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西宁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024-01-28| 编辑: 佚名| 查看: 65 |原作者: 杨四明|来自: 衙媒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印发西宁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印发西宁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的详细内容: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西宁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印发西宁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印发西宁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的详细内容:

各区、县人民政府, 市政府各局、委、办:
  《西宁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宁市教育局)
  “十一五”时期, 是我市构建和谐西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时期, 也是全市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西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各类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科学统筹规划西宁教育, 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特制定西宁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不断加强, 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落实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健全了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调整了政府教育投入的结构, 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3.01%, 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22%。实施了一大批重点教育项目, 薄弱学校改造进程加快, 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进一步强化了“普九”执法检查、教育督导和贫困救助各项措施, “控辍保学”工作取得实效。制定了《西宁市关于农民工子女及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管理暂行办法》, 解决了2.1万省内外流动人口子女及农民工子女在宁入学问题。“扫盲”与农民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机制进一步健全, 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了95%。全市“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核查和复查, 西宁市连续3年在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考核中被评为第一名。
  学前教育有了较大发展, 全市学前教育机构达到156所, 班数1496个, 在园幼儿数达4.88万人, 学前教育入园(班)率达到80%, 城镇学前三年教育率达到了85%, 比“九五”末分别提高了4%和10%。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稳定在99%以上, 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小学、初中在校生数分别达到16.46万名和8.99万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取得进展, 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达到4.81万名, 比“九五”末增长了79.36%, 城市、三县高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了85%和52%。民族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数占全市中小学学生总数的29.1%, 九年义务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保持在98%和96%左右。
  (二)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进展
  素质教育不断推进,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转变, 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不断更新, 创新教育和发展性教育评价观的探究与实践取得初步成效。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形成了课程改革“培训、实验、管理、研究‘’为一体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 开发了校本课程, 开设综合实践课程, 音体美课程和健康教育得到足够重视。”减负提质“取得实效, 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逐步形成。
  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五爱”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三观‘’教育、法纪教育和理想教育规范了学校德育的主体内容, 学校德育的各项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进一步健全了学校德育工作机构, 建立健全了社会、学校、家庭德育联系制度, 协调、顺畅了社会教育网络, 重新修订了《西宁市中小学德育规程》、《西宁市中小学德育指导评价手册》,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性工作机制 初步得到建立和健全。
  (三)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逐步建立健全现代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基本打破了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 初步建立起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全市社会力量办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它校外培训教育机构达180余家, 中小学及幼儿在校(园)学生达到2.35万名, 教学及辅助用房12.77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1.53亿元, 民办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 “校长负责制、教师聘用制、结构工资制”不断深化。定岗、定责、定薪的岗位管理工作全面推进。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考核评价办法和工资分配办法, “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基本形成。
  加快了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改革的步伐, 教育评估机制不断健全, 学校经费总额包干制度在探索中迈进, 校长年薪制改革调动了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中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实行了计划分配招生、推优招生、特长生招生相结合的多元化招生制度。以名校为依托的集团办学、联合办学开始显现效益, 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升。继续加快了标准化学校评估与建设步伐, 有88所中小学校被评定为省、市标准化学校, 有力带动了教育均衡化发展。
  (四)教育项目工程进展顺利, 教育资源得到优 化配置
  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5.4亿元, 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358个, 改造和新增校舍面积达58.29万平方米。实施了总投资达1.56亿元的湟川中学二分校、新世纪中等职业学校等6所学校新建工程;实施了总投资1.24亿元的168个中小学危房改造国债工程;完成了投资达0.63亿元的16个高中扩招项目工程;建成了投资达0.27亿元的47所希望小学援建工程;实施了总投资为1.6亿元31所学校改扩建工程、45所学校采暖工程和40个政府贴息贷款项目工程;投入0.13亿元建成了市少年宫等5个校外活动场所。
  中小学布局调整进展顺利, 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主线, 结合城乡建设、人口变化趋势及学生入学需要, 以新建、扩建、改造、接收、撤并、预留教育用地为手段, 对全市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新建、扩建和改造中小学校296所, 接收企办学校43所, 撤并中小学校及教学点173所, 以人大法规形式预留了13处教育用地。
  (五)教育信息化工程取得了实效, 信息技术应用取得突破
  教育城域网建设积极启动, 100所中小学校园网基本建成, 城域骨干网与校园网的联通已初步实现, 采集、处理、传输信息工作已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已有645所(三种模式、占农村学校98%)的中小学安装了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教室, 为农村中小学师生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供了可能。全市城镇中小学及乡中心学校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中、小学人机比例分别达到15:1和23:1.
