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管理工作精选(九篇)

2024-01-15| 编辑: 佚名| 查看: 52 |原作者: 杨四明|来自: 衙媒网

近日,关于科研课题管理工作精选(九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第1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一、认真组织课题评审立项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方向在学校总课题的设计中,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质量,我们提 ...

  近日,关于科研课题管理工作精选(九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

第1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

一、认真组织课题评审立项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方向

在学校总课题的设计中,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质量,我们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课题必须具备学校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支柱条件,确实有助于学校改革与发展,成为动力;二是课题必须科学地体现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贯穿校长的办学思路与理念。成为决策;三是课题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能够使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成为特S。

课题开题论证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好坏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课题研究的质量,关系到整个课题研究的成败。全市基层学校总课题在正式开展研究前,我们都要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开题论证会,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答辩指导,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增强学校领导与教师的“科研兴校”意识。开题论证主要搞好“三个论证”与“三个设计”,即研究目的论证、研究背景论证、研究基础论证;研究目标设计、研究内容设计、研究过程设计。确保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计划的切实可行。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们对所有立项课题的开题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督促和检查,促使每个课题都按期开题。

二、完善课题管理办法,规范课题管理过程

为加强和完善课题管理,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方针和基本任务,明确了全市以及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责、科研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工作重点等基本问题。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办法、制度和方案,对全市教育科研课题从选题、申报、评审、立项、阶段检查到鉴定验收等整个工作环节进行了规范。由此,更好地发挥了教育科学研究对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大大提高了课题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

三、加强课题主持人培训,提升课题研究水平

课题主持人的研究素质高低,决定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因此,必须把提高课题主持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作为课题研究的根本性工作来落实。几年来,我们把课题主持人能力建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建立课题负责人工作会议制度。每年的3月和9月召开培训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总结交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布置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与任务;做好课题负责人培训。培训充分考虑课题研究阶段性特点,坚持课题评审立项前对拟申报“十一五”课题的科研主任进行培训,使其明确图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重点研究范围、课题申报程序以及如何编制课题研究方案等。课题方案实施过程中,对课题研究方法、课题管理方法、课题研究资料建设、课题研究步骤、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内容进行培训。课题结题与鉴定前,对结题相关材料的准备以及结题鉴定程序等内容进行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注意不断总结经验,采用理论学习与参观交流结合的培训方式,增强了每个阶段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了课题主持人的课题研究意识与研究水平。

四、加大指导检查力度,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对课题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是课题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我们每年组织力量对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全面掌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进一步提高各基层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各课题单位认真执行研究计划,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为建设精品课题奠定基础,使课题研究在教育决策、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档案建设、课题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主要经验和问题等。检查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是审查学校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二是检查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性等五大块研究资料:三是听取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汇报;四是座谈与反馈。在检查中,坚持自评与督评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以过程管理提高研究成果质量。检查结束后,我们“图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阶段性检查通报”,对检查中发现的课题研究及课题管理的好经验、好典型及时进行表扬,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

五、规范课题结题工作,保障课题研究实效性

规范课题结题工作是保障课题研究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在抓好科研规划与立项,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落实的同时,也必须组织好课题的结题与鉴定工作。每个课题研究工作结束以后,我们按照省、州科研部门有关科研课题结题鉴定办法,做到“三注重”,规范结题工作,即注重规范的课题结题资料;注重有效的结题方式;注重严格的结题程序。我们聘请相关专家按照省、州、市级课题分层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信与现场、会议相结合、鉴定与推广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结题质量和实效,为以后继续深入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六、注重优秀研究成果推广,充分发挥课题研究效益

科研成果推广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所在,是实现“科研兴教(校)”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把尽早发现、培植和推广优秀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尽快发挥效益作为推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举措切实落实好。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开展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工作,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为鼓励教育科学研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以及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我们根据《图们市优秀科研课题评选奖励办法》,每3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一方面编印《图们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汇编》,发到全市教育系统;另一方面运用《图们教育信息网》,及时介绍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以便全市教育工作者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第2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要求。教育规划课题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课题研究方向的确定,到课题的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成果推广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课题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与课题相关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发展,课题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课题组成员去实施,都要课题所在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因此,课题研究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体系。

本课题试图以系统科学作理论支撑,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和IPMP项目管理系统理论)为具体指导,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

要研究对象,探索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管理的规律,建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并在其试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提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

探索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对我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最新的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结合教育科学规划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在引入、消化、应用这一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牵头,研究内容与承担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宝成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纪云、王健、张作功副厅长、张学军院长是本课题组顾问。主持课题的是教科院分管科研课题工作的副院长,能有效地保证课题研究的协调、实施;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的教师、校长,有省、市、县教研管理机构的研究人员、领导,有网络计算机专家,研究力量雄厚,大家都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部级、省级多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有的已有不少科研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课题主持人*。

三、课题概念界定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成果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研究工作质量及其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质量管理;(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员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组组长、开题论证者、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省级评奖和信息公布者等人员的管理。使以上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观念。(4)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控因素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管理工作的可控因素(如课题质量标准、课题经费、研究进程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目标管理。(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数量化。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及特点。

(2)国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

(3)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

2、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研制(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

依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标准)构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4、省级规划课题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包括*教育科学规划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课题申报系统、课题信息储存、管理、系统以及课题库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5、试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

