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与慢议论文范例6篇

2024-01-07| 编辑: 佚名| 查看: 70 |原作者: 吕悦|来自: 衙媒网

关于快与慢议论文范例6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快与慢议论文范文1【第一组】快和慢【点心一】更有美感的慢生活配料:生活和艺术的画面、喻体若干方法:比喻、想象、细节、对比、假设、问句排比慢工出细活 ...

  关于快与慢议论文范例6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

快与慢议论文范文1

【第一组】快和慢

【点心一】更有美感的慢生活

配料:生活和艺术的画面、喻体若干

方法:比喻、想象、细节、对比、假设、问句排比

慢工出细活,这是老匠人之间经常说的。你是否曾叹息于红木雕刻上那栩栩如生的龙与凤?你是否感叹于老物件的长久与精美?你是否曾惊艳于山水泼墨之间的一勾一勒?那些都是慢出来的。匠人们都说只有慢的时候心才能静,才能看清自己的心中所想,手中所做。人的心一旦着了火,着了急,每一寸肌肤都会烧得生疼,心里走着钢丝,便没有了手中的稳头与准头,又何来美丽与经用?慢是老了的月,人与物唯有洇上这慢的光晕才能越发浓醇。

需要讲清的道理:生活慢一点,节奏太快会失去美感。(关键词:慢生活美感)

化虚为实的元素:

生活和艺术的画面:

慢工出细活、红木雕刻、老物件的精美、山水画的细致勾勒。

论证手法:

a.比喻:心里走着钢丝;老了的月,光晕,浓醇的酒。

b.对比:慢的体验和快的体验的对比。

c.假设:一旦……便没有了……又何来。

d.排比:问句组成排比,呈现生活和艺术的画面。

【小点心】因为亲身经历,所以无比亲切。【点心二】索然无味的快生活

配料:生活中的画面和细节、名句

方法:引用、想象、细节、设问、假设、排比

千百年前,后主李煜曾写下“车如流水马如龙”,读来颇有美感,觉得那便是难得一见的旖旎景致了。现代人“有幸”,如今“车如流水马如龙”已不再是奢望:交通网纵横绵延,四通八达,奔忙在其上的人们,他们来自哪里?又去向哪里呢?他们去赴一场约会,晚到了,便没有人愿意等待;他们去赶一架飞机,晚到了,飞机就会起飞;他们奔向一次会议,晚到了,就意味着丢了工作,毁了合同,没了订单……人们眼中紧盯着去处,却忘了自己的来处。后主若在,纵有万般才思,他怕是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无从下笔了。

需要讲清的道理:快节奏的生活索然无味(关键词:快生活无味)

化虚为实的元素:

生活画面(想象):

赴约会、赶飞机、奔会议――用排比串起来,展示快节奏生活的表现、结果和影响。论证手法:

引用:李煜的诗句,呈现出繁荣的交通画面――一句话解说诗句中美好的画面感,并以此引出现代快节奏交通画面。

【小点心】

引用+解说就像爽肤水+润肤露,护肤时若只用爽肤水,补充的水分很快就会流失,搭配润肤露便可以轻松锁定水分啦!还能倍增补水效果呢!所以,当你挑中不错的“引用论证”后,别忘记搭配扣题、用心的解说!

【第二组】独立 【点心三】庄严的独立配料:微例证若干、名言若干、喻体若干

方法:引用、比喻、句式若干

周胤恃父攻伐,骄逸妄为,终遭流放;寇准子孙赖其功德,不思进取,沦为庶民。我们不难发现,依靠他人只会钝化我们的思维,软化我们的双脚,将我们推入堕落的深渊。王勃的劝告犹绕耳畔:“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为何不推开身旁的登天梯,独自行走?正如龙应台所说:“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没有谁能做我们永远的拐杖。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可记得“与嬴而不助五国”的齐国?短暂的安逸后是永世的灭亡。

化虚为实的元素:

实体元素:周胤、寇准、钝化、软化、双脚、推入、深渊、王勃、龙应台、拐杖

手法:微例证、引用、比喻

【小点心】

那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是来帮你讲道理的,所以他的事迹讲好了,你也得说两句。这样才地道!

【点心四】风姿绰绚的自立

配料:喻体若干、想象画面

方法:比喻、想象、对比

人生途中,荆棘蒺藜在所难免,在那儿犹豫逗留,等待帮扶是一种人,而坚定目光、咬牙自立、冲破阻厄是另一种人。前者在倚仗中萎缩了斗志,歪斜着生长,而后者则脱离了荫庇,自成羽翼,身板更加笔挺,个头也直指长空,充满昂扬的激情。

化虚为实的元素:

实体元素:荆棘蒺藜、犹豫逗留、等帮扶、坚定目光、咬牙、萎缩、歪斜、荫庇、羽翼、身板、个头、直指长空

手法:比喻、想象、对比

【小点心】

快与慢议论文范文2

“慢生活”起源于1986年的罗马。当时,一些人抗议在著名的西班牙广场纪念碑的台阶旁建立快餐店。相对于“快餐”,反对者们以“慢餐”命名自己的组织,提倡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慢慢品味食物的美味,随即,兴起了风靡世界的“慢生活”运动。对此,有人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感觉身边的一切都在快速地运转,自己想停、想慢也没法。”“有钱就慢,没有钱怎么去慢呢?有钱的懂得享受生活!没有钱的,今天不知道明天事!”

