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

2022-11-27| 编辑: 佚名| 查看: 146 |原作者: 梁芎|来自: 衙媒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的详细内容:第一篇: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刚刚看完2012年度感动中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的详细内容:

第一篇: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

  ?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 ? 刚刚看完2012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盛典。

  每一年的2月都给自己一次心灵的洗礼, 让我们

  相信爱。

  ? 相信人间大爱。

  ? 何玥。

  因为她和妈妈的一些相似, 都得了脑肿瘤, 让我对她特别怜爱。

  小妹妹, 知道么, 你和妈妈最大的不同是你还太小, 上帝就让你承受这样的痛苦, 并且无情的把你带走了。

  ? 谢谢你。

  你的坚强给了妈妈很大的勇气、她没理由比你软弱。

  ? 妈妈感慨上帝不公平, 因为你真的真的很善良。

  从捐款到捐器官, 你告诉我了还有一种

  最有意义的死法。

  ? 不, 我相信, 你没有离开, 只是你在其它人身上实现了重生。

  祝你来世活得快乐。

  ? 真心祝福你。

  ? 林俊德、罗阳。

  原谅我更偏袒为之付出生命的人。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看轻”自

  己的生命。

  ? 有的人的生命也许比鸿毛还轻, 但殊不知是因为自己之前是为了付出而无情的透支了自

  己。

  ? 那是生命承受了巨大的重后, 化成了生命意义的轻。

  ? 谢谢您们, 为祖国做了那么多奉献, 语言不重要的。

  ? 您们告诉我, 要去寻找, 要去坚持生命的那份意义。

  ? 还有关于湄公河事件, 加上去年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被杀事件。

  我发现中国一直在告诉

  世界中国人是有尊严的, 不要没有理由的欺负中国人, 如果你欺负了, 13亿中国人会为他讨回公道。

  这就是民族的尊严, 民族的凝聚。

  ? 感动中国, 汇聚了亲情、友情、爱情。

  传递温暖、大爱、正能量。

  ? 这是人间的大爱。

  ? 人间的真情。

  ? 它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风向标。

  ? 对于自己, 孝道、梦想、意义、快乐、责任, 有太多太多要去面对。

  ? 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 一路坚强的面对, 走下去, 直到生命的尽头。

  ? 起码怎么过这一生, 都得对的起自己, 给自己一个交代。

  ?

第二篇:2010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

  2010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

  感动中国, 让我感动。

  今晚收看2010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 看着看着, 我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他们的事迹真的很感动人, 很打动人民的心, 让人们敬佩, 让人们称赞。

  他们真的不愧为感动祖国的楷模、祖国的英雄代表。

  他们代表着我们的行行业业, 他们为祖国立下了丰功伟绩。

  钱伟长 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

  孙水林 孙东林 信义兄弟

  才哇 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

  郭明义 “雷锋传人” 把奉献作为人生主题词

  王伟 “舟曲”之子

  王万青: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王茂华 谭良才 烈火中筑起大爱

  陆海空三栖精兵——何祥美

  孙炎明:“绝症警察”的生命赞歌

  刘丽 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

  海地中国八位警官 为人类的和平而献身

  K165次列车乘务组 创造全部旅客零伤亡的救援奇迹

  志愿者 无私奉献

  作为国人, 我们定要向他们学习, 以他们的精神鞭策自己。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你就能成为一名志愿者。

  志愿者在九州大地无处不在, 做着忘我的工作, 不计报酬, 专门利人。

  做善事能有利于国家, 有利于社会, 有利于人民, 当然也能有利于自己, 多做善事有利于健康。

第三篇:观颁奖盛典有感 文档

  “因为你坚强的眼, 我必须是导航的灯”

  感动洪城“2012年南昌市十大优秀教师颁奖盛典有感

  2012年9月10日, 对我来说是个不一样的节日。

  新的工作岗位, 新的工作环境, 也赋予了我新的信念。

  所以我依然一如既往, 面对教师行业充满十二分的激情和忠于职守的态度。

  晚上8点30整, 我准时的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南昌一台的《感动洪城”2012十大优秀教师颁奖盛典》的直播。

  晚会在一组深情的歌舞《老师, 您好》中开幕, 再现十位先进人物事迹的电视短片深深地打动了我, 其中一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像一颗颗催泪弹, 让我更加深入了解先进人物真实而质朴的内心世界。

  这些优秀老师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 更多的是投身于教育事业, 在全市教师队伍中敬业爱岗、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以下谈谈自己对其中几位获选为优秀教师引发的感慨和触动。