(1)制订文件。

(2)组织培训。

(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

2、邀请有关专家作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3、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教育科研传统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建构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打好基础。

4、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研究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意见。

5、将研究成果及时在*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活动中进行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六、课题组织机构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设立顾问小组。

1、顾问小组

聘请下列领导、专家为课题组顾问:

*

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

*

2、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实施并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

*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1、理论研究组

主要任务:分析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状,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探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由全面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和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组成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主要成员:*

2、标准体系制定组

主要任务:研制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

主要成员:*

3、试行实施组

主要任务:通过试行省级规划课题的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全因素质量管理模式,带动各市州、各学校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

主要成员:*

4、信息网络组

主要任务:开发、完善、试行质量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含开发课题申报系统,信息收集、储藏、系统)

主要成员:*

八、课题成果及完成人

(一)主要成果

1、《*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邵汉清负责,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组全体成员参与。

2、《*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研究与应用》研究报告。*、*负责,总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参与。

3、《*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手册》。*、*、薛剑刚、王建军负责,总课

题组全体研究人员参与。

(二)阶段性成果

1、论文

(1)省级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管理的思考。主要撰稿人:*、*、*。

(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基本规律及发展趋势。主要撰稿人:*、*。

(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构建。主要撰稿人:**、*。

(4)实施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考。主要撰稿人:、*、*。

(5)其他论文待定。

2、试行情况报告

(1)基础教育试行情况报告。各市州实施情况报告由各市教科所所长负责,全省的实施情况报告由*负责。

(2)职成教育试行情况报告。相关市州实施情况报告由市州职成教中心主任负责,全省的实施情况报告由*负责。

(3)高等教育试行情况报告。相关高校实施情况报告由相关高校参与成员或教务(科研)处长负责,全省的实施情况报告由赵雄辉、*负责。

3、网站、网络管理软件及相关文件

(1)《*教育科学规划网》系统软件(含课题信息储存、、申报系统)开发、完善。*、*、*负责。

(2)《*教育科学规划网络管理系统》开发,完善。*、*、*负责。

(3)国内外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文献和省级规划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发放、归档,由于康林、*负责。

九、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年5月----20*年10月)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制订*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管理政策性文件。

3、收集国内外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文献和课题管理研究文件。

4、策划、筹建《*教育科学规划网》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年11月----20*年6月)

1、分两批完成“十五”规划课题主持人业务培训。

2、收集整理国内外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规划课题研究文件资料,完成《*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年度资料汇编》。

3、调查了解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状(含赴外省考察学习),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及特点;探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发展趋势。

4、查询有关数据,研究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制定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和标准。

5、邀请全面质量管理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或座谈,提高课题组成员的全面质量管理专业理论知识。

6、采取座谈会、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研究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意见。

7通过“边研究、边试点、边推广”的办法,在各市州、相关单位试点,实施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全因素质量管理。

8、逐步完成相关论文并公开发表。

9、进一步完善《*教育科学规划网》、《*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网上课题申报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运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年7月----20*年12月)

1、完成《*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标准系统》

2、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3、完成总课题研究报告。

4、编著出版《*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和《*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手册》(业务性工具书)。

5、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十、经费管理

(1)资料费(购买与搜集相关的文件、资料)2.5万。(2)调研差旅费(赴上海、江苏等地考察)4万元。(3)小型会议费(进行方案论证、专家座谈等)2.5万元。(4)《*教育科学规划网络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开发费5万元。(5)域名申请、设备维护、网站内容更新费5万元。(6)印刷补助费(工具书印刷补助)4万元。(7)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2万元。

以上7个科目经费预算合计为25万元。由于该项目属国家非资助项目,故经费来源:(1)*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经费补助4万元。(2)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结合工作弥补11万元。(3)有关单位赞助10万元。

第3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科规办函[xx]16号文件)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课题主持人黄宜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要求。教育规划课题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课题研究方向的确定,到课题的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成果推广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课题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与课题相关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发展,课题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课题组成员去实施,都要课题所在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因此,课题研究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体系。

本课题试图以系统科学作理论支撑,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和ipmp项目管理系统理论)为具体指导,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

要研究对象,探索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管理的规律,建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并在其试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提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

探索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对我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最新的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结合教育科学规划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在引入、消化、应用这一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牵头,研究内容与承担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宝成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纪云、王健、张作功副厅长、张学军院长是本课题组顾问。主持课题的是教科院分管科研课题工作的副院长,能有效地保证课题研究的协调、实施;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的教师、校长,有省、市、县教研管理机构的研究人员、领导,有网络计算机专家,研究力量雄厚,大家都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部级、省级多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有的已有不少科研成果。

三、课题概念界定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成果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研究工作质量及其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质量管理;(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员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组组长、开题论证者、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省级评奖和信息公布者等人员的管理。使以上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观念。(4)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控因素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管理工作的可控因素(如课题质量标准、课题经费、研究进程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目标管理。(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数量化。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及特点。

(2)国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

(3)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

2、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研制(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

依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标准)构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4、省级规划课题质量信息管

理系统开发(包括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课题申报系统、课题信息储存、管理、系统以及课题库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5、试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

