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2022-11-28| 编辑: 佚名| 查看: 148 |原作者: 刘谷龙|来自: 衙媒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家乡文化调查报告,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第1篇:家乡文化调查报告标题:关于家乡(遂溪)人民业余文化生活的调查报告———醒狮之乡遂溪的文化成长班级:电子姓名:学号:摘要:遂溪作为醒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家乡文化调查报告,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

第1篇:家乡文化调查报告

标题:关于家乡(遂溪)人民业余文化生活的调查报告———醒狮之乡遂溪的文化成长 班级:电子姓名:

学号:

摘要:

遂溪作为醒狮之乡, 醒狮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到那个时候, 男女老少都开始为一年一度的舞龙舞狮节目开始做准备, 可谓是全民皆兵了。现如今舞龙醒狮已不再单纯是为了游神而举行的了。它已经是融进了遂溪人民的身躯和血液中的一种文化了。遂溪人民也为其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关键词:

年例醒狮之乡舞龙醒狮网吧KTV赌博数字电视舞蹈 调查目的和意义:

最近党提出了要进行文化改革, 所以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通过了解在当今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现状和文化建设的进展, 增强我们对加强中国特S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引导我们深入基层、深入民众, 激发我们参与文化建设以及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热情, 增强我们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加深我们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 使得自己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下贡献, 使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又迈进一小步。调查过程:

在遂溪过年的那段时间去向基层人民了解一下他们在业余时间有什么文化生活可以进行, 以及对于自己文化生活的看法, 和觉得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他们自己又希望有些怎样的文化生活。

基本情况与分析:

纵观这几年遂溪人的文化生活, 随着国家对人民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 遂溪的文化建设在这几年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和显示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其中, 居民的文化生活也 逐渐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演唱会、看电影、打麻将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 到2012年一月份, 在我所调查的遂溪家庭里, 以前的黑白电视已经是人们记忆中的东西了, 现如今他们大部分都有彩S电视、液晶电视, 甚至是最近刚刚流行的3D电视都出现在普通居民的家中了。另外随着遂溪电视台的改革, 以前是模拟信号电视的家庭都升级为有线数字电视, 电视节目也由原来的40多个台增加到了80多个。VCD或DVD似乎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取而代之是更加先进的EVD了。电脑也在普通家庭中得到了普及, 手提电脑的比例越来越高。

值得留意的一件事是当今的居民文化生活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 主要分为了年轻派和守旧派两个部分。8岁到30岁的新生代, 他们趋向于一些新事物, 他们喜欢上网, 听歌、看演唱会、溜冰;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 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就普通多了, 例如: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读书看报、搓麻将、下象棋等;而那些高于50岁的成年人, 他们则对看大戏、粤剧、雷剧, 舞狮子等活动情有独钟。

晚上在烈士公园里面, 很多妇女聚在一起练练舞蹈, 娱乐一下身心, 为此不难发现妇女的地位已经是在不断的提高了, 以及她们的追求也发生变化了, 她们不在满足于家庭主妇的日子了, 她们也开始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业余爱好。

其中, 有些非物质文化是他们都喜欢的, 那就是在遂溪的年例时所举行的舞龙以及醒狮的表演, 遂溪作为醒狮之乡, 醒狮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到那个时候, 男女老少都开始为一年一度的舞龙舞狮节目开始做准备, 可谓是全民皆兵了。现如今舞龙醒狮已不再单纯是为了游神而举行的了。它已经是融进了遂溪人民的身躯和血液中的一种文化了。遂溪人民也为其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就我调查的家乡居民文化生化来说, 他们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 但也提出了一些他们认为是不足的方面。

1、政府在文化事业投入少, 活动经费短缺

可能是由于在文化建设中体现不出政府业绩增长的原因。县、镇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对于其他方面少得多, 某些落后点的地方甚至是零投入, 而且这些经费大多为人头经费, 为此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 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就更加是寥寥可数了。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 由于缺乏资金, 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 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 另外由于对一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 造成某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或消失的状况。我县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 文化站的图书阅读室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 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或是残旧。