  新建县南矶中学------柏宗材老师

  这所学校位于南矶岛, 地处偏远。

  很多老师都因为学校环境的恶劣而离开了那里, 但柏宗材老师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当雨水泛滥, 冲破通往学校唯一的桥梁时, 柏老师都会亲自去接学生和学校的一位残疾老师, 用自己的躯干背着他们帮助过河。

  无论风吹雨晒, 柏老师都在默默地坚持着, 也不是坚持的渴望, 而是责任的恪守。

  正如颁奖词所致-----孤岛不孤, 有爱便有树, 有爱便有阳光和雨露。

  湖面风起浪涌, 内心依然平静如素, 感恩故土, 寂寞也幸福。

  他是一位尽职的船夫, 用春秋铸造的古铜S双臂, 驾驭人间大爱之舟。

  池溪中学-----颜有华老师

  42年前, 上海知青的他只身离开繁华的都市, 三次放弃回故乡的机会, 父母的召唤让人内疚, 学子的眼神让他别无选择终身厮守, 鬓发染霜, 桃李满树, 升华为红土地上空绚烂的云霞, 催开满园的奇葩。

  写到这里, 不禁扪心自问, 和颜老师相同的是我们都在异地, 在江西的红土地上奋斗着自己的事业, 但不能相比的是颜老师对教育的执著和这42年来背井离乡的内心的刚强的毅力及平凡无私的付出。

  相比之下, 我觉得自己的渺小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 毕竟这只是我教育事业的刚刚开始, 不管前方有何困难, 我都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教育和拼搏教学。

  胡德华老师, 一位学生进步他请客吃饭, 学生退步他着急焦虑的老师。

  一位带着高考毕业班的老师, 为学生前程忧心忧虑而付出全部的老师。

  生命的最后时刻, 胡老师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生身上, 冥冥之中, 他感觉到要和学生永别了, 他还来不及和学生分享大学的喜悦。

  从教23年, 只有2012年的暑假, 胡老师的一生才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老师的远去, 留给学生永远的思念。

  此时的我已经潸然泪下, 如果这样的奉献和敬业一定要用生命的逝去来谱写, 那么作为他的学生, 我宁可不成才。

  新才学校--------廉爽老师

  一位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对象。

  廉爽老师02年参加工作至今, 凭专业说话, 一直都在努力进取, 多次获得先进和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教学荣誉。

  每个台阶都是廉老师拼搏的沙场, 每个台阶都极力她向星空仰望。

  当短片中说道放弃京东学校政教主任的机会时, 我很不解, 但后来我明白了, 廉爽老师想离学生更近一些, 她不仅是一位老师, 更加想享受的是教学的过程。

  这样一个举动, 让我们对廉爽老师肃然起敬。

  所以任何人也许面对机遇都会想要抓住, 但教师的伟大恰恰就在于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辛勤汗水的同时, 为国家乃至社会培育更多的希望和未来。

  培智学校-------郑垚婷老师

  一个特殊的学校, 一些特殊而健全更需要老师及全体社会关爱的学生。

  面对他们, 很难想象到老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很多繁琐且困难的课题, 但郑老师的耐心、尽职尽责和看到学生微微进步就会无限满足和成就感。

  郑老师形容她的学生像蜗牛一样, 走得虽然很慢, 但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人生也因此多了一次停留, 唯一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湾里区------英语老师周红

  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 学生都是附近的留守儿童, 家人形容出去的年轻人都不原意回到这里来, 因为环境非常的艰苦, 但周红老师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 用自己年轻的热血和干劲投入到其中。

  这就更凸现了乡村的落后, 留守的孤独, 也让我们在周红老师身上看到了爱的光芒, 同样作为年轻老师, 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周老师那样的勇气, 但我也在鞭策自己, 奉献成为教师的职责, 更要具备春蚕吐丝的精神。

  在这些优秀教师的典型先进事例中, 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在追赶他们的过程中, 又有新的目标, 值得我学习。

  我想, 我的人生会因为我的努力和累积而厚重。

  最后我要表达的是, 作为教师, 不仅要有感恩的心, 因为感恩不仅是生存的饭碗, 更是人生自我价值的体现, 不管路有多长, 我都用心去丈量, 我将历练自己成为默默地攀登者, 心中的阳光就是奋斗的力量, 我明白了, 我还在路上。

  赵娟

  2012-9-11

第四篇:201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

  《201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临沂九中

  王振爱

  今天我在会议室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我非常激动, 感触很深, 不自觉得时时让他们感人事迹感动的流泪。

  说起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 我已经不止一次观看了, 从飞人刘翔、歌手丛飞、航天英雄杨利伟到支教大学生徐本禹、周口优秀儿女洪战辉、李灵??每一次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我喜欢在每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 品味这份感动, 享受这份温暖。

  “还是这个季节, 还是这个时间, 还是对温暖的渴望, 还是您期待的目光, 在这个极具变化的时代里, 总要有一些不变的东西, 让我们向前走的时候, 会更踏实。

  今天, 我们将再度与感动相逢!”