(1)制订文件。

(2)组织培训。

(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

2、邀请有关专家作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3、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教育科研传统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建构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打好基础。

第4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科规办函[xx]16号文件)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课题主持人黄宜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要求。教育规划课题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课题研究方向的确定,到课题的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成果推广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课题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与课题相关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发展,课题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课题组成员去实施,都要课题所在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因此,课题研究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体系。

本课题试图以系统科学作理论支撑,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和ipmp项目管理系统理论)为具体指导,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

要研究对象,探索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管理的规律,建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并在其试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提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

探索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对我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最新的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结合教育科学规划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在引入、消化、应用这一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牵头,研究内容与承担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宝成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纪云、王健、张作功副厅长、张学军院长是本课题组顾问。主持课题的是教科院分管科研课题工作的副院长,能有效地保证课题研究的协调、实施;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的教师、校长,有省、市、县教研管理机构的研究人员、领导,有网络计算机专家,研究力量雄厚,大家都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部级、省级多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有的已有不少科研成果。

三、课题概念界定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成果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研究工作质量及其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质量管理;(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员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组组长、开题论证者、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省级评奖和信息公布者等人员的管理。使以上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观念。(4)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控因素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管理工作的可控因素(如课题质量标准、课题经费、研究进程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目标管理。(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数量化。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及特点。

(2)国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

(3)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

2、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研制(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

依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标准)构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4、省级规划课题质量信息管

理系统开发(包括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课题申报系统、课题信息储存、管理、系统以及课题库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5、试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

(1)制订文件。

(2)组织培训。

(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

2、邀请有关专家作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3、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教育科研传统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建构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打好基础。

第5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是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管理内容,站在不同的位置,或考虑问题的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的内容。

1.广义狭义的理解。

广义理解。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内容应包含有8个方面:①组织;②课题类别和选题;③申报;④评审;⑤经费(管理);⑥课题管理;⑦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⑧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评奖。

狭义理解。仅指“⑥课题管理”这一部分。

2.工作性质的理解。从课题管理的分工工作性质看,既包含有行政性的管理,又包含业务性的管理。

3.课题级别的理解。从立项课题的级别来看,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以有5级。

部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审批的课题;

自治区级——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由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广西教育厅批准立项的课题;

地市级——由地市教科所教研室组织,地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或教育局批准的课题;

县(市区)级——县教研室组织,县(市区)教育局批准的课题;

校级——学校自己组织并批准立项的课题。

4.管理层次的理解。

宏观管理——课题的规划管理属于宏观层次的管理,意在引导科研方向,形成研究重点,调动、组织和协调研究力量,有助于教育科研工作整体目标的明确与教育研究资源的合理组织。如区教科规划办对全广西、各地市教科所教研室对本地市、各县教研室对本县区范围内课题的规划管理。

宏观管理较偏重于行政性的管理。

微观管理——以课题的研究进程为管理对象,以研究方法与技术为主要领域,以课题个体的成果效益最优化为管理目的,是落实课题规划,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关键。指课题自身独立的管理。

微观管理偏重于业务性管理。

中观管理——介于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之间。

5.工作过程的理解。从研究工作发展过程看,可分为规划管理、过程管理与成果推广应用管理三大板块管理。

总之,课题管理内容是相对而言的,站的位置(上、中、下)、角度的不同,所指的管理工作内容和要求也有所不同。有的时候是既有分别,又有互相包含,不是截然分开。

本讲座所讲的管理内容和要求,主要是确定在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自治区一级课题的管理问题来讲。

二是针对与大家关系比较密切,目前大家比较关注和急需了解的关于“课题的管理”、“课题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两大问题来讲。

第二部分关于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管理

一、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分级管理。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管理,主要遵循“上管下”、“自管自”和“委托管理”的办法进行。

1.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有管理职责,直接管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指导委托课题管理单位进行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

2.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含A类、B类的C类)的日常管理,委托地市和高校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具体为:

①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是地、市、柳铁管辖的,委托地、市教科所(教研室)、柳铁教委普教科进行管理。

②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是高等学校的,委托该校分管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部门(如:科研处、教务处、高教室、教科所等。)进行管理。

其余(指上述提到的“地市或高校所管辖”以外的其他单位,如区直单位、区直中专、区直幼儿园、教育学会),由区教科规划办直接管理。

我们把以上①②所提到的地市教科所、教研室和高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部门称为:委托课题管理单位。

3.各立项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负责课题的自我管理、具体管理。

二、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对委托课题管理单位进行日常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1.地市教科所教研室及高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部门,负责对课题的日常管理。协助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管理所属范围的重点(A类、B类)课题,代为管理所属范围的一般课题(C类),做好有关工作。

2.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了解、检查立项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督促课题组按计划开展研究;对研究工作尽可能

题申请,均由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批。

(二)组织鉴定单位。

1.通讯鉴定。所有课题(A类、B类、C类),由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

2.会议鉴定。将分不同情况安排:

(1)A类课题,由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

(2)B类课题,由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或者由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委托课题管理单位组织。

(3)C类课题,主要委托课题管理单位组织。具体为:

①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是地、市、柳铁管辖的,委托地、市教科所(教研室)组织。

②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是高等学校的,委托该校分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部门(科研处、教科所、高教室等)组织。

