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优秀6篇

2024-02-05| 编辑: 佚名| 查看: 57 |原作者: 杨四明|来自: 衙媒网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优秀6篇?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优秀6篇”的详细内容: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优秀6篇于丹论语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于丹论语心得体会样本 ...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优秀6篇?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优秀6篇”的详细内容: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优秀6篇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要怎么写, 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 参考优秀的于丹论语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 下面分享【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优秀6篇】, 供你选择借鉴。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篇1

我从来没有读过论语, 仅仅是上学的时候在语文课本里学到过几则, 感觉孔子是用很简练的话说一些很深刻的人生道理, 显得很有学问。那个时候的自己也喜欢用一两句话来阐述一种人生法则, 似乎这样就和圣人有些相同之处, 人也显得成熟些, 结果却因为这样被同学们评论为“大尾巴狼”(比喻喜欢装深沉的人)。

孟老师说于丹老师讲授《论语》心得别具一格。他是语文老师, 熟读论文, 颇有发言权。他说于丹老师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 它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 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 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读过她的论语心得, 感觉孔子就像是邻家的长者, 完全没有圣贤的架势, 朴素平和、平易近人, 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运用生动地故事, 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 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也喜欢这样的哲理故事, 不仅喜欢读, 而且喜欢应用于政治课一些哲学原理的讲解, 她引用的故事之中, 就有我曾经讲给学生听过的, 但是她从另一种视角对故事进行了剖析, 让我仿佛从自家的后院发现了一株珍稀植物一般惊喜。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现仅按照于丹心得的顺序, 谈谈个人读后的所感所想。

一、天地人之道。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 与贫富无关, 同内心相连。我的快乐很简单, 记得曾经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 我们为什么而活?”我笑着告诉他:“为了感受生活而活!”这是我的观点, 如果你知道我的QQ号码, 就能看到我的个人说明是:活着就是享受。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感受活着所能体验的一切一切, 包括:饥寒、痛苦、贫穷、疾病、悲伤等等一些我们试图回避的体验。因为正是这些体验才让我们了解温饱、愉悦、富有、健康、快乐的美好, 也正是这些体验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还记得去看大病初愈的表姐, 她不幸患了脑瘤, 又万幸手术成功。她抱怨手术后面部麻木, 我最大的感触是, 体验麻木也是值得开心的事, 因为还活着。同时自己也感到拥有健康是多么富有啊!

二、心灵之道。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 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 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本人并没有宗教信仰, 但是却在很小的时候因为在一个动画片里听到一个魔法师说过“凡事有因必有果”一句话, 而把它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座右铭。这一观点并不是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应”, 现在细想起来, 不过是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我还清晰地记得动画片里的情景:一个男孩学会了魔法, 马上施展在平地上开了一眼泉水, 以解口渴之急。却被魔法师制止了, 他告诉男孩:“凡事有因必有果, 你在这里开一眼泉水, 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就会有泉水枯竭的。”我坚信魔法师的话, 并把这句话化成自己心态的一部分, 每当我遇到让人沮丧的事情的时候, 我总是怀着一颗期待的心, 期待着“塞翁失马”之后的“福”;而每当我有“福”可享的时候, 也会提防着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失马”之“祸”。这种心态让我变得超脱了, 不会“喜极”也不会“大悲”, 心态平和。

三、处世之道。说话要用脑子, 做事要考虑后果, 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于丹讲述了一个孩子钉钉子的故事, 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做事要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的道理。尽管我知道她立意的角度, 还是不能接受她最后对“篱笆不会复原”的强调, 自认为会让人放弃对已经造成的伤害的挽回。也许是我这个人就是容易冲动, 会无意间对他人造成伤害, 特别是我的学生。不过, 我特别自豪的是我懂得道歉(是我自作多情也说不定)。在我成长的过程中, 每次与亲人或朋友发生争执, 无论错误处在谁身上我都会道歉;在我工作的过程中, 每次误解学生或是对他有不公正待遇, 我也有勇气向学生道歉, 那是我认为挽回遗憾的最有效方式。“篱笆不会复原”的道理我懂, 但至少把篱笆上的钉子都拔除掉, 避免走近篱笆的人被钉子挂伤, 不是更加辩证的处世之道吗?