  在白岩松和敬一丹的娓娓道来中, 201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的大幕徐徐拉开。

  我的心灵又一次在泪水与感动中接受洗礼, 更让这份无言的感动温暖自己。

  2010年, 中国有过太多的灾难, 至今伤痛犹在:青海玉树地震, 甘肃舟曲泥石流??正因为有“玉树壮士”才哇、“舟曲之子”王伟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普通人中的英雄, 灾区人民才多了一份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他们的目光才会更坚毅、清澈!

  “科学泰斗”钱伟长, 18岁那年以文史双百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为了科学救国, 他毅然决然地弃文从理。

  1939年他和同伴们去加拿大留学时, 因为搭乘的轮船要在日本横滨停留三天, 不愿在敌国停留的他们把自己的护照扔到了黄浦江, 直至后来不用停留日本才去加拿大留学。

  最让我感动的是已成了国际著名科学家的他, 放弃了国外每年8万美金的收入, 回国工作, 每月的薪水只够买两只暖瓶, 后来还被错划为右派, 以至于自己的孩子都没能上大学。

  “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他用98年的人生, 研究了一门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爱国!

  钱伟长的事迹让我想到了钱三强、钱学森, 也让作为70后、小时候读过《红岩》、看过《青春万岁》《开国大典》的我, 重新回味吉鸿昌在日本街头高举的牌子“我是中国人”, 想到抗日英雄杨靖宇被敌人剖腹时胃里的树皮和皮带??

  可是, 现在, 我们可爱的学生们, 有多少人了解这些?他们在疯狂追星的同时, 又有多少人关注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在观看一些电视娱乐节目的同时, 又有多少人知道科学松鼠会, 关注当今的科技动态?

  或许有人说我迂腐, 可是,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 我觉得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者、家长的责任重大啊!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的事迹我早有耳闻, 我钦佩弟弟在哥哥一家五口遭遇车祸时信守承诺、“砸锅卖铁不欠工人良心债”的精神, 在他们眼中诚信大于天, 诺言比金贵。

  同时, 他们的事迹引起的巨大反响也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这个社会中某些令人痛心的缺失。

  我们老祖先, 历来信奉欠债还钱的人生信条, 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 正因为这个社会中不守信用的大有人在, 类似他们这样的事才会被广为传颂。

  君不见, 前些年, 甚至现在, 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事屡见不鲜, 社会上的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

  诚信, 这两个字, 是该我们认真学学的时候了!

  “姐姐, 我想要回家, 请牵着我的手, 我不再害怕!”刘丽的事迹正是对这句歌词中的“姐姐”最好的诠释。

  14岁的刘丽因为家庭贫困, 小学五年级之后辍学打工, 为了贴补家用, 为了家里能出两个大学生, 辗转各地, 辛苦打工, 成为一个足浴城的洗脚妹。

  弟弟妹妹没有完成她的心愿, 没有考上大学, 她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让有人因自己的努力而走进大学校门, 她开始资助贫困学生。

  每月3000多元的薪水, 她大部分资助给了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作为社会底层的打工妹, 她的心底坚守着善良的底线, 有人说刘丽代表的一类人是都市森林中的蒲公英, 真正中国的希望在他们脚下生根。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 可是往往是为自己, 这些梦想往往会被岁月的流水冲击得支离破碎。

  而刘丽的梦想却是让更贫困的学生因为自己的帮助走进大学校门, 并且她在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坚持着。

  抄下这段颁奖词, 也写下对她的敬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 一副疲惫的肩膀。

  是内心的善良, 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

  她剪去长发, 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

  红硕的花朵, 不是叹息, 是不灭的火炬。

  ??

  “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 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 为世界唱一首歌曲。

  ”

  多么希望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们都天真、简单, 就像颁奖典礼中的两个小天使, 纯洁、纯净;多么希望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感动, 这样我们的心底便多了一份温暖!