其余(如: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为区直中专、技校以及区直单位等等)仍然由区教科规划办组织。

凡委托地市教科所、教研室,或高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部门组织会议鉴定的,由区教科规划办发给委托书。鉴定结束后,受委托鉴定单位将会议鉴定结果报给区教科规划办。

第四部分课题经费的管理、筹措和使用

一、课题研究经费

1.A类课题由区教育科学规划办资助部分经费;B类、C类课题研究经费由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及自筹。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所在单位应对课题研究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

2.课题资助经费使用范围。限于:

第6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课题研究;管理策略;研究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0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3-0010-03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得教学管理的滞后与学校、教师个性化的迅猛发展成为了工作中一大焦点。那么,在变革的过程中,“课题研究”的优势不容置疑地凸显了出来,成为了教师强有力的抓手。

首先,课题研究中,教师要有前瞻的思考;有阶段的计划;有及时的反思、调整……使得学科教学改革有章可循。

其次,课题研究要有很强的延展性,有成果,而无尽头,可以引领教师不断朝前走。

再次,课题研究对于研究者而言,有很强的自律性,便于自我管理与提升;对于管理者而言,这种游离于学科之外、又通用于学科之间的新型管理模式――课题管理,大大降低了对学科教师的限制和干扰,更便于教师学科个性化发展。

可以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既可以促使教师个性潜质的张扬,又便于各个层面的管理与提升。是一个绝好的学科教学研究与管理的切入点。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从2000年6月首次启动课题研究管理工作。一路走来,尽管管理中存在诸多的不规范,但是,由于“起步”而带来的思考在2003年山海关区进入课改时已见成效。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与实践操作能力,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课题研究历程中的磨练。可见,教学离不开“教育科研”。

回顾教育科研工作,我清楚地知道:教师对课题“空”和“不空”的鉴别标准往往是“课题”离“教学”有多远?因此,在市教科室的大力倡导下,我们把“课题是教学的课题”,“教学是研究的教学”作为课题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在工作策略与方法上进行了多角度的调整。

一、横纵结合 多角度实施管理

(一)规定动作 稳妥扎实

我们对区域各种级别的课题进行严格监管,组织课题培训及开题、中期论证等等。出台相关的课题管理制度,实施区内、校内教师的再培训,以确保课题的正常开展,力争多出精品,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

同时,面对课题研究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我们在市课题培训的基础上,以“按需培训”的模式,开展了各种有针对性的本土化的培训。

1.培训方式的转变――菜单式培训。通过调查分析,结合教师需求和教学实际推出培训“菜单”。 如:幼小衔接培训――《上小学前的孩子习得了什么?》;课题推广培训――《走进“以点备课” 》……教师依需选择,不仅大大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还有力提升了培训实效性,深受全区一线教师的欢迎。

2.培训视角的转变――多层面的理论培训。为了落实区域教育科研工作“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果即发展”的新理念,我们以“科研理论培训”为重点,制定了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先后以全区部分中小学为基地,举办教科研提高班;基层学校教科研负责人教科研研修班;区级以上课题主持人培训班……培养了一批研究型的教师,为校级科研工作二次培训、常态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培训策略的转变―― “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的有机融合。课题研究是宝贵的系统学习与经验积累的过程,是教学能力迅速提升的高效渠道。鉴于此,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我们加强了课题申报过程中的指导,积极引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去寻找问题,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宗旨,重点选取与实际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课题,并指导其将课题名称表达具体化。

对课题立项过程的监管与指导,为课题质量赢得了初始信誉,为课题过程性指导开辟了一条走进课堂的绿S通道,使“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紧密融合,贴近教师教学一线,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研究”与“教学”两层皮的现象,有力提升了“课题研究”在一线操作与实施中的生命力。

(二)档案指导 巧妙有序

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档案资料留存,通常有量的积累但缺少质的提升。而质的提升恰恰是课题研究高于普通教研资料留存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指导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实施了“活动带指导”策略。

如:在组织区域课题研究活动中,要求课题主持人将课题组资料在活动的同时予以展示交流。使课题资料展示过程成为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使课题资料展示过程成为对课题实施进程的监管的过程;使课题资料展示过程成为了问题集中暴露的过程;使课题资料展示过程成为有针对性点评指导的过程……

在秦皇岛市科研联动工作中,我们带着优秀的课题研究资料应邀前往抚宁县,与会的300多名领导、教师面对我们的档案资料,一页页地阅读,一本本地赏析,不时地拍着、记着,生怕错过什么……抚宁县教研室杨主任在总结发言中说:他深刻感受到了山海关课题研究的踏踏实实,感受到了山海关人在享受科研的快乐……

课题资料的科学留存,不仅提升了资料留存的价值,还对促进教师教学中反思调整、深入思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博客论坛 精彩及时

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课题管理,我们构建了三级网络(区级、片级和校级)监控、指导机制,建立了教育科研博客,及时与一线教师进行沟通,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

同时,博客还将各学科教研员的联络方式纳入其中,只要教师有棘手的教学问题,可以随时与教研员联系,并得到及时答复。可以说,教育科研博客的建立不仅拓展了交流空间,还有效实现了学科指导与课题研究的整合。