纳西族老人的观点听起来似乎有些偏激,贡蒂贾尼的做法看上去有些好笑,但他们却提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尖锐问题(生命的终极关怀问题)。怎样的生活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呢?“慢生活”运动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现代人,“快”生活

北京某报社记者 王丽丽 以前的我片刻不得闲: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早上晨练时要带着mp3,打着手机时还要浏览着网页,和朋友聊天时还看着报纸,同妈妈买东西时还考虑着明天的会议……各类资讯让我目不暇接,各种事情让我绞尽脑汁。我忙得几乎不能呼吸。静心沉思,这样忙碌的生活又为自己赢得了什么呢?身材日益横向发展,而心灵却没有得到同步提升。我分不清什么是我自己想做的,什么是别人期待我做的。我真的很累,疲惫不堪,从身体到精神。“慢生活”运动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同时提醒着我,不要再做速度和效率的崇拜者。放慢生活的脚步,也许会失去金钱,但却可以丰富生命。慢下来,仔细欣赏每一朵花的盛开,沉醉于掠过的一阵微风,我开始发现生活中最精彩动人的细节。

天津市第三中学教师 谭辉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我每天都是在六点多起床,七点钟到学校,然后开始准备当天的课,批改作业……我的一天忙忙碌碌,似乎有很多干不完的事。我也总是在和时间赛跑,且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我忙碌的生活大约要经过18个小时。在这段些时间里,我如同投身于一个涌动的大漩涡之中并与之同旋转,一旦有了和它节奏不一致的地方,就可能会受到“惩罚”。不过好在我们有寒暑假,这时我的生活又慢了下来。我可以开始有条不紊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充分享受生活,因为我知道当假期结束了,我又会被抛入这个生活的大漩涡之中,并等待着下一个假期的到来……

目前,人们越来越厌烦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向往着能够过上一种“慢生活”。我不禁会想,如果人们过上了这种“慢生活”,是否又会去怀念往昔的“快生活”呢?是否又会去搞一场轰轰烈烈的“快生活”运动呢?我认为,快与慢只是生活的节奏,生活不能以快慢区分,因为生活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张弛有度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我的观点是,“慢生活”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实施上,都是不切实际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有生就有死,有紧张忙碌就有悠闲自得。人的本性是不安分的,如工作时盼退休,而一旦退休,又觉得生活无聊,并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忙起来。其实,生活本是有忙有闲,这是规律,我们都在受着它的制约。如果非要将生活一分为二,则势必会削弱生活加于我们的责任和给予我们的快乐。

(二)古今视阈下的“快”“慢”生活之辨

甘肃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副教授 吴点明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如此解说“快”和“慢”的:“快,喜也,从心声”;“慢,惰也,从心曼声”,而且将“快”“慢”二字均放在“心”字部。如果这种解说真能代表中国人所理解的传统“快”“慢”概念的话,那么,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祖先甚或我们自己是将“快”“慢”作为一种心理、心情、心态、心境来理解的。能把握好“快”“慢”的分寸,做到“中庸”“中和”“中正”即为圣贤君子(当然这只是“圣贤君子”的标准之一)。就连孟子也如此评价孔子,说他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意思是说,孔子该离开(快)的时候就离开,而且走得快快的;该待着(慢)的时候就待着,而且待得长长的;该隐居(慢)的时候就隐居,而且决不贪图名利;该出来做官(快)的时候就做官,而且也决不自命清高。总而言之,生活、工作、学习、处世,该快就快,即效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该慢就慢,即效法“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句话,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与时俱进,这才算得上是“圣之时者”(圣人中最识时务的),也即鲁迅先生所说的“摩登圣人”或易中天先生所谓的“文化超男”。