  2011年8月24日

第五篇:201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

  201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

  我们曾经记得那些人, 那些事, 让一股热流在心中流动, 那是——感动!还是这个时间, 还是这个地点, 让我们以感动相容。

  2010感动中国10大人物:

  1、钱伟长(三钱之一, 两弹一星之父)——赤子

  钱伟长(1912—2010), 江苏无锡人,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 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

  28岁时, 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 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 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 在艰苦的条件下, 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 忠于祖国, 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

  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

  他学贯中外, 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7年, 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 受到不公正待遇, 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

  1977年以后, 他不辞辛劳, 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 提倡科学和教育, 宣传现代化, 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

  1990年以后, 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 钱伟长太全面了, 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 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 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 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

  ”

  钱伟长用98年时间研究了一门学科——爱国!

  颁奖辞:从义理到物理, 从固体到流体, 顺逆交替, 委屈不曲, 荣辱数变, 老而弥坚, 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 无名无利无悔, 有情有意有祖国。

  2、孙东林 孙水林——信义

  孙水林, 男, 1960年生。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 建筑商。

  孙东林, 男,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 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 腊月廿六。

  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 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 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 此后几天, 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 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

  他决定赶在封路前, 赶回武汉, 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

  春节前发放工钱, 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 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 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

  次日凌晨, 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 由于路面结冰, 发生重大车祸, 20多辆车连环追尾, 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 在大年三十前一天, 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 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

  因为哥哥离世后, 账单多已不在, 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 大家说多少钱, 就给多少钱。

  钱不够, 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

  就这样, 在新年来临之前, 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 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 今生不欠来生债”。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 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

  2010年9月,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颁奖辞:言忠信, 行笃敬, 古老相传的信条, 演绎出现代传奇, 他们为尊严承诺, 为良心奔波, 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

  雪夜里的好兄弟, 只剩下孤独一个。

  雪落无声, 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3、才哇——铁汉

  才哇, 男, 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2010年4月14日,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 回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 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 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

  在路上, 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 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

  “才哇, 你们家的房屋全塌了, 人被压了, 你快去看看吧!”一名村干部带来的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

  然而, 才哇继续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 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 急急忙忙赶回家去。

  可那个时候, 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 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 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

  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采访时, 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 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颁奖辞:对乡亲有最深的爱, 所以才不眠不休, 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 所以才不离不弃, 铁打的汉子, 是废墟上不倒的柱, 不断地梁。

  他沉静的面孔, 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4、郭明义——传人

  郭明义, 男, 1958年12月生, 辽宁鞍山人, 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

  1996年至今, 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 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 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 15年中, 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 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

  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 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 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

  2002年, 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 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06年, 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

  1994年以来, 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 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 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

  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 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郭明义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

  颁奖辞:他总看别人, 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 还能多做些什么。

  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 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

  他越平凡, 越发不凡, 越简单, 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5、王伟——舟曲武警中队副中队长

  王伟, 27岁, 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游斜村人, 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

  2010年8月7日晚11时20分, 雷电、暴雨笼罩着舟曲县城, 27岁的王伟正在单位值班, 不敢一个人住在家的妻子当晚睡在娘家。

  屋外的雨越下越大, 王伟立即向中队领导汇报雨情, 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哨响起, 73名战士带上雨披和应急灯开始清点人数。

  完毕不久, 营房开始晃动......11时48分, 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场。

  天像裂开了口子, 雨水砸在王伟脸上, 周围一片漆黑, 即使打开应急灯, 能见度也不足5米。

  扶着倒塌的碎石, 凭借着记忆与呼救声, 王伟与救援队战士搜寻着生还者。

  没有任何工具, 王伟和救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 他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 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 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 口人却遇难, 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

  救灾的那几天, 王伟总会习惯性地掏电话、看妻子的未接来电。

  “不知道她最后会说什么……”王伟拭去眼泪又说:“我现在就想多救人, 多救出一个人, 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那是8日凌晨0:08在妻子最需要他的时候, 他正在转移犯人, 这一次电话, 成为了诀别!