随着省、市级课题主持人博客 (如:“快乐教师工作室” “小数工作室” ……)的相继建立,课题研究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又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课题推广 灵活高效

为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我们依托校、片、区三级推广模式,将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全区分级进行推广。以省“十五”青年专项课题《小学数学“问题本位”教学研究》为抓手,科学规划,严格管理,逐步推进。课题推广过程中教师团队的组建又为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团队“网络式”培训模式探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课题推广工作使教师深刻地体会到:课题的结题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里程碑;课题研究成果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个长期不断深化的历程。

二、科室联动 多渠道整合资源

基于区域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我们更便利地整合了教研、科研力量,科室联动,形成合力。教科室成员积极与学科教研员一起下校共同听课、评课,并结合学科特点、课题研究价值当场点评,使课堂真正成为教育科研的主阵地。

同时,为了加大辅导力度,教科室还聘请了专家和区名师组成导师团,引领、参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等,将课题研究融入“课例研究”中。这种基于课例、着眼问题的课题研究方式为区域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注入了活力。

此外,我们还依托教研员自身的课题研究,实现日常教研工作中的“潜带动”。多渠道开发课题培训资源。其中教研员支教签约活动的开展,以互助式的影响带动,加大了研究指导与扶持力度,有效提升了科研的实效性。

(一)教研员结对帮教

教研员结对帮教是我区结合市教科所百名骨干教师结对帮教活动而采取的形式,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科研素能为目的。由各学科教研员与农村学校实现双向选择,以签约的形式确定部分学校、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跟踪帮扶指导,引领扶助一批“校域”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同时,依托“校域”骨干教师日常的辐射带动,促进学校整体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学校间结对帮教

立足区域教学联合体框架,实现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间“结对帮教”,充分利用城区学校的科研优势来推动农村学校的科研工作。在城乡学校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科研交流与研讨,如:“结对”学校间的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对流;“结对”学校间的教育科研资料管理的参观与培训;“结对”学校间的日常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模式影响与渗透……加强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科研管理效益。

第7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科研课题;科学化;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79-0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科研日益成为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条件。在我校,随着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工作的不断深入,领导和教师都越来越重视将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设示范性的现代化学校。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已成为当前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科研资料在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科研课题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已迫在眉睫。

一、加强科研课题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帮助研究者了解有关研究领域的动态

观今宜鉴古。为了便于学校领导、各部门以及全员查考、研究学校的组织机构、人员变化的历史情况,以便今后有的放矢地对师生进行校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为有关部门研究各种机构的发展史、编修地方史志积累系统的史料,我校编制了《组织沿革》。《组织沿革》系统地记述了学校体制、职能等基本状况变迁过程,这份档案资料汇聚了许多老前辈的心血。每当课题研究或撰写汇报材料遇到困惑时,翻一翻这本资料定会“柳暗花明”。可以说,正是随着这些第一手的珍贵资料的不断积累充实,学校的科研课题才得以在高起点上开展。

(二)为研究者提供事实依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能详尽地说出25年中对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所作的艰苦教育工作及学生曲折的成长过程,他对3700名学生做了个案记录,可以说,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理论正是产生于这些研究资料之中。研究问题――积累资料――提炼总结,这正是一个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最终成为教育家的途径。

我校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的有关要求,为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让优秀班主任脱颖而出,树立典型,2013年,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十佳班主任”评选活动。通过全校动员、个人申报、综合测评、评委复评、结果公示等五个阶段,评选出我校首届“十佳班主任”。在评选过程中,这10位候选人须撰写先进事迹材料通过述职与全体教师分享,他们的事迹材料都是在担任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亲身体会,非常感人。这些事迹材料编印成册,班主任人手一册,以便借鉴经验,开辟新思路,开创新局面。这册资料无疑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宝贵财富。

(三)帮助研究者提升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有的部门档案资料比较多,但总结工作时却是条理不明,特S不突出,说明这样的总结未能清晰地回顾工作,找出规律。但有的部门不是这样,今年做了工作,积累了档案资料,明年再查,档案资料更丰富了、更完善了,工作总结也更新了,更有特S了。如我校梁远榕校长主持的“中职学生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这一课题,第一阶段研究如何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第二阶段就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第三阶段研究如何结合学生个性和特长组织开展社团活动,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这个课题研究做到系统化,科学化,帮助研究者明确方向,开拓思路,加大深度,一步步地撷取研究成果。

(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汇聚正能量

充分发挥科研课题档案的承前启后作用,加强规划是重要的,相应的资料搜集与整理也同样非常重要。一所办校历史较长的学校,领导人员不断变更,领导思路也不尽相同,这是很正常的,但学校经过有效规划与发展之后,各项工作均已走上正轨,实现有章可依、有史可循时,哪一位领导都可以按照规律来办学,把工作做深做实,那么受益者将是整间学校以及整个教师队伍。如此,学校就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进程中,档案资料所产生的重大意义是功不可没的。

科学研究过程就是对科研资料的搜集、使用和再创造的过程。如何科学地建立教育科研课题档案、如何科学地对课题档案进行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加强科研课题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一)科研课题档案的积累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资料都属于科研课题档案收集的范围。如按课题研究的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可把相关档案资料分为策划性、创建性和总结性等三类。