那么,怎么才能在生活、工作、学习、处世的“快”“慢”选择中做得恰如其分,过得如鱼得水呢?诸如 “有钱就慢,没有钱怎么去慢呢?有钱的懂得享受生活!没有钱的,今天不知道明天事”等看法,都未必真正抓住了处理生活、工作、学习、处世中“快”“慢”节奏的本质,或未必真正掌握了其中“快”“慢”节奏的技巧。正如前面所说,我更倾向于将生活、工作、学习、处世中的“快”“慢”节奏作为一种心理、心情、心态、心境来看待和理解。只要我们能做到因事制宜(儒家),道法自然(道家),因缘而起(佛家),我们就会做到在忙中“偷”闲,以便在繁杂的事务中享受属于我们的那一片宁静;也会在闲里找忙,驰骋于属于我们的那一片天地,也即在快中求慢,在慢中求快。这正是生活、工作、学习、处世中的“快”“慢”辩证法。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周勇 昆德拉曾专门以“慢”为主题对现代人的命运展开过思考。六年前,他的哲理小说《慢》被引入中国。在本书的开头部分,可以看到一位骑摩托车的巴黎年轻人只想超车,在高速公路上狂奔,藉此获得“”。昆德拉从现象学的角度揭示了现代人难以抗拒的命运,即成为摩托车、高速公路等现代“文明”产物的附属品,并由快速的现代“文明”产物来确立生活的内容和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文明”产物一直在增多,其力量所指恰恰是要现代人完全丧失自主决定生活内容与意义的能力,变成一种只是在快速地“消费”现代“文明”产物的存在。早期现代人尚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自由追求的知识、爱情与婚姻,但现在也逐渐被“学习机”“相亲机构”等新增的现代“文明”产物接管了。现代人何止是无法“慢”下来自由追求知识与爱情,如社会学家鲍曼所揭示的那样,希特勒的命令通过快速运转的科层体制,瞬间即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军人”丧失自由与良知,变成疯狂的“大屠杀”制造者。

不过,昆德拉、鲍曼等人的存在却表明,现代“文明”产物即使再多,也不足以磨灭人类自由、深刻的洞察、反思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创造真正美好文明的愿望。海明威也相信这一点,他说,人可以被打败,但绝不可能被消灭。而涂尔干早在上世纪初便清楚地指出了什么才是现代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教会学生认识“束缚”现代人的社会机制,看清它所塑造的生活方式,在它面前保持“社会学”意义的思想独立,进而寻求突破其“有限性”、再造自由生活的可能性。

(三)“慢生活”运动背后的反思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王小飞 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高歌猛进为我们带来了物质上前所未有的富足与骄傲,但也就是在鼠标轻点的瞬间,在利益交织的宽带阡陌上,曾几何时,快与慢之间变成了不可化解的悖论关系。快教育、快生活成为时代膜拜的发展观,你我疾行的生活脚步似乎早已忘却了“慢”的记忆与教化。第一,慢是一种心态。时下,什么都在快速发展中“进步”:快速生长的作物,快速出栏的禽畜……教育因生活而起,在快速生活的要求下,教育哪敢怠“慢”?“快”无疑代表着进步、发展与发达,但恰恰是物极必反,快极必慢,功利化的“快”往往带来基因的“突变”――教育的变异、心灵的荒漠以及生活的浮躁。第二,慢代表理性。教育是一门慢的科学,生活本身就是实践。“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有味无痕,性存体匿”,说的就是理性的事情。盐之入水,味之销痕,直至体藏性留,这需要一个“慢”的实践过程,表面看似“非理性”,但实则又有理可循。教育的“慢”佐证了生活的实践性,体现的是“心服口服”“入情入理”的教化过程,反映的是“晓之以理”“人文化育”的渐进式教育理想。非理性的教育最终只能如同一首缺乏思想的诗歌,或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第三,慢代表常态。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生活更像是农业。违背了自然的农业过程,必然会让爱成为害,或让常态成为变态。教育的“批处理”必然剥离“产品”的质感与内涵,也必然带来教育的“变态”与生活的“工业化”。

朱熹曾对“欲速则不达”做过这样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但愿这番“快/慢”观的经典诠释,能对今天我们化解“悖论”、劝导功利、平抑浮躁、消除心灵的荒漠起到些许的帮助作用,使教育真正“慢”下来,为普通人带来正常的好生活。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张桂 过于快节奏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疲惫、厌倦、压抑,甚至绝望的情绪,也容易使人远离生活本身的逻辑。然而,生活之慢,仅仅是通达生活真理的一个入口。如艺术创造需要有一个缓慢的酝酿过程,也往往体现为一个灵感爆发、思如泉涌的过程;爱情,不仅有闪电式的激情袒露,也有细水长流式的温柔;教育,不仅需要持久的爱与关注,在倾听与理解中让学生自由地成长,成其自身,而且也需要在激烈的交流与碰撞中,使其展现生命的激情与热力,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个体。这都需要快和慢的和谐与统一,或者说,快和慢只有在接近生活之道、生活真理本身时,它才是真实的,有价值的。在城市生活中,这种对生活真理的追求,是否仅仅只是一种梦想呢?我以为,它是可以具有现实性的。生活从来就不是只具有一个方面。比如,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度过方式,有人忙忙碌碌,而有人则会静下心来细细品生活中每事每物所蕴涵的滋味。

