格:北方地区两幅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照片各反映的哪种土地?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

  学生回答:黑土地、黄土地;东平平原、黄土高原。

  教师:对了, 两种土地都有各自的特点,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它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结合手上的'资料, 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我国干湿区和温度带的分布分析) [总结归纳] 略

  [播放视频]

  《黄土高原》

  [提问]

  壮观雄伟的黄土高原, 我们已经看过了, 谁能概括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 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提问]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

  [师生互动]

  一起阅读书本P.6活动2的案例。

  学生回答:建设淤堤坝, 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 封山绿化等。

  [活动]

  完成书本P.6活动。

  [小结]

  同学们, 学习完北方地区, 我们得到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说, 教师作最后总结)。

  [总结]

  北方地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 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 我们要记住: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安排生产、生活要合理。

  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见投影表格)

  2.地区差异地广、机械化耕作;一年一熟

  3.黄土高原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五章 各具特S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与北方地区的特点的比较, 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特点, 并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区的

  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难点

  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 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上,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南方地区。

  [新课讲授]

  [提问]

  同学们, 我们就居住在南方地区, 在你的印象中, 南方地区是怎样的呢?与北方地区对比, 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个在概的整个认知。)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

  读南方地区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省、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

  (通过学生的读图活动,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图中找到的这些地理事物可以说明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

  [师生总结]

  南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处, 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1.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学生活动]

  完成书本P.7活动2, 观察图5.9中东南丘陵的土壤与北方地区土壤的不同, 认识红壤的特征。

  [介绍]

  红壤不同于北方地区的黄土地和黑土, 它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形成的一种颜S较红的土壤, 呈酸x, 缺乏肥力,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耕作时, 要适当增施有机肥。

  [提问]

  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相对于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气候有什么优越x?

  [学生回答]

  气候一月0℃以上, 降水在800毫米之上, 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学生活动]

  结合书本P.8图, 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4)影响: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例图, 并提问这图反映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 经济活跃、发达。

  [学生活动] 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国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的省份, 并总结它们的分布特点, 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之处?(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 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促进南方地区的发展。)

  (2)水陆交通便利, 对外联系最广泛 。

  [教师] 为了促进南方地区更进一步地发展, 带动内陆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南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 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

  [学生活动]

  阅读“知识之窗”, 了解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 了解不同省区各自的优势, 并且完成书本P.10活动3。

  [总结]

  略

  板书设计

  一、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

  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4.影响: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二、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 经济活跃、发达

  2.水陆交通便利, 对外联系最广泛

  第五章 各具特S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教学目标

  1.知道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法、讨论法, 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为、难点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同学们, 听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吗?故事讲到晏子出使楚国时, 讲过这么一句话“橘生淮南为橘, 橘生淮北为枳”, 就是说橘子生长在淮南是橘树, 生长在淮北则是枳树, 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 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通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 并用其中“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一句话设问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

  1.秦岭与淮河的位置

  [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读图, 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说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一线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①湖北 ②河北 ③江西 ④山东 ⑤浙江 ⑥山西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活动] 1.在地图中找出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 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气温差异;2.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 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3.通过这两气候要素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 同

  时利用景观图辅助学生理解。)

  [学生活动3]

  以“到底北方好还是南方好”作为辩题, 进行辩论。在教室两边分别挂上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风情的图片(各3~5张), 请代表北方、南方的学生分坐两边, 同组学生(每组里均有辩手、策划者和南、北方人)的座位相邻。辩论前几分钟由南、北方各出一名学生播放代表当地风情或歌曲录音, 以营造一个虚拟的良好情境, 然后让学生自由辩论, 不受约束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板书设计

  一、秦岭与淮河的位置

  1.走向

  2.经过的省区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第五章 各具特S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四节 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 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 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 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 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 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提问]

  在中国分区地理的学习中, 我们已学过了哪几个分区?谁能概括各分区的区域特征?(从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特点等角度引导。)

  [展示图片]