四、君子之道。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 而不是语言的力量。我很同意这句话, 工作是做给别人看的, 也是做给自己看的。我在学校里算不上什么先进, 而我对先进这种东西看得也很淡, 我总觉得人追逐太多东西, 必定会因为失败而感到沮丧, 而且这种沮丧的情绪会蒙蔽人的双眼, 让人失去发现美的能力, 看不到生活之美的人会获得很辛苦。我想我是幸运的, 因为我能从事我喜爱的工作, 成为教师是我儿时的梦想。当我真正站在这三尺讲台上的时候, 我被这种感觉深深吸引了。我为能和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而感到快乐, 为能帮助他们战胜自我、体验成长而感到满足, 为能传授他们丰富的知识而感到自豪。在校园里的每天我都收获着成就感, 孩子们每一个笑脸、每一个问候都是我的兴奋剂, 能让我上8节课之后仍能对他们笑脸相迎。我爱我的工作, 用爱这个词并不过分, 所以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为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为学生辉煌的将来, 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也许在某些领导那里我不能获得公正的评价, 问心无愧是我的工作准则。

五、交友之道。朋友有好坏之分。良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 恶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 甚至引你走上邪路。我不明白那些会引人走上邪路的人怎么会成为朋友?我很同意“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如果本人刚正不阿就不可能与那些献媚的人成为朋友, 倘若与这类人能相处的, 也必然是同道中人。我的朋友不多, 却都是真诚的挚友。我选择朋友没有特别的标准, 脾气秉性大多与我相同, 至少我们的价值观主线是一致的, 否则, 我决不会与之称为朋友。大多数情况下, 我交友都会有一个筛选的过程, 初次见面——互相了解——决定是成为朋友还是仅仅是认识。朋友是你主观确立的关系, 他与同事、同学这种客观环境确立的关系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可以和同事、同学友好相处, 但我们不是朋友。

六、理想之道。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 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 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理想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充分体现, 我没有多么宏大的理想, 就像一个成不了大器的市井小人物。记得第一年作班主任, 班里每一个同学过生日的时候, 我都送他一份小礼物, 同时会让班级里所有的同学送他一句祝福的话。结果到我过生日的时候, 他们也如法炮制, 最有趣的是有个学生祝福道:“祝您从班主任升到年级组长——主任——校长!”哈哈, 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 现在想来, 那不是我的理想。我的人生理想很中庸, 就是能认真的快乐的体会我的人生。我珍惜:作课前的紧张;作课后的轻松;忙碌时的疲惫;轻松时的畅然;感动时的泪水;愉快时的欢笑;亲人的关怀;朋友的调侃。我生活中每一个点滴都是我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每一天的生活中, 我都保持着一颗欣赏生活、享受生活、珍藏生活的心, 这就是我微不足道的理想, 是我内心的声音。

七、人生之道。人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 岁月流淌过去, 我们自己也就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一个样子, 它成为我们的不朽, 成为我们的墓志铭。我的人生究竟有多长, 我不知道。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 让我对人生的看法变得很平淡。我不在乎我的墓志铭上究竟镌刻些什么内容, 我只关心在我的有生之年, 有没有充分感受这个空间。三十能不能立起来, 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是我知道, 和家人一起努力创造的温馨生活是我人生的意义, 和学生共度的愉快学习生活是我人生的意义, 和朋友一起携手的温情时光是我人生的意义。人生苦短, 及时行乐。我乐在其中。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 与其说是观后感, 倒不如说是自我心情的梳理, 这篇文章更像是我的一篇日记。虽然我并不完全赞同于丹的观点, 但还是感谢她让我从几个方面全方位地审视了一下自己。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 我算是给自己做了一次简单的精神分析, 而分析的结果是, 我更加热爱生活!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篇2

在现在社会中, 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 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 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 以经典诠释智慧, 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 对生活, 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 灰S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 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 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读于丹说论语, 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 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 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 是一种心态, 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 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 就是告诉我们, 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 不要纠缠在里面, 一遍遍地问天问地, 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 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 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 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 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 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 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 好朋友就是一本书, 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 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 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 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 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 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 谓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 好朋友有三种, 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 损矣。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篇3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把孔子的《论语》诠释给世人, 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 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 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人生在世, 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不公, 除了检讨自己“三省吾身”之外, 或行我们更多的是包容, 于丹在谈到孔子“仁者不惑”时讲到, “你宽容一点, 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胸怀无限大, 很多事情自然小了”。面对那些“利”字当头的人, 或许我们更应该坦荡处之、平淡视之、淡漠待之, 正所谓有容乃大,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 稍微留一点分寸, 有一点余地, 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 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 月一旦全圆, 马上就要缺损了, 而未全开未全圆, 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 朋友之道, 亲人之道, 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 海阔天空。

总之, 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中读于丹的论语心得, 真的能给人以心灵净化, 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 让人陶醉, 给人以启迪。与友宽容, 与同事宽容, 与亲人宽容, 与生活中一切给予宽容, 播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 我想收获的就是一种熠熠生辉、一种和谐的美。宽容是人生的哲学, 但更是一种境界吧。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篇4

不同于春节红红火火, 读书要心自然凉, 要的是专注修心, 火候不可太过。

似乎曾经见过, 一千年前也许与他品过茶论过学;他对世俗施教对人民的教诲不难看出;看他风情淡雅学富五车书, 那和睦之下更没有更深之意。如何想如何做又不温不火, 如他是船夫不需钱直接渡河也许还能改变人心修教。