1.策划性资料

指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所得到的资料,主要包括:课题立项申请书、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立项批准书(就是任务通知书)、课题实施方案、课题论证书、开题报告、调查问卷与测试题、观察表及所做的文献综述等。

2.创建性资料

指课题开题后到实施结束这一过程中所搜集的原始资料。主要包括:重要的活动记录,咨询、观察、实验、分析、研讨、交流、展示等与课题研究有关活动所形成的数据、文字、录音、照片、录像、光盘等资料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3.总结性资料

指课题研究总结阶段所得到的资料。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报告、结题验收申请报告、最终研究结果、结题验收鉴定书及其他研究成果(调查结论、经验总结、典型设计、论文、专著、课件、音像制品等)、各类获奖证书、有价值的学生作品、社会各界人士(包括专家、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和新闻媒体对课题研究的直接或间接的评价、研究活动大事记、鉴定推广材料等。

每个课题都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袋”,如用活页表格及时记录相关事件的过程及启示,在每个研究阶段结束时进行整理。课题组可指定专人保管和填写,同时用电子稿备份,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散失。

?教学管理?科研课题档案科学化管理初探(二)科研课题档案的管理

科研课题档案与科研课题研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形成一个有序、可用的科研课题档案,必须要认真及时地对科研材料进行鉴别筛选、认真整理和妥善保存。

1.鉴别筛选

对原始资料收集的地点、时间、提供者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真实性进行考究,摒弃虚假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对不足的资料要充实完善。在大量的原始资料中筛选出真实、典型、有用的资料,及时归档,才能为课题研究得出科学结论打下良好基础。

2.认真整理

(1)按照事物或问题的内在联系来分类排列。随着研究的深化,科研课题研究凸现出一条以主干问题、分枝问题、绿叶问题为线索的问题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则表现出“同源映射”,即把一个主题的研究转化成不同层次和相互串联的问题的解决过程。按问题链梳理一个课题的资料,就可构建起与成果形式相一致的“大树型”或“家族式”的档案体系。这一体系便于窥视课题研究的内涵、脉络和逻辑关系。这种构建方式适宜于较宏观的课题,如以各类系列丛书为成果的档案资料的整理。

(2)按照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发展过程整合。中职学校教师的课题大多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中微观课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这类课题的研究主要依托行动研究,其成果要体现出过程性特点。可见,这类课题的过程资料相当珍贵,有较高的保存价值,特别是反映课题研究过程的事件记录、形象性描述和研究设计的得失反思等内容的材料。因为记录和描述事件及其背景可给档案添加活生生的东西,理性思考可以弥补记录和描述的缺失。因此,按“成果主体+过程资料(附件)”方式建构课题档案,既可更好地凸现课题研究的成果、轨迹和过程价值,也有利于借鉴和学习。

3.妥善保存

(1)独立建档,实行一题一档制。这是构建独立完整的教育科研课题档案体系的基础。课题档案应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档案分离。

(2)成果主体和附件分卷编目。成果主体主要是研究报告和工作总结,附件是支撑成果主体的相关材料和阶段性成果。附件整理要有序排列,体现资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和结构上的隶属关系。

(3)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一并归档保存。归档工作要及时,在分期整理的基础上,到课题研究结束时统一调整、组档,力求全部课题资料完整、有序归档,并做到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时保存。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纸质挡案,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合乎逻辑和原始真实性。

(4)专人保管。科研课题档案是学校一笔寄存精神产品的宝贵财产,要交托给有责任心又专业的教师保管好。

(三)科研课题档案的开发利用

1.加强对科研骨干教师的管理

将科研骨干教师备案注册,建立学校科研骨干教师的管理档案。定期对其发展进行考核并登记备案,同时加强培养培训工作,创造条件支持其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2.实现科研课题档案管理力度的现代化

将科研课题档案和综合档案的重要内容输入计算机,实现网络化管理,从而开发利用档案资料。学校开发科研网页,促进科研管理的现代化。

3.加强对课题相关信息的搜集,建立科研信息中心,应集中对学校内部各类型资料和信息的集中管理。科研信息中心的工作应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项目获奖信息、知识产权管理(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域名)、论文论著管理、标准组工作管理、供应商管理等。

科研课题档案管理,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记载了一个科研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教育课题研究的基础和依据,是实践升华为理论的中介。材料的真实、客观、可靠程度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结论和成果的质量。因此,科研课题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第8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

一、 课题管理的组织制度

学校课题管理组织分三级管理模式:由学校课题评议组—教科室—课题组构成,以学校课题评议组为领导,以教科研室为核心和以课题组为基层单位,对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结题、存档等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其中(一)学校课题评议组主要负责:(负责人:校长)

全面规划、监督和评价学校各类课题的组织和实施。

1. 确定召开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和结题会议,对课题报告进行审核。

2. 确立、组织和实施学校课题的研究。

3. 邀请专家加盟指导。

4. 课题经费的审定和发放。

1. 课题奖惩的审定。

(二) 教科室

(二)教科研中心主要负责:(负责人:教科室主任教科室主任)

1. 向全校传达每年的课题规划。

2. 组织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阶段总结和结题工作。

3. 参与和组织学校课题研究的实施工作。

4.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座谈、思想交流、研讨、外出培训和观摩的活动。

5. 组织开展关于课题研究的讲座。

6. 联络和组织课题会议的召开工作。

7. 对学校和教师的课题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内容进行备案。(包括:申报、立项、阶段性报告、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