  西北地区景观图。

地理教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x和差异x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 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3、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

  作图----小组合作----导学-----练习深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合作中的重大工程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关于国家的一些国情知之甚少, 对南水北调等工程难以理解。

  教学资源与策略

  课件、素描纸、铅笔、红笔、黑笔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两年来, 我们学习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今天我们一起和中国走向世界。

  【板书】走进世界的中国

  讲授新课 教师引入:在两年的地理学习中, 同学们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学习方法之一是:读图。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手中的笔自己来描绘祖国的蓝图。将同学们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共同完成“中国轮廓图”, 并画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 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描述每一个区域的特征。(时间5分钟) 学生作画, 老师巡视。 教师承转: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点, 面临不同的发展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世界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是今天这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

  教师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板书:1.区域差异

  学生展示作品: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 老师提问:

  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特点, 想一想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学生发言: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千差万别, 这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国土辽阔, 区域差异大。

  教师承转:不同的区域地理条件不同, 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教师板书:2.区域发展

  教师提问:

  1. 以东北平原为例, 想一想为什么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联系气候、地形、人口、工业等方面进行分析)

  2.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 分组讨论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 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的经济?

  学生讨论发言。(略)

  师生共同总结:

  1.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辽阔, 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 夏季高温多雨;人口密度较低, 适宜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这些都是东北平原的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 发展商品粮生产, 是东北平原区域发展的方向。因而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家乡发展经济的地理条件既有优势也存在着问题。就人口这一条件而言, 从不利的方面看是人口多, 人均资源少;而从有利的方面看是人口多, 劳动力资源丰富, 这就需要我们扬长避短, 发展农业要走多种经营之路, 发展工业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并积极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临近港澳、东南亚, 引进外资方面更有利。可以利用优势发展加工制造业。看来,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 最大限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看漫画, 谈感受。“丰收的苦恼”。教师承转:有了优势, 是否就能够发展得好呢?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 我们家乡加工的产品没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任何优势也就无法实现, 也就不能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的发展需要其他地区的合作。

地理教学教案13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课题】义务教育教科书广东人民出版社地理八上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所需课时】3-4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 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课标分析:

  1、本条标准是在运用《中国水系图》, 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最终归宿, 能根据我国主要河流的最终归宿判断河流所属的水系, 并将其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类。结合《中国内、外流区分布图》, 归纳其分布特点。

  2、本条标准是分别运用长江和黄河的水系图, 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基本概况。其次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 理解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开发利用,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利、弊影响,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下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的内容, 在本册书中上承地形、气候, 启下水资源。

  本节教材从我国的'河湖概况、母亲河——黄河、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等三大方面介绍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对人类的影响, 体现了河流在中国自然环境的特殊x, 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x。展现了地形、气候及人类活动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教材在介绍长江、黄河时, 采用了例举现实材料的方式, 能从实际生活出发, 清楚的表现长江、黄河的问题所在。对于课文中所给材料虽然典型, 但不够新颖, 可适当补充一些近年的相关资料, 来让学生意识到河流流域环境岌岌可危。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 思想开放活跃, 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已掌握一定量的世界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基本概况, 能从网络、电视、科普书籍等信息渠道, 对中国的河流有一定的了解。在中国自然地理的学习中, 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了学习自然地理的方法, 具有一定归纳总结自然地理知识的能力, 并能初步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然而, 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认识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有一定困难, 需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入手进行推理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 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 比较我国南、北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 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以及各河段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

  利用;感悟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 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的对策, 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x。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和利用。难点:长江、黄河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式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在结构安排上, 主要分为我国的河湖状况、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三大部分。在学习新课中首先是通过直观材料来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围绕内、外流河分布、长江黄河特征及开发利用等核心内容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 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 源于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 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和合作探究中认识我国的河流的分布特点, 及河流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x。每节的课后拓展借助热点问题, 引发学生对我国环境的关注, 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和关注现实的精神。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浅到深, 由基础到提高, 循序渐进, 逐步突破的。