慢,对于生活的必要,并不在于去享受生活,而在于它是一种回想,感受,领悟,最终是一种反思――反思人生的意义,反思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值得一过的。在沉思中,我们打断生活的快节奏,从外在世界回到自身。之后,我们又重新进入世界,通过行动,加速生活的节奏,燃放人生。正是在这种一张一弛的舒卷之中,生活的真谛才真正显露出来。因此,面对“快餐式”的现代生活,“慢生活”虽然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提法,其本身却不是真理。然而,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都要经历这一个关口才能踏上人生的通衢大道。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教科院副教授 张洪高 “慢生活”运动是人们对快节奏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反映出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怀,包括对身心健康的关怀,对生命意义的关怀。而对生命的整体关怀反映了人们对人生幸福与否的叩问。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独特的幸福,而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模式。从表层原因来看,“慢生活”运动之所以迅速风靡全世界,是因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身心憔悴,并导致各种身体和心理疾病,而通过减速则可有效预防对人身心的伤害,从而提升生活的质量。从深层原因来看,“慢生活”运动是人们对在“生产力”名义下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的现代生活的一种反思。人们发现,在自己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理想的生活却渐行渐远,物质和名誉上的富有并没有带来意义的充实和幸福的体验。盲目的“忙”和“快”仅仅带来继续不断的“忙”和“快”而已,而人生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幸福。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最终的旨归都是幸福。因此,“慢生活”运动是在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张扬、价值理性式微的背景下对人生幸福这个亘古命题的叩问。

从“慢生活”运动的幸福旨归来看,可以发现人们对“慢生活”的种种误解。有人认为在社会快速运转的背景下谈个体的“慢生活”是不可能的,这是典型的宿命论。个体完全可以主动调整心态并追求自己的幸福。有人认为有钱才能慢,才能享受生活,这种观点过于看重物质享受在幸福生活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幸福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主观感受。有人认为“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的节奏,这是对“慢生活”的肤浅认识。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本身都不会必然带来幸福,生活在前现代社会慢节奏中的人不是都幸福,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快节奏中的人也不是都不幸福。“慢生活”运动提醒我们要经常对工作和生活进行反思,关注生命的幸福指向。至于追求幸福的具体方式则千差万别,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独特的幸福。

快与慢议论文范文3

关键词:自我临摹;检验;特征

在摹仿笔迹案件中,摹仿他人案件居多,日前,笔者受理了一起自我临摹添加后重描的案件,现就其检验简述如下:

该案为一起贷款纠纷案,原告怀疑被告对协议进行了添加变造,要求认定添加事实及添加人。检验发现,协议的字迹均为蓝S圆珠笔书写字迹,所有字迹均有重描现象,争议字迹运笔较呆板,不流畅,在布局上争议字迹间距较大,与协议中其他字迹布局不同,争议字迹所叙述的内容与相应条款内容不一致或不相干,争议字迹背面复写透痕比其他字迹透痕细。综合以上几点能确定争议字迹为后添加的。在是否同一人书写问题上,添加字迹运笔较呆板,形快实慢,不流畅,应为摹仿形成,相同字迹的起收笔差异特征、笔力平缓应为重描导致,但在原字迹上的二次重描几乎未出现修饰重描、中途停顿及连笔紊乱等特点,同时相同字的笔顺、搭配及连笔运笔等细节特征都相符合。据此,我们作出了添加字迹为同一书写人自我临摹后重描形成。对添加及原协议字迹进行重描是为了掩盖添加时用的圆珠笔油颜S不同。

一、自我临摹的特点

1.自我临摹是以自己的书写字迹为仿本,通过临摹的方法形成的笔迹。

2.自我临摹实际还是本人的书写字迹,只是为了制造他人摹仿的假象,以便日后推卸责任。

3.自我临摹笔迹首先是临摹笔迹,这决定了其具备临摹笔迹的一般特征,主要是:书写速度形快实慢;运笔呆滞,流畅度降低;笔划有弯曲抖动痕迹;笔力平缓等。

4.自我临摹笔迹与被临摹笔迹“形同实同”,由于自我临摹笔迹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我书写习惯的再现,连笔运笔、笔顺、搭配等细节特征相同,修饰重描、连笔紊乱等摹仿特征很少。

二、检验自我临摹笔迹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全面了解案情,包括发案的时间、地点、检验材料的形成与保管情况,以及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等,通过案件情况的综合分析,初步判断检材有无自我添加临摹的可能,从而为进一步检验打下基础。

2.对检材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发现自我临摹笔迹与被临摹笔迹的搭配、连笔运笔、笔顺等细节特征上的相同性,是认定自我临摹笔迹的关键性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文.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文件检验)[M].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2] 涂丽云.文件检验[M].群众出版社,2007.