(三)课题组主要负责:(负责人:各课题题长)

1. 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

2. 向本组教师传达每年的课题规划。

3. 督促教师及时写出阶段报告和结题报告。

4. 及时向教科研室反馈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得到解决,使每位教师能按时完成课题研究。

二、 课题实施的管理制度

(一)关于课题申报的管理1. 每个课题组,只能申报1项课题。

2. 凡是已被立项的课题在没有结题时,不再申报个人课题研究。

3. 对于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人都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4. 对于45周岁以下的中学高级教师,要积极承担课题研究。

5. 学校教科研对个课题组申报的课题进行整体平衡,确定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较高,课题组力量较强,预期效果较好的课题,作为学校申报新的市级规划课题。

(二)关于课题立项的管理

1. 对于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同期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在立项后一个月以内,召开本课题组成员会议,研究开题报告、研究实验方案。

2. 课题组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向,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间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3. 各课题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至少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本课题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上一个阶段的工作,研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

4. 各课题组负责人每学期需向教研室汇报一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并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或阶段成果,成果以总结报告、论文、论着等形式上交。

(三)关于课题结题的管理

1. 课题研究在结题前,要及时上报结题材料,经学校课题评议组审核合格后,方可上报上级部门申请结题。

2. 每个课题组都要积极准备结题材料。力争研究成果通过学校课题评议组或上级专家的鉴定,并及时做好成果的推广工作。对不能按期结题的课题,要提出延期要求,经批准后方可继续研究。

3. 对于已经结题的课题,要及时将课题材料备份上报到教科研室,材料要齐全,包括:申报表、立项表、阶段性报告、实验研究报告、调查问卷、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

(四)关于课题监督的管理

对于每个课题都要建立监督和评价制度,从申报、立项、阶段性报告、相关论文和结题报告等都要经学校课题评议组

1. 审查申报表的填写和做好审核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提出整改意见,直至合格为止。

2. 审查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对于有困难的课题组给予适当的扶持和帮助。

3. 对当年要结题的课题要加强督促和评审工作。

(五)关于课题保障的管理

学校对各课题组在政策上、财力适当照顾。

三、课题档案的管理制度

第9篇: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范文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偏差较大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偏差较大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课题负责人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时,主要是凭经验估计,财务部门通过财务软件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课题负责人不能很好地利用财务信息的指导去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另外,部分课题负责人没有认识到经费预算的严肃性、重要性,有时受上报时间、经费总额的限制,导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规范性。而项目立项后,课题负责人往往只注重科研进度,对于经费的使用并不关注,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与编制的偏离度。

(二)科研经费从到款、分配到使用时间间隔较长

在大部分高校实际工作中,从科研经费的到款和款项确认,到经费分配下拨,直至经费的使用过程缺乏一个快速有效的通道,导致有的项目找不到款项,有的款项找不到项目的现象,还存在科研经费已划拨至课题负责人经费卡,而课题负责人以为经费还未到账而迟迟未用等现象。

(三)不同课题之间经费混用现象严重

一段时期以来,相当部分科研经费资助出现迟滞现象,按照项目研究进度,早该开始启动的研究任务,资助经费却难以如期到位。为保证科研工作进度和科研成果质量,课题负责人往往采用从其他课题结余经费或其它经费中垫支的办法获取运行经费,造成了经费混用,这既不符合科研经费管理相关规定,也不便于财务管理。

(四)财务部门提供的科研经费信息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在目前的会计体系中,当某项科研业务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只是采集符合会计事项定义的资金流信息,忽略了大量的管理信息。结果同一科技业务相关数据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科技人员手中,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不一致。而会计信息系统所反映的资金流信息仅仅是经费实际到账情况和支出流水账,既不能满足财务管理部门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科研管理部门和课题负责人的需求。

二、原因分析

(一)项目经费来源多元化,管理趋于复杂

目前各大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复杂,既有国家财政资助的各类科研课题经费,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又有各省、市财政资助的各类科研课题经费及重大课题配套经费,还有主管部门配套经费、单位配套经费和各企业界的横向经费等,科研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由于科研项目不同,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对经费的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也不同,迫使科研经费管理必须按科研项目资金来源分立账户、分项核算,使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核算内容日趋复杂。

(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采取各自为政的传统管理模式。科研管理部门只注重于合同的制定、项目的争取和管理费的提取,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缺乏进一步的跟踪。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资金的取得和运用的全过程也缺乏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财务人员不太熟悉科研管理工作,会计核算往往是在不了解科研活动实际情况下进行的,导致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要么过于宽松、监管不力,要么过于呆板、缺少灵活性。

(三)科研经费未实行预算管理,经费支出不合理

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课题负责人预算编制的不准确、不全面,也常常导致在后面经费开支过程中出现某项预算太多或某项预算超支。部分课题负责人甚至认为科研经费申请下来以后就可以自由支配了,因而在经费使用上并没有按照计划合同书或课题经费预算书规定的范围进行使用。许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科研预算的管理都属于事后管理,即在项目结题或审计的时候才对所有的开支进行清算,但是这时再发现预算与实际开支的差距已经为时太晚,导致财务按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与预算可比性差。