  颁奖辞:大雨滂沱, 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哭喊, 妻儿需要你的肩膀, 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 这个战士没有回家。

  那个最黑暗的夜晚, 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 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6、王万青——仁者

  王万青, 男, 汉族, 66岁, 上海人, 中共党员,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2003年退休。

  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 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 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 其间, 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 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 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 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

  40多年来, 他视藏乡为故乡, 视牧民为亲人, 克服重重困难, 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 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 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王万青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 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3400余人), 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 累计手术上万例, 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 他以精湛的医术, 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

  在任阿万仓乡卫生院院长的10年中, 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 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 为开展牧民发病情况分析和提高救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后, 他开展的许多手 术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的空白。

  王万青高度重视高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为此, 他和藏族妻子凯嫪一起起早贪黑, 逐一给当地牧民实施预防接种。

  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 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

  1981年他一人独立完成了全乡布病普查任务, 因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 为了开展计划免疫, 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

  1985年阿万仓乡“四苗”接种率达到85%, 成为当时玛曲县至甘南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先进典型。

  现在他的家人子女全都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 可以说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 奉献给了玛曲的卫生事业和这里的人民。

  如今虽然退休了, 但他仍然坚持经常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 并经常在家里给上门的藏族群众治病送药, 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原曼巴(好医生)”。

  他的这种扎根玛曲高原, 情系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玛曲草原从80年代开始到今天被传为佳话。

  颁奖辞:只身打马赴草原, 他一路向西, 千里万里, 不在回头, 风雪行医路, 清洗汉藏缘。

  四十载似水流年, 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

  春风今又绿草原, 门八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7、王茂华、谭良才——炽爱

  王茂华, 男, 1983年11月出生, 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

  谭良才, 男, 1966年4月出生, 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 系王茂华的岳父。

  3月21日14:50许, 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 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 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 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

  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 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 成功救出5名孩子, 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

  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 经多方救治无效, 于5月2日凌晨 1时19分不幸去世, 年仅27岁。

  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 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 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 江西省人民政府, 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 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颁奖辞: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 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 你们勇敢应战, 用牺牲作答!一对侠义翁婿, 火海中三进三出, 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 人间挚爱!

  8、何祥美——神兵

  何祥美, 男, 汉族, 29岁。

  江西崇义人, 现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1999年12月入伍时, 何祥美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

  当兵第6年, 南京军区抽调了一批训练尖子组成狙击手集训班, 何祥美幸运入选。

  从此, 开始了一个传奇的军旅生涯。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 何祥美已经让自己成为一名具备“三栖”作战能力的全能战士。

  三栖尖兵的美誉是艰苦的训练换来的。

  刚进入狙击班, 他就立志要成为狙击手中的王者, 强迫自己去忍受炼狱一样的生活。

  训练中, 何祥美总是第一个端枪, 最后一个放枪。

  狙击手不仅要懂得如何射击, 还深入学习和掌握射击原理。

  凭着一股韧劲, 他啃下《射击学》、《终极狙击手》等专业书籍;常年阅读《轻兵器》、《兵器知识》等杂志;整理笔记3万余字, 绘制各种图表60多张, 记录各种数据850组, 打下扎实的射击理论基础。

  狙击手因射程远, 对射击环境格外敏感, 稍有变化便要调整 瞄准点, 俗称“修风”。

  这也是狙击手达到“人枪合一”境界的必经之路。

  为迈过这道坎, 何祥美把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千个射击参数, 牢牢“烙”在脑海里, 在实践中用心体味揣摩。

  如今, 射程随你定、目标可大小, 何祥美抬头一瞟, 几秒钟内便能判定风向、风速, 目测距离和高低角, 得出正确的修正值。

  其结果多次与测量仪比对, 误差接近于零。

  魔鬼般地训练, 铸造出一个又一个神奇:何祥美精通狙击步枪、匕首枪、微型冲锋枪等8种轻武器射击, 在200米距离上指哪打哪, 发发命中要害;手枪速射, 从拔枪、上膛到击发, 仅需0.58秒……

  过硬的本领使他被战友们封为“枪王”。

  关键时刻“枪王”显神威 每逢重大活动, 部队都要抽调最厉害的狙击手参与安保。

  这种任务, 每次都落不下何祥美。

  2006年以来, 先后参加20多次汇报演示, 被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会议等指定为安保人员、1号狙击手。