[3] 中刑科协文件检验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文件学理论

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One Case of Self-Copying the Added Weight to Describe the Cases of Test

WANG Hong-rui

快与慢议论文范文4

摘 要: 慢养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本文基于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急于求成等问题,深入探索慢养理念的原因,从理论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出教育建议和方向。

关键词: 慢养 内驱力 理性教育

卡尔?欧诺黑在畅销书《慢活》(In Praise of Slowness)提倡的“慢活主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慢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生活品质。教育同样是一种慢的艺术,重在培养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慢养孩子要有等待“农作物”生长的耐心,好比“煲汤”,只能“慢煨”,不可“急烧”,要沉住气,更不可拔苗助长导致丢失孩子成长的灵魂性。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各种理念的偏颇,“速成”教育被过于夸大,甚至“神化”,催生各种教育病态。

一、问题提出

(一)抢跑问题严重,孩子身心不堪重负。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对教育存在严重误导,这种商业化、功利性的观念几乎成为“集体无意识”的囚徒困境,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追捧。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之间相互攀比,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违背教育的客观规律,一味为孩子的“成功”安排各种培训班、训练并不断加码。古语云:“欲速则不达。”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事与愿违,与教育者的初衷相悖,久而久之扼杀孩子的兴趣,孩子沦为学习的工具,主动性消失殆尽,由此产生各种压力,严重的可能引发生理、心理障碍。

(二)理念方向偏颇,效果南辕北辙。

一些家长往往注重功利性和实用性,重知识技能,轻品德教育导致教育恶性竞争的死结。这不是快和慢的问题,而是偏离正确方向或者跑反了。往瓶子里装东西时,如果先装石头,装满了还可以再往里面装细沙、水;如果先装细沙、水,就很难有多余的空间装石头。然而现实中存在这样普遍的现象,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一味地快马加鞭习得知识、技能,到了大学,很多人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修养等。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教育效果不佳。

基于此,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提出“慢养”孩子的家教理念,他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正如每种花各有生长习性,花期早晚和长短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慢养,就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尊重其成长规律,如同遵循他们的花期,以一种从容的心态支持孩子像花儿一样自然长大。

二、慢养的客观原因探究

(一)格赛尔的成熟论。

格赛尔的研究说明,在心理发展的两个因素中,成熟较学习更重要,强制性训练和不当的过量学习之“性价比”很低,所获成绩和暂时性优势在进一步的成熟过程中会很快消解掉,而生理、心理上的负面作用难以评估,对学习和事业乃至对人生发展的影响不可测。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过程,不同的阶段具有“质”的不同,是一个漫长的、体验的过程,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等待孩子们的成熟,而不是逾越和无视。

(二)素质冰山模型。

素质冰山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1973年提出的。他把个体素质形象地比喻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知识、技能是在水面上的显性素质,通过短期培训可以习得。动机、价值观、品质、自我认知等是潜藏于水下的隐性素质,也称为鉴别性素质,对支撑人的潜能不断开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孩子的成长如同冰山的形成,关键根基的打牢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快养”在短期内固然可以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实现,但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只能成为自欺欺人的幻象,支撑个人成长的动力丧失,何来可持续发展呢?

(三)慢与快标准的主观性。

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成人眼中的“慢”,可能是因为达不到其期望的速度或者孩子没有充分理解成人的意图,往往被贴上“磨蹭”、“散漫”、“慢吞吞”等字眼。何况有的孩子天生就是个“慢羊羊”,我们需要懂得因势利导培养孩子良好的适应性。孩子动作慢,成人不要急于纠正,更不能训斥,强迫其马上改变。其实,有时候做事慢也代表一个人做事细心、认真。多一些鼓励和赞赏,少一些催促和批评,慢养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智慧。

三、结论与建议

慢养是留白的艺术,是三分教,七分等,如和风细雨般慢慢浸润心灵。那么教育要怎样慢下来,才能推动孩子更好地成长呢?

(一)遵循认知规律,关顾孩子需求。

慢养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事实上,很多国家明令禁止超前教育,在德国,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孩子专业知识,顺应其天性,快乐成长才是他们的使命,到了中学、大学才逐渐进入慢跑、快跑通道。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按孩子的认知发展阶段教育孩子,不急不躁,孩子这枚丰满和甜美的“果实”就不会因过于早熟而腐烂。同样,不要急于为孩子“塑形”,就像一粒种子,我们只需要呵护他们长成他们应有的样子,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容许他慢慢勾画自己的人生蓝图,而不是事先画好一个样子让他们照样去长。

(二)设定合理期望,赢在终点。

为遏制教育中的“拔苗助长”,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孩子每个年龄段成长的合理期望和适当建议。合理适度的期望如同一盏明灯指引孩子前进的道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模式,有时候成人的要求过高,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形成自卑、退缩的性格。同时由于孩子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允许孩子犯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孩子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学会了纠错,习得了经验并且懂得了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承受挫折的心理耐受力。即使孩子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我们还是要多鼓励多支持,大器晚成的人不在少数,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去探索去拼搏。“童年是旅程,不是赛跑”,孩子厚积薄发的后续发展才是“赢在终点”的砝码。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尊重孩子成长的个性差异,对孩子的期望要设定在其最近发展区内,促进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向更高的水准努力,实现个性化发展,而不是依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加给孩子。