三、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为了实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规范和理顺科研经费管理的流程,加快科研经费流转的进程,需要设计一套能够满足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科研人员应用需求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系统需要采取网络化管理方式,各部门要职责明确、统筹协调,各类用户能够及时方便掌握科研经费情况。这个系统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料收集为补充,以多维查询、统计功能为目的。

(一)设计思想

1.明确各类人员分工,加强部门之间合作。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核心业务包括科研预算、项目拨款、经费支出管理、项目监督及统计分析等。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对于理顺工作流程,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拟制科学研究经费分配方案;管理使用科学研究经费,编制年度决算;在经费审批权限范围内审批科学研究经费支出;协助指导课题负责人编报课题经费预算和决算报表;组织或协助完成课题资助部门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的检查、审计。财务部门主要负责执行科学研究经费资助部门管理有关规定,指导监督科学研究经费的使用管理;牵头并联合科研管理部门拟制科学研究经费管理实施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执行;指导课题负责人编报课题经费预算和决算报表;审核科学研究经费预、决算;归口办理科学研究经费的请领、划拨、结算和决算,组织实施经费核算;综合报告科学研究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牵头负责完成经费资助部门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审计。课题负责人主要负责科学研究经费需求测算;编制科学研究经费预算、决算;按预算和经费审批权限支配和使用科学研究经费;接受上级有关部门、课题经费资助部门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对科学研究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和审计。

2.实现科研预算的“事前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约定在进行拨款时必须要有预算信息,下拨经费的同时输入课题经费子项预算额度,这样就在拨款及科研经费支出前就对其预算进行了定义和约定,管理关口前移,使得课题负责人和财务部门在日后的经费支出过程中有章可循,减少了后续的许多不必要的工作。

3.规范科研拨款流程,加快项目经费下拨速度。资助部门经费到达学校后,财务部门应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发出到款通知,科研管理部门收到通知后,应及时作经费分配下拨计划,财务部门收到计划后及时下拨经费,并向课题负责人发出到款通知。通过规范科研拨款流程,科研管理部门和课题负责人可以及时的看到自己已到的经费并及时认领,也减少了课题负责人在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奔波,进一步加快了项目经费下拨的速度,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二)操作流程

本系统把科研经费的整体过程纳入管理,主要业务流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课题申请:课题负责人申报课题,财务部门对课题经费预算书审核盖章后,在系统中对申报资料作一登记,主要登记申请项目资助部门、课题申请人、申请金额等信息。

2.经费到款:课题立项通过后,学校收到资助部门拨款,财务入账并向科研管理部门发出“经费到款通知书”,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做经费分配下拨计划。

3.经费划拨、财务立项:财务部门收到科研管理部门经费分配下拨计划后,进行财务立项,在课题负责人经费卡中设置课题编号(课题名称)等相关信息,将经费拨入卡中,根据任务合同书或预算批复书输入课题经费子项金额和课题研究起止时间等相关信息,并将经费下拨计划和预算批复书等资料进行扫描,按课题设置文档存放备查、调用。同时,对课题负责人发出“课题到款通知书”,包括资助部门、到款金额,扣取的管理费、水电费等相关信息。

4.经费支出报销:课题负责人(或指派人员)持经费卡和相关报销单据报销,财务人员选中课题负责人经费卡内课题,选择相应经费子项,输入相关摘要内容即可报销。因课题经费有时会分批到款,而经费预算则是课题经费总额的预算,所以,我们按孰低的原则设置双重控制,一是根据已到款经费总额进行控制,二是根据经费子项预算额度进行控制。

5.课题结题(审计):课题研究截止时间一到,系统会自动发出提醒,财务部门发出结题提醒通知书,督促课题负责人尽快支付应付款款项。课题负责人可在查询终端根据课题经费子项打印出开支明细。结题报告经财务部门审核盖章后,财务部门对结题资料进行扫描归档。

6.课题结束:课题结题验收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清理经费收支,办理财务结算手续,经课题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将结余经费转入个人“科研发展经费”,需退回课题资助部门的,按规定予以退回。课题不再有任何手续操作。“科研发展经费”可用于其它课题预研等相关开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课题混用现象。

(三)主要功能

1.预算管理功能。系统根据不同资助部门,设置不同课题类别经费子项模块,根据任务合同书或课题经费预算书进行子项控制,若子项有超支,系统会自动提醒,确需调整的,按照课题组织实施部门规定的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后,再在系统中进行预算调整,严格按预算进行管理。

2.课题经费资料收集功能。从课题申报登记、经费到款、经费划拨、预算登记、经费报销、补充预算到课题结题(审计),通过高拍仪扫描收集课题相关资料,为每个课题建立文档,便于相关人员查阅。

3.多种固定格式通知单填制功能。系统设置多种通知单格式,财务人员只需填入相应要素,既完善手续,又便于管理。如经费到达学校后,向科研管理部门发出经费到款通知单;经费拨款、财务立项后,向课题负责人发出课题到款通知单;经费子项超支或总额超支时,向课题负责人发出经费超支通知单;课题结题后,向课题负责人发出课题余额结转通知单,等等。

  关于“科研课题管理工作精选(九篇)”的知识科普到此介绍完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