  信息技术应用迈出坚实的步伐, 投入120万元购置了32所学校校园网平台应用软件。大力开展网络应用培训, 受训专业骨干教师达600人, 形成了全市信息技术应用的师资骨干队伍, 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有力促进了中小学教学观念、方式的根本改变。
  (六)教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强化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 广大教师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意识明显增强, 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群体不断涌现。跨世纪园丁培养工程取得成效, 培养选树了一批名教师、名校长, 全市已认定评选出89名学科带头人、386名骨干教师, 有232名教师在国家和省举办的教学比赛活动中获奖或获省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培养、培训、激励机制, 有1.5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岗位职务培训, 有近2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学能手分别被选送高等师范院校及教育发达地区研修挂职, 有1500余名教师通过各种成人教育形式参加学历补偿教育, 获取了高层次学历或双学历。
  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 全市已面向社会和教育系统认定教师资格2.2万人次。积极推行“凡进必考”的用人制度, 通过竞争择优方式, 已有近千名中青年教师补充到我市教师队伍中。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 校长聘任制, 实行竞争上岗, 教育活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矛盾
  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以科学的发展观规划具有时代特征和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特点的西宁教育发展未来, 关系到全市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西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当前, 西宁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因素。
  1.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 将加大对西部及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S产业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扶持, 为西宁教育进一步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创造了条件。
  2;国家将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 为全市农村教育的振兴和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十一五”时期, 是西宁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 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关键时期, 全市面临人力资源开发、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性任务, 面临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繁重任务, 全市将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和特S经济, 积极围绕青藏铁路的开通和运营扩大和提升三产的规模和层次。尤其是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战略重点来对待, 这将有力促进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4.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工作关心、支持, 西宁作为省会城市在集聚资源、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 各族人民希望子女接受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愿望强烈, 为加快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 西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gdp年均增长达到13.5%, 人均国民总产值突破1000美元, 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现阶段, 西宁教育与建设“和谐西宁”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教育的整体水平仍然偏低, 教育改革与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依然是制约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主要问题
  西宁市经济总量较小, 生均教育经费, 尤其是生均公用教育经费需求与实际保障能力差距较大, 列西部12省会城市的第10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的扩展、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校舍改扩建、中小学危房改造以及教育信息化存在资金投入的困扰。学校布局不合理,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大班”与“择校”问题严重。
  (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全市“两基”基础十分薄弱, 农村存在一大批薄弱学校, 校舍危房亟待改造, 实验仪器装备达标比重低, 农村教师素质亟待优化和提高, 贫困助学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农村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不适应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城乡教育尤其是城乡高中教育发展不和谐问题表现突出,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很不适应。
  (三)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人才培养 模式和方法依然陈旧, 教育教学水平较低
  教育长期受“升学”思想的束缚和师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的影响, 学校教育长期习惯于固守书本知识继承和传授, 致力于智力因素培养, 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 投入严重不足,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较弱, 办学条件和质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未能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比重仅为22%, 与国家提出的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例要达到大体相当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 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改革与发展工作滞后, 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经费投入、办学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五)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体系尚未形成
  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管理的措施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统得过多, 管得过细的状况依然存在, 影响了各种新机制、新体系的形成与健全, 阻碍了学校自主发展和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制约了办学效率水平的提高。
  三、“十一五”期间西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为指导,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 大力实施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提升工程, 统筹实施职业教育促进战略, 着力扩充高中优质资源, 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和示范性学校建设步伐, 努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 促进城乡、区域、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初步形成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改革充满活力、育人质量稳健提升、教育管理法制民主、教育权益公平公正的发展局面, 使西宁成为全省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引领的中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 科学规划, 以“两基”巩固提高为切人口, 大力实施农村教育提升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加快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 促进城乡、区域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努力推动全市教育均衡化进程。
  ——坚持教育发展的“优化、和谐、普及、提升”的原则。突出重点, 分层推进, 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 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着重发展职业教育, 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
  ——坚持教育改革创新推进的原则。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健全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 形成充满活力、和谐并进的教育发展格局。
  ——坚持教育权益的公平公正原则。积极推进依法治教进程,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益, 进一步加强教育就学贫困救助制度, 大力推进阳光招生, 严肃教育收费政策, 努力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公正,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 全市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初步实现中小学标准化办学, 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