  【教学资源】课本、图册、多媒体课件、空白水系图。【教学过程设计】

地理教学教案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特征。

  2.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分层设S地形图及分析、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1.中国地形图(分层设S挂图)

  2, 绘有“四大高原”边界的空白轮廓图(板图或投影)

  3.新疆“三山夹两盆”地形示意图(板图或投影)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安排1.5课时(四年制2课时)。第一课时讲完“四大高原”, 后面半个(或1个)课时讲完“四大盆地”。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讲述和讨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挂图]挂好“中国地形”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请注意观察地形图, 说出我国西部和东部各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回答, 教师重复强调西部以高山、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丘陵平原为主。)

  (讲授新课)

  [查阅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册中的中国地形图上找出四大高原的位置。

  [板书]第三节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一、四大高原

  [指图讲述]让我们在分层设S的中国地形图上一一找到四大高原。(以下讲述教师应注意放慢节奏, 指图要准确, 以便学生边听讲边在地图册上查找有关地名。下面划横线的高原名称由学生齐声答出。)

  位于我国西南部, 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位于我国北部, 东起大兴安岭, 西至祁连山麓, 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

  西起祁连山脉东端, 东到太行山麓, 北面大约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为邻, 南到秦岭的高原是黄土高原。

  主要位于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分, 地势明显表现为西高东低, 海拔从20xx米下降到1000米的高原是云贵高原。

  [展示图片]出示绘有四大高原边界的空白轮廓中国地图。分别请四位同学上讲台指图说出四大高原的位置, 教师纠正。

  [讨论]请同学们阅读“四大高原”一段课文及有关插图, 分别介绍四大高原的特征。(在读书读图之后, 组织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应加强引导, 提醒学生读有关插图及彩图, 并可简要解释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来历、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后果、喀斯特地形的成因和得名等)

  [板书]

  l、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世界屋脊”

  2.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 地势平坦

  3.黄土高原—一黄土覆盖 千沟万壑

  4.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喀斯特地形典型

  [练习]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把四大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用直线连结起来。

  [板书]二、四大盆地

  [讲述]请同学们在分层设S中国地形图上找到天山山脉, 看天山南北分别是什么地形。(学生回答)

  [[提问]人们谈到新疆地形时, 常有“三山夹两盆”的说法。请同学们阅读图3·13, 说出“三山”和“两盆”的名称。(学生回答, 教师纠正或肯定)

  [展示图片]“三山夹两盆”示意图

  [讲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都位于西北内陆, 周围高山环抱, 内部比较平坦, 有成片的沙漠和戈壁。

  [提问]说出塔里木盆地中我国最大的沙漠名称和它的形成原因。(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教师强调“地处内陆”和“地形封闭”两点)

  [讲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周围高山上有很厚的冰川、积雪。当天暖的时候, 冰雪消融, 山麓地带有了水就可以长草、植树、种庄稼。在黄S的沙漠区, 这种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叫做“绿洲”。历史上, 天山和昆仑山的山麓地带就是“丝绸之路”上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S通道”。

  [提问]1.为什么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会有绿洲分布?水源是从哪里来的?

  2.新疆修筑的公路线大多绕经盆地的边缘, 这是什么原因?(教师提示学生也从水源、绿洲分布等方面考虑)

  [讲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的柴达木盆地, 与前面两个盆地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差别。

  [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 参考P33图3·15说说这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点出以上三个盆地均处内陆, 内部都较平坦, 有沙漠、戈壁;不同的是它们的海拔, 柴达木盆地海拔3000米左右, 位于地势第一阶梯, 而前两个盆地位于地势第二阶梯。)

  [板书]3.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 多沙漠戈壁。

  [讲述]位于四川省东部, 被山岭、高原环绕的四川盆地内部, 与前三个盆地有明显的不同。

  [提问]请说出四川盆地内部地形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指出以上三个盆地内部较平坦而四川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仅成都平原较平坦)。

  [板书]4.四川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成都平原较为平坦

  [讲述]四大盆地各有特S, 请同学们用比较法学习、记忆。

  [练习]1.四大盆地名称, 在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 说出它们分别在地势的哪级阶梯上。

  2.哪个盆地海拔最高?哪个盆地面积最大?哪些盆地位于内陆?