似乎与论语而从他相见, 又于于丹更深领悟, 更喜欢翩翩君子而不是庄重面孔, 孔老夫子为何贤德贤能为何宽宏大量饱含其中, 并不是在品书似乎更能亲人, 似乎不是诵读而是直接对调, 他为讲师, 吾为学生, 于丹为聚缘人。

妙句不说, 精髓片面何处不在, 置身仙境之处的人何不尝知道内也如凡尘一般。从偷窥者到胜任只一步之遥, 只是否到情到义是否为洒汗好男儿亦或是郎才小书生时代随于变化, 本心质不变便天变样, 一千年前教书知道又岂是今日草草二十章能理解?解字解意最重要为解心, 人又七情六欲但并不会看一字有同样体会, 那些感觉岂岂不过千张便收尾?她所之事不可能只出于于丹之口但于丹之说定位他心之所向眼之所见只不过不同之意不同之人领罢。

如何?手捧竹卷书头扎发带盘头嘴里念念有词身旁是等石桌伸出桃园世外桃花缓缓落下, 此处美景何处有?志心中心如神明便若斯飞天也不觉如读书来的轻盈, 听他谈国家大事何治何说何学何亲, 似以为朦朦欲睡安心睡便可, 一切如他所说如果能一张嘴说完所有人睡熟无人高议自己飞上一片寂静又岂不是天下太平?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篇5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 《论语》是熟悉的, 于丹是陌生的;但今天观看了《百家讲坛》推出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 《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 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

《论语》, 流传2500多年, 影响世代中国人, 它的经典语句, 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 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 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 从中国人的宇宙观, 心灵观, 处世之道, 交友之道, 人格修养之道, 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 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于丹教授认为, 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 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 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 地之厚的精华溶化于人的内心, 天, 地, 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 我们中国人也常会说, 天时, 地利, 人和是国家兴旺, 事业成功的基础, 这是不是《论语》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 也可说更远了, 但无论如何, 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论语》告诫我们, 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 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掌握好亲疏的分寸。君子之道这一讲对我也感触颇深。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 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 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即便是今天, 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交友之道,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 《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 说人的朋友,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 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益友呢 叫友直, 友谅, 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 谅是宽容原谅, 多闻是博学多才, 这三种是好朋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人的社会环境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 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 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 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论语》的真谛, 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 你宽容别人, 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 大的就是工作中, 小的就是家庭中, 同事之间, 夫妻之间, 一些沉谷子烂芝麻的事, 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 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自己劝自己, 想开些, 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人何必那么骄傲呢 面对人生的遗憾, 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 不要纠缠在里面, 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 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 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学习孔子的"传道, 授业, 解惑"思想精髓, 同时也要学习于教授的这种治学精神和高超的演讲技能。她哲理诗般讲演, 深入浅出, 如清泉般自然流淌!她展示了对社会的审美理想, 界定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处事的一般分寸, 尺度。她给全世界亿万人心灵送去阳光, 使人间温暖, 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同时赞扬了中国人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就已有了这样高明的人伦智慧!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通过于丹教授的精彩讲解, 自己感觉有很多收获。但是真正对论语的了解以及它与现代人的联系, 还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感受真正的化为己有, 寻找到生活的真谛与快乐!

于丹论语心得体会篇6

我想《论语》给予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在于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之下圆润地融合成一种有效的成分, 让我们的生命在智慧光芒的照耀下, 让我们每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 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天地人之道是《论语心得》中的第一道, 读这一道时, 我的感触也是最大的。

我们现在常说, 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隆、事业成功的基础。但人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 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 使天地人达到完美结合的程度, 结成一个整体, 所以,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的内心的时候, 他的强大, 无坚不摧。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就是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 仅此简单而已。读到这里, 我想, 在当今社会, 竞争如此激烈, 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只要你的胸怀无限大, 许多事情就小了, 原来如此, 就是“忠恕”二字啊!简单的说, 就是要做好自己, 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 “恕”字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 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 你也应该宽容。但是, 真正做到宽容, 又谈何容易呢?有很多时候, 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 而我们还老是在那儿想, 这么可恶的事, 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咀嚼中, 一次又一次再受伤害。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 该放下时且放下, 你宽容了别人, 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论语》告诉我们的, 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 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所谓“予人玫瑰, 手有余香”, 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幸福感。

关爱别人, 就是仁;了解别人, 就是智, 就这么简单。那么, 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树立, 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要实现理想马上也要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 推己及人, 这就叫“仁义”。

读完这一道, 联想起生活中的自己, 不禁羞愧万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蛮横、无理、霸道, 这跟书中相差了多远啊!我仔细的考虑了, 我以后一定要做到宽容、关心爱护他人等。这样, 自己的人生不是才会更完美吗?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 他以简约的语言道出人生大道, 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 或自觉地, 或痛楚地, 或欢欣地, 一一去实践, 从而形成以个民族的精神。

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我此刻只是略知皮毛而已, 但我的心灵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上是本网站小编为您介绍的“于丹论语心得体会优秀6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