(三)学会等待,顺应成长的节奏。

慢养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台湾大学教授张文亮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很具教育启迪。作者感慨:“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作者焦虑,却终于无奈:“好吧!松手吧!反正上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就在绝望之际“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最后感叹“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从容、和谐乃是教育成长的本真姿态,使孩子“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我们要具有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学习和成长的耐心。尊重孩子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为孩子创造一个使他们可以从容地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环境。慢熟的果子最甜,催熟的果子虽然外表好看却失去了自然的清香和味道,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何妨丢弃急躁的心态,不要再做仓促的兔子,跟随蜗牛的脚步,享受他们带来的惊喜,欣赏另一番鸟语花香呢?

(四)强化内驱力,做心理支持者。

推动孩子成长的外部力量只有转化成内部力量时,孩子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成长,完成自我教育。就像汽车的行驶是靠自己的发动机一样,而不是靠外在拖车的牵引行驶。内驱力的强化,不仅教会孩子坚强乐观地面对以后的困难,更能从容自信地学会生活,体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要将内驱力作为一种强大的心理素质去全面的发展,强化心理训练力度,从孩子的主观因素入手,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慢养孩子,就是内化其自我成长内驱力的重要途径,重在引导他们打好冰山下的基石,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认知态度。

慢养孩子,培养其自主成长的内驱力,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实现个体成长,这是教育价值理性的应然转向。

参考文献:

[1]朱镜德,朱晓青.中小学学生减负与“囚徒困境博弈”论[J].教育科学,2002(8):11-13.

[2]黄浩.教育功能异化的误区[J].教育科学论坛,2010(11).

[3]张丽琼.格赛尔的成熟论述评及对儿童发展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179-181.

[4]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7-49.

[5]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6]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rting Strong: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EB/OL].http://l,2001.

[7]覃壮才.开放的儿童及其敌人――儿童心理特点及常见教育误区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0(5).

快与慢议论文范文5

“事实上,新闻的时效并不是以谁最先为标准,而是以谁最先被受众接受为标准。”[1]而且,新闻报道的事实涵盖了正在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了现在仍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实。所以,在瞬息万变的刷屏中,我们传统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占有我们信息的权威性的同时,还要学会在快中求慢,学会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在报道中结合广度与深度,用有细节和有深度的新闻来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提升我们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1 快中求慢 深度挖掘

作为记者,我们常常追求一个快字。新闻事件一发生恨不得马上能发出报道,遇到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媒体蜂拥而至,都想抢占先机。也难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事件的记录者,都可能发出第一时间的报道。这个快是我们必争的,因为新闻的时效性就在这里体现。而在新媒体抢头条的竞争中,主流媒体的优势已经不是很明显。而平常我们拼速度发出的新闻报道,往往只报道事实的片断或概貌,报道事实长链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动态进展,一事一报,简洁明快。那么我们还要学会在快中求慢,学会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做好深度报道。要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或预测其发展的前景,揭示更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让观众在琳琅满目的刷屏中有所共鸣和

思考。

这种“慢”,在主题报道中尤为重要。2009年,西峰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全市推出了民情信息员工作制度,通过民情信息员采集民声、反映民意,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记者捕捉到这一信息后,没有急着发出一条动态的信息,而是在和西峰区有关部门联系之后,进行了精细的策划,随后才开始采访。在对西峰区北街社区民情信息员的采访中,记者通过走访,选择闫双娥为这篇报道的中心角S,在社区中,有很多像闫双娥这样走巷进户收集信息、上门服务的人物,而闫双娥以前就是一名社区干部,退休之后义务来做民情信息员,她本身具有故事性,她所反映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群众经常遇到的真实可信的事。她的形象、语言都非常自然朴实,充满人情味和人性化,能够打动观众。记者又充分挖掘细节,从西峰区北街办事处的一张民情信息办理登记表着手,采用现场出镜的方式将观众带入情景之中,让人们看到了众多民情信息员工作的普遍性,令人信服,更好地升华了主题。在《西峰:民情信息员查民情解民忧》中,我们注重放大了画面的信息点,运用画面讲故事,通过闫双娥与社区居民聊天、记录信息、社区居民的神态等画面,强调突出关键性细节,塑造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在2009年度甘肃广播影视作品评选中,《西峰:民情信息员查民情解民忧》获得电视新闻类节目一等奖。