  3.成都平原在哪个盆地中?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哪个盆地中?

  4.哪个盆地中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哪个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

  (布置作业)选做复习题2。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一、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世界屋脊”

  2.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 地势平坦

  3.黄土高原——黄土覆盖 千沟万壑

  4.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喀斯特地形典型

  二、四大盆地

地理教学教案15

  第4讲世界的气候(二)

  (编写:曹纲跃)20xx.01

  班级学号姓名

  ㈡亚热带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⑴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夏季受控制, 冬季受控制。气候特征:夏季, 冬季,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⑵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x湿润气候

  形成原因:受到因而形成的冬夏季风的控制。气候特征:,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㈢温带气候

  ⑴温带海洋x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

  形成原因:常年受控制。

  气候特征:,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⑵温带大陆x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

  形成原因:。气候特征:,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温带大陆x气候又可分为:①, ②。

  ⑶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

  形成原因:受到因而形成的冬夏季风的控制。气候特征:夏季, 冬季。年降水量。

  第1页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㈣亚寒带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大陆x气候)

  气候特征:,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㈤极地气候⑴苔原气候

  气候特征:全年严寒, 皆为冬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降水量少, 多云雾, 蒸发弱。

  主要分布地区:亚欧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上等地。

  ⑵冰原气候

  气候特征:全年酷寒, 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 雪量少, 但长期积累, 形成厚冰原。主要分布地区: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 北冰洋若干岛屿上也有分布。5、理想大陆的气候成因与分布示意图

  第2页

  ☆做一做☆

  8.填写下表, 分析这些气候的形成原因。

  9.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形成原因

  ①, ②。

  10.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在气温上的差异是, 形成原因是。

  11.海洋x特征最强的.气候类型是、。1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特征影响最大。1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1.1.13), 完成:①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名称。

  第3页

  A:气候带

  B:气候带

  C:气候带

  D:气候带

  E:气候;带F:气候;带

  图1.1.13

  G:气候;带H:气候;带I:气候;带

  A:气候;带②在图幅旁边的方框中填写出该处的纬度数。

  14.在图1.1.14(甲)中画出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x气候和温带大陆x气候分布区。(自己设计图例)

  15.在图1.1.14(乙)图中画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地区。(自己设计图例)

  1.1.14甲

  第4页

  1.1.14乙

  第4

  讲世界的气候(三)

  (编写:曹纲跃)20xx.01

  班级学号姓名

  五、气候类型的判断(1)根据气候特点判断①判断步骤:

  先判断南北半球——根据判断;

  再判断所在温度(热量)带——根据判断;最后判断所属类型——根据判断。第5页

  以上就是关于“地理教学教案”的知识科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 申请书

    关于申请书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申请书范本(通用11篇)我们眼下的社会,很多事项都…

  • 老乡会宣传语

    关于老乡会宣传语这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老乡会宣传语”的详细内容:老乡会宣传语(4篇)…

  • 征文启事

    关于征文启事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有关征文启事的范文(通用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

  • 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硕士毕业论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硕士毕业论文(15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

  • 自我介绍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详细内容:自我介绍范文(精选15篇)当碰到陌生人时候,…

  • 短篇散文

    关于短篇散文这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短篇散文”的详细内容:短篇散文500字(精选6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关于医学心理学论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医学心理学论文13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

  • 奖学金申请书

    关于奖学金申请书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奖学金申请书范文(精选11篇)在人们越来越重…

  •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的详细内容:赵淑君杨斯婷摘要:计…

  • 滑铁卢的一分钟

    滑铁卢的一分钟?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滑铁卢的一分钟”的详细内容:1815年6月17日,滑铁卢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