  ——幼儿教育人园(班)率有较大提高。学前教育体系较为完善, 全市幼儿人园(班)率达到90%以上, 城镇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双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 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流动人口及农民工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逐步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7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 湟中、湟源、大通三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平均每年增长27%, 到2010年, 全市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达到3万人, 市、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规模达到0.6万人, 实现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初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完善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在职人员岗位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弱势人群的技能培训。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的“三教”统筹, 完善县、镇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基本满足社会需要。
  (四)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 主要围绕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六项战略和确定的目标, 着力抓好八项工程的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创新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推进校本研究、校本培训制度建设, 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教育公平的学校考试评价、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重视中小学音、体、美综合实践和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实施农村教育提升工程。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和谐发展, 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围绕全市高质量、高水平实现“两基”目标, 大力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投资1.5亿元, 对城乡174所学校的12.35万平方米的校舍危房进行改造;投资1.1亿元, 实施157个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投资1亿元, 实施6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通过危房改造、薄弱学校建设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 扩展和优化农村教育资源, 提升农村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 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县(区)级以上标准化办学, 力争有100所学校创建成为市标准化学校, 有45所学校创建成为省标准化学校或西宁市示范性学校。
  ——实施职业教育促进工程。积极实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实施“四大工程”、深化“四项改革”、推进“四项计划”的重大措施, 大力推行职业教育贫困学生救助、就业资格准人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政策。对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重组, 建立健全“52学结合”、“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 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十一五”期间, 力争创建4所国家级、省级重点职校, 建设20—30个重点骨干中职专业, 建立3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8个特S产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技能实训基地。力争以发放职业教育券形式, 资助5000名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城镇贫困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 为服务“三农”, 推进我市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积极争取, 不断完善硬件设施, 吸引国内知名大学在西宁设立分校, 针对地方特S经济, 开设急需专业, 为创办西宁职业大学奠定基础。
  ——实施优质高中扩充提质工程。立足于普及高中教育, 满足群众高质量、高层次教育需要, 积极培育和扩充优质高中资源。通过土地置换、政府贴息贷款、社会融资、市场运作等方式融资3.6亿元, 将市内规模小、难扩充的优质高中, 迁移到新兴城区和城郊, 扩大办学规模, 形成全市的窗口、示范、品牌学校;投资1亿元, 采取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办法, 强化10所示范性高中建设, 加强与省内外高院的合作办学, 做强做大示范性高中, 建设一批规模较大、设施完善、师资强、管理和教学质量好的示范性高中。
  ——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新建工程。主动围绕西宁“扩市提位”战略的实施, 结合城市拓展和人口分布变化, 强化与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的衔接, 加大在新兴城区和市区学校布点与调整力度, 整合教育资源, 扩大办学规模。计划投资4.1亿元, 在经济开发区、生物园区及市区内的树林巷、西山四巷、大寺沟规划新建7所中小学校;计划投资0.3亿元, 在大通、湟中、湟源各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全市基本消除学校布局盲点, 满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
  ——实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全面实现农村中小学“校校通”, 力争投资0.4亿元, 新建80所学校校园网, 在农村完小和乡中心小学建成309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和电子阅览室, 全市教育信息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加快教育城域网建设步伐, 建立市、县(区)教育信息资源中心, 重视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 加快网络环境下学习推进步伐, 积极发展网络教育产业, 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大力培养和选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培养和评选300名学科带头人、2000名教学骨干, 选送500名校长、骨干教师到高等院校和沿海发达地区研修或挂职。实施全市第二轮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教科研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全面落实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补偿提高教育, 力争使小学教师专科化比例达到60%, 中学教师本科化比例达到75%, 研究生学历教师达到6‰。大力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中青年优秀教师, 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实施教育阳光工程。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 继续执行贫困生“减、免、缓”和资助政策, 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积极维护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逐步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五)2020年战略目标任务
  学前教育较好满足社会需要, 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水平显著提高, 民族教育有较大发展, 校外教育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普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民办教育显现良好发展态势, 教育资源配置合理优化, 规模、效益满足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 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现代教育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布局结构更加合理, 社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四、“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推进农村教育振兴战略, 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高质量、高水平实现“两基”
  加强领导,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 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教育制度, 强化政府行为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意识, 依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保证教育优先并适度发展, 切实落实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运用立法、规划、拨款、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舆论导向和执法监督等手段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管理, 顺畅基础教育管理中的人权、事权、财权, 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坚持“普九”与“扫盲”并重, 实施农村“扫盲”攻坚计划,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做好“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积极实施农村学校提升工程、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强化农村中心校建设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 不断完善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 结合新兴城区拓展和城乡人口变化, 合理布点建校。建立和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师资优化机制, 强化对农村教育的教育科研指导力度, 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
  依法保障青少年受教育的权益。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继续实行贫困学生“减、免、缓”政策和中央“两免一补”政策, 切实资助贫困学生。认真贯彻中央“三农”政策, 建立由教育、公安、劳动、工商等部门间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联系协作制度, 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及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 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两基”工作的核查、复查制度, 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施, 完善“两基”常规督导和地方教育事业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对县(区)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 逐步健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形成鼓励各地发展教育的激励机制。