这就是“慢”出来的活。在慢中,我们有足够的思考和策划;在慢中,我们有充分的观察和采写;在慢中,我们有深入的分析和揭示;在慢中,我们才能多角度多维度的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2 开拓思路 慢中求新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海量的新闻信息,而在转眼即逝的信息中,有多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在同一主题同一内容的新闻报道中,有多少报道影响深远?因此,在新闻宣传和报道中,我们要做深度挖掘,也要不断创新新闻采编的角度和手法,注重策划,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2014年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的重点选题。庆阳电视台记者采编的《庆阳:一封群众来信引发的思考――直面“辣味”批评 诤言“镜鉴”干部》,先后在《庆阳新闻》、《甘肃新闻》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其实,这篇新闻报道的前身是一个时政报道《夏红民在宁县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天4月3日发出的时政报道,讲述了市上领导调研、上门征求群众意见、现场查看重大项目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夏红民看望走访写信群众肖吉祥只是这篇时政报道中的一个片段。而在4月16日,“全市党员干部要用肖吉祥的信作为‘镜子’照一照自己,认真查找和解决自身‘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批示做出之后,记者结合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开始选择从群众关心的角度来入手策划采编整个报道。于是,于4月26日推出了《一封群众来信引发的思考》。在这篇报道中,记者从群众理解和关注的角度去感受、去发现、去表达,真实地展现了党对群众的关怀真真切切落到了实处,反映了群众对党的充分信任和朴素感情,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深入体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闻报道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但是最终选择的角度是普通观众所容易接受的角度,选择符合观众“胃口”的角度。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众多报道中,《庆阳:一封群众来信引发的思考――直面“辣味”批评 诤言“镜鉴”干部》,让人感觉很接地气,脱去了高高在上的“官场习气”,走进了百姓视野,让观众乐于接受。

3 信息量大 新中求全

对于新闻而言,“不能消除人们理解‘不确定性’的东西,至今仍常见于我们一些新闻之中,使得我们新闻的信息荷载量极低,延及人们对新闻的可信度极低。”[3]新闻,向受众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信息,对于信息而言,信息量是构成其价值的最基本条件,信息量的多少是决定这条新闻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发现与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增加新闻的有效信息量,提高新闻价值,从而提高观众的关注度。

比如会议报道,有的记者只报道会议的议程和一些大而空的概念,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效果。什么时间哪里召开了什么会议,哪位领导讲了话,指出什么,强调什么。而有经验的记者会更多的考虑到会议所涉及的内容,涵盖的信息,与群众的关联度。如会议背后的新闻背景、地方政府出台什么新的惠民举措、当前的政策机遇、所要采取的一些重要举措、会给群众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等等与群众生活紧密关联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或者将会场采访和会外采访相结合,最好选择典型的实例与会议内容相辅相成,有利于帮助受众充分理解会议内容。这样采编出来的会议新闻,才会吸引观众收视,缓解群众的排斥心理。

4 慢中求精 注重包装

广义的包装是指一切进入流通领域的拥有商业价值的事物的外部形式都是包装。而我们所做的新闻虽然不像流通领域的商品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但是我们面对新闻报道的传播,也应该有一种产品意识。要更直观、更有效地传递信息,让观众愿意认可和接受,尤其是在新媒体瞬息万变的冲击下,抓住观众的眼球。那么,包装必不可少,或者已经成为一个成熟作品的重要组成

部分。

那我认为,新闻节目的包装主要应该考虑表现形式、后期制作和播报时机三个方面。

从表现形式来说,它其实就是包装的外形要素,展现给观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外在的表现形式,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能够呈现给观众乐于接受甚至印象深刻的形式。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有口播、图像新闻、现场报道、专题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以及访谈、评论等。就图像新闻而言,又可以以消息、新闻特写、新闻调查、评论等方式来表现。那就我们日常做的最多的图像新闻来说,又可以通过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衷式、平铺直叙式等多种写作方式来结构。随着电视新闻故事化手法的不断创新,也会有一些更新颖的表现手法,比如记者走基层就是记者体验式的采访的过程,很容易把观众带到情境之中。

而后期制作可以说是包装的最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进一步加工出彩的作用,这里边也有很多的关键要素和手法。比如画面的选择、剪接、与解说词的搭配,标题,字幕,图表,音乐甚至特技、动画等一切为内容服务的要素的整合,让内容更加丰富、直观、有感染力。在这方面,地方台更多的是向中央台不断学习并结合自身进行创新和改进。在编排方面,《庆阳新闻》一直在传统模式中寻求突破。2013年,《庆阳新闻》创新理念,进行改版,压缩了时政报道和会议报道的时长,跳出会议报道挖掘新闻,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增强了新闻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快与慢议论文范文6

【关键词】TCP 往返时延 拥塞控制

一、概念简介

TCP协议实现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功能,可以保证数据的有序可靠的到达目的端。因此,目前网络传输层中多数的应用均用TCP协议进行。

往返时延(RTT)是研究TCP连接行为的重要测度,它是指从TCP发端发出报文到接收到通信对端立即返回的确认报文所经历的时长。

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是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的路由或链路不过载。对于通信端点来说,拥塞往往表现为通信时延的增加。