  2007年11月, 给军委徐才厚副主席汇报演示时, 一发准确命中目标靶心, 受到徐副主席的表扬和肯定, 并单独接见和合影。

  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荣立三等功2次。

  当一名神枪手的目标实现后, 何祥美又有了新的目标——成为“空中猎鹰”。

  他广泛涉猎和钻研相关知识, 不舍昼夜。

  4个月的训练时间, 何祥美成功处臵10多次险情。

  凭借过硬的素质和技术, 何祥美试飞某飞行器成功并当上教员。

  喜欢挑战的何祥美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目标——潜水。

  潜海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课目, 稍有不慎, 水压便会对人产生致命伤害。

  考核时, 何祥美第一个跳入冰冷的海水。

  他1米1米慢慢地下潜, 每下潜2米都会进行一段时间抗压。

  等他上岸时才发现, 只有他一个人完成了10米海底下潜的训练任务。

  业务精熟, 不忘理论学习。

  刚到部队时, 何祥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 但他见缝插针看书学习, 所有的节假日都有效利用起来, 经过3年艰苦努力, 他通过全军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全部15门课程, 拿到大专文凭。

  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 从普通一兵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 用青春、热血和忠诚, 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颁奖辞:百折不挠, 百炼成钢, 能上九天, 能下五洋。

  执着手中枪, 百步穿杨, 胸怀报国志, 发奋图强。

  百战百胜, 他是兵中之王。

  9、刘丽——姐姐

  刘丽, 29岁, 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 因家境贫寒, 14岁那年, 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 她要外出打工, 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

  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 做过服务员, 当过保姆。

  2000年至今, 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 月薪2000-3000元, 曾被老家的人误会。

  然而, 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 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 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 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 从2006年起, 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 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 到现在固定的37个。

  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 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

  虽然有人说她“傻”, 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为什么是她, 一个瘦弱的姑娘, 一副疲倦的肩膀。

  是内心的善良, 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

  她减去长发, 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 宏硕的花朵, 不是叹息, 是不灭的火炬。

  10、孙炎明——活着

  孙炎明, 男, 1962年10月出生, 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

  从警28年来, 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 恪尽职守, 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

  2004年被查出患脑癌, 6年来三次作手术, 与死神擦肩而过。

  但是他始终保持快乐向上的心态, 与病魔抗争, 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只要我在岗一天, 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 监所安全我才心安。

  ”孙炎明说。

  9年来, 孙炎明分管和协管的监室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他分管的两个监室在所里保持着两个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 教育改造效果最好。

  2008年, 孙炎明所在的看守所住进一位死刑犯, 情绪暴躁, 屡次闹事。

  孙炎明仔细问案情、看卷宗, 主动要求将叶某调到自己负责管理的监室。

  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工作, 犯人平复下来, 并认识到自己的罪行。

  被执行死刑的那天, 犯人要求见孙炎明最后一面。

  他说:“孙管教, 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

  谢谢你, 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 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

  他抖擞精神, 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 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生活。

  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 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2010感动中国特别人物:

  1、海地地震罹难的维和人员——八位维和英烈

  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 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 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此次地震共造成近20万人丧生, 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朱晓平, 男, 汉族, 48岁,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 郭宝山, 男, 满族, 60岁, 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王树林, 男, 汉族, 58岁,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 李晓明, 男, 汉族, 35岁, 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干部; 赵化宇, 男, 汉族, 38岁, 公安部警务保障局副处长, 驻海地民事队长;

  李 钦, 男, 汉族, 47岁,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参谋长, 驻海地维和**防暴队政委;

  钟荐勤, 男, 汉族, 35岁,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处干事, 驻海地维和**防暴队宣传官;

  和志虹, 女, 纳西族, 35岁,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检查站教导员, 驻海地维和**防暴队联络官。

  据了解,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约15公里处, 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

  而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防暴队的驻地就在太子港。

  海地时间1月12日下午13时40分左右, 朱晓平一行降落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

  他们一刻也没有休息, 随即赶去中国维和营地, 看望维和队员。

  然后, 又赶赴联海楼与联合国官员商谈。

  16时53分, 灾难降临。

  “维和英雄, 浩气长存”。

  2010年1月19日, 公安部政治部正式批准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为烈士。

  1月20日上午9时, 公安部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为8位遇难维和人员举行共和国公安维和英烈遗体告别仪式。

  2、K165次列车乘务组:临危不惧让我们看到了工作态度, 而临危不乱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水准, 正是这个团队, 成了奇迹创造者。

  3、中国志愿者: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志愿者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更要习惯, 您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个。

  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 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 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 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闪耀。

  我们把它转变成一颗又一颗志愿的心。

  属于志愿者的奖杯应该颁给太多太多的人, 它属于你, 属于我, 属于他。

  让这个奖杯在人群中传递, 在您的手中传递, 就像一个邀请, 你, 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员。

  让它, 带着我们的温度, 一个接一个地向下传递。

  以上就是“观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有感”的论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