  (二)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战略, 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力普及高中教育。结合地区教育结构调整, 依靠政府增加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省实施的教育项目, 强化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 实施优质高中扩充工程, 组建以示范性高中为核心的高中学校集团, 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教育面。加快农村高中扩能步伐, 努力扩大农村高中资源, 切实缓解农村高中校舍资源短缺矛盾。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中, 对一些条件较差、生源不足的薄弱高中, 允许按民办机制进行改革试验, 培育高中教育新的增长点。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主动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配套建设计划, 重点扶持建设3个县级职教中心。实施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推进计划, 重点建设5所省级以上重点职校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强化模拟企业实际的实训基地建设, 抓住国家采取奖励政策支持重点建设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计划的历史性机遇, 力争建立8个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立职业教育的办学新体制,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异地合作, 加快公办职业学校资源的优化重组。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实习制度, 突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大力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拓宽职校人才引进渠道, 注重“双师型”及特殊技能型人才的引进。争取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人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建立就业准人制度推行的动力机制和劳动监察机制, 进一步完善职业准入办法。
  加强幼儿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鼓励社会分层次、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 努力提高学前教育的受教育率。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 不断强化等级评价机制, 大力推动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标准化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幼儿教育, 加强乡村幼儿园建设, 普及农村学前一年教育, 努力提高农村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保障民族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特殊教育, 努力扩充特教资源, 优化特教办学条件, 依法保障残疾学龄人口的受教育权利。
  (三)实施改革创新推进战略,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和谐并进的教育发展格局
  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 坚持鼓励、支持、规范、引导的指导思想, 通过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 重点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举办教育, 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切实把好办学资格和条件的审查关, 规范审批程序, 建立有效的民办教育管理机制。
  加快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推行中小学经费总额包干管理, 落实学校经费使用权, 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切实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中考及招生制度改革, 完善多元化中考招生模式。进一步转变教育宏观管理职能, 建立高效、激励、具有时代特点的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的教育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估、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强化新课程培训力度, 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着力开展课改实践基础上的课题研究工作, 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建立和完善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带动战略, 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不断提升西宁教育现代化水平
  加快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进一步贯彻落实《西宁市中小学教育城域网建设实施意见》, 大力实施城镇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工程和农村“校校通”工程, 着力开发和建设教育资源库, 建立省、市、区(县)联通共享的教育信息中心。
  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普及推进计划。引导和鼓励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加快资源开发进程, 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加快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推进步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施在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和学校管理方面的作用, 为全面提高教学和教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启动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 提高教育行政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降低管理成本, 不断提高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
  (五)推进师资优化提高战略, 健全和完善人才成长的培养、引进激励机制, 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坚持“凡进必考”的用人原则。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人制度, 积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严把教师队伍人口关, 健全师资人才的引进和储备机制, 拓宽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途径, 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建立教师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机制。
  不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结构工资制”为核心的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和发展观, 创设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 进一步完善“资格准人、竞争上岗、全员聘任”教师岗位管理办法。不断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 切实落实“按劳分配、按岗取酬、效率优先、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
  着力实施校长、教师培养计划。继续实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 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评机制,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健全师资培训的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大力开展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第二轮全员岗位技能培训, 选拔校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研修培训, 强化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 不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薄弱边远学校师资优化机制, 强化农村薄弱学校师资的稳定管理机制和优化导向机制, 加大城乡教师轮校代教、交流任教的力度, 促使薄弱学校师资不断优化。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力度, 不断创新师德建设的载体和形式, 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社会监督、考核评价、工作激励和研究交流机制。推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备案告诫”制度, 大力实施“师表工程”, 努力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六)推动依法治教促进战略, 大力实施“阳光教育工程”, 努力提高全市依法治教水平
  依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投入体制, 保障教育财政拨款的“三个增长”。切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加强教育经费的审计和监督, 切实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规范学校收费政策, 完善贫困学生救助制度, 严格教育收费行为, 坚决制止乱收费现象。
  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大力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 实行决策听证制度, 增强教育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强化“科研兴教”意识,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管理、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加强教育行政法制建设, 逐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探索教育执法机制和监督机制, 维护教育活动正常秩序。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完善学校领导、管理、治学体制, 建立学校依法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 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收费、招生、考试和师德行风热点问题,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以上就是“印发西宁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的论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