二、TCP往返时延

(一)概述

TCP相对于UDP来说是可靠传输,但代价也是存在的。TCP采用一种自适应的算法,它记录一个报文段发出的时间,以及收到相应确认的时间,这两个时间之差就是往返时延(RTT)。TCP保留了RTT的一个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时延的测量有挺多,以下给出两种。

(二)SYN-ACK方法

SYN-ACK方法,通过监测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过程来估计RTT。用监测到的最后一个和第一个ACK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计算RTT。使用此方法的前提: SYN-ACK和ACK的传输没有被延迟;SYN-ACK在传输中没有丢包,ACK在到达监测点前没有丢包;SYN和ACK在传输的过程中时间抖动不大。SYN-ACK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丢包可能导致RTT估计过长,超过3秒的RTT被认为是不准确的。有些操作系统会使用DelayACK方式工作,导致RTT估计错误。为了减少错误,,SYN-ACK方法使用HTTP请求和应答之间的时延作为RTT估计的上界。

(三)SPECTRAL ANALYSIS方法

SPECTRAL ANALYSIS方法基本思想是:(1)使用前256个分组的到达间隔生成RTT初始估计值。(2)使用滑动窗口估计来设置RTT估计的上界。(3)使用序列号/应答号之间的关系来寻找DATA-ACK-DATA关联,设置RTT估计的下界。(4)使用自相关函数和Lomb-Scargle周期图来估计RTT。

三、TCP拥塞控制

(一)概述

拥塞的直接原因主要有:(1)存储空间不足;(2)带宽容量不足;(3)处理能力较弱。为对传输层进行拥塞控制,因特网建议标准定义了四种算法。

(二)拥塞控制算法

1.慢启动

旧的TCP在启动一个连接时会向网络中发送许多数据包,由于一些路由器必须对数据包排队,所以这样就有可能耗尽存储空间,从而导致TCP连接的吞吐量(throughput)急剧下降。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算法就是慢启动。当建立新的TCP连接时,拥塞窗口(cwnd)初始化为一个数据包大小。源端按cwnd大小发送数据,每收到一个ACK确认,cwnd 就增加一个数据包发送量. 很显然,cwnd的增长将随RTT呈指数级(exponential)增长:1个、2个、4个等等。 源端向网络中发送的数据量将急剧增加。

2.拥塞避免

发送端的cwnd每经过一个往返时延RTT就增加一个最大报文段长度MSS的大小,而不是加倍,使得cwnd按线性规律缓慢增长,当出现一次超时时,令慢开始门限ssthresh等于当前cwnd的一半。可归纳如下:

当cwnd小于ssthresh时,使用慢开始算法。

当cwnd大于等于ssthresh时,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3.快重传和快恢复

当数据包超时时,cwnd 要被置为1,重新进入慢启动,这会导致过大地减小发送窗口尺寸,降低TCP连接的吞吐量. 所以快速重传和恢复就是在源端收到3 个或3 个以上重复ACK 时,就断定数据包已经丢失,重传数据包,同时将ssthresh 置为当前cwnd 的一半,而不必等到RTO 超时。

总的来说,TCP 拥塞控制算法如下:

1.初始化: win = min( cwnd,awin)

cwnd = 1;

ssthresh = 65535bytes (缺省值);/

2.当新确认包ACK 到达时:If( cwnd < ssthresh)

/ Slow Start /

cwnd = cwnd + 1;

Eise

/ Congestion Auoidance /

cwnd = cwnd + 1 / cwnd;

3.超时: ssthresh = max(2,min( cwnd / 2,awin));

cwnd = 1;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时延、拥塞、带宽等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算法。在设计网络时延的测量软件时,本文可以起到较好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张轶博,雷振明.一种被动式RTT测量算法.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27(5).

[2]范君晖.TCP/IP拥塞控制算法浅述[期刊论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3).

  以上就是关于“快与慢议论文范例6篇”的知识科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 申请书

    关于申请书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申请书范本(通用11篇)我们眼下的社会,很多事项都…

  • 老乡会宣传语

    关于老乡会宣传语这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老乡会宣传语”的详细内容:老乡会宣传语(4篇)…

  • 征文启事

    关于征文启事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有关征文启事的范文(通用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

  • 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硕士毕业论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硕士毕业论文(15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

  • 自我介绍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详细内容:自我介绍范文(精选15篇)当碰到陌生人时候,…

  • 短篇散文

    关于短篇散文这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短篇散文”的详细内容:短篇散文500字(精选6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关于医学心理学论文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医学心理学论文13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

  • 奖学金申请书

    关于奖学金申请书这个问题?本期小编就来详聊一下:奖学金申请书范文(精选11篇)在人们越来越重…

  •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的详细内容:赵淑君杨斯婷摘要:计…

  • 滑铁卢的一分钟

    滑铁卢的一分钟?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滑铁卢的一分钟”的详细内容:1815年6月17日,滑铁卢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