2、日常开展的文化活动过少, 居民文化生活贫乏

每年城镇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 由县委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 组

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及棋、球类比赛等。在过年期间相对而言就多点, 例如一些猜字谜、玩飞镖, 春节演出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镇”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 活动形式仅为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 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 广大中老年居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

由于文化站待遇低, 政府的不够重视, 所以我县的文化队伍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 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 素质参差不齐, 在岗人员也经常被乡镇挪作它用或被外借开展乡镇的其他中心工作, 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镇文化专干年龄偏大, 由于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培训学习, 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从而造成大部分新生代的居民对于由政府举办的文化活动不感兴趣, 使他们更多是去网吧, KTV、溜冰场等娱乐场所。

4、缺乏正确的引导, 糟粕之风盛行

我们县是一个比较大的县城。人口大概有十万左右, 居民空闲时间大都会选择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牌等, 有些还只是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而已, 但是大部分都出现了变质, 演变成了“赌博”活动。据不完全统计, 镇上的赌博场所近千家, 其中大部分都是家庭式的, 有的家庭甚至常常因为打麻将而引起吵架、放任孩子不管等坏现象, 更加恶劣的还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另外, 镇里某些落后地方的迷信之风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少些老年人身上, 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在一两次求医不见效果后, 便会选择去找“神灵”。

5、网吧和KTV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不够

由于时代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新型娱乐性文化场所开张, 但是由于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不足, 造成那些场所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 例如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就是很常见的事了。而在一些KTV场所, 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暴力事件。

二、我镇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镇城镇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既有历史客观的原因, 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城镇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 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 给城镇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城镇文化的发展步伐,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管理部门和部分城镇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 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 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 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 有了钱, 就一切都好办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 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 可搞可不搞, 从而忽视了文化对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后面, 往往是经济当主角, 文化作配角, 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 从而出现的居民文化水平增长追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2、对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 地方财政又有困难, 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 县、镇用于城镇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 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依靠自身发展, 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又有相当难度。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 没有文化建设项目, 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 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3、城镇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居民文化素质偏低

城镇文化市场与其它商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形成鲜明的反差, 城镇文化市场境况冷清。有些地方附近连一家书店都没有, 居民买书难。与此同时, 文化市场管理不善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方面, 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正当的文化娱乐生活, 但城镇的文化建设却严重滑坡, 居民很难享受到一些健康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 文化市场的管理跟不上, 甚至缺乏管理, 一些迷信、反动、淫秽、暴力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在城镇大肆泛滥, 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文化管理体制不畅

文化部门人员大多被叫去进行办公工作, 文化表演队伍的人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基层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 没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 缺乏文化创新。而且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极少, 管理不力, 导致文化站形同虚设, 没能发挥城镇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调查结论:

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一些现代化的娱乐场所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使得人民的精神文化不再空虚, 居民在自己的空余时间还

是可以找到一些文化活动去参与的。但是相对于居民的经济的水平的增长, 这些又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怎样让居民文化水平与经济水平差距缩小是政府急需解决的事情。在党的文化改革思想的领导下, 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将我县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调查建议和对策:

1、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 家乡的城镇有能力来建设多一些些公共文化场所, 例如:县文化馆、博物馆、阅览室、健身的器材和场地等。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保护的力度, 有关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个保护体制, 鼓励一些新生代去学习和传承那些非物质文化。对一些做得好的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

2、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 大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加快城镇文化建设, 就要狠抓教育, 完善九年义务教育体制, 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从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 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加大对青少年文化思想的教育与引导, 多举办些适合他们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多点接触健康的文化, 鄙弃那些低俗落后的文化。

3、完善城镇文化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 保障城镇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把城镇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与监管并重, 既要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又要加强经营这得监督管理, 防止经营者为了自己盈利而为居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动机会和场所。对于一些非法的盈利性文化场所要加大打击力度, 必要时要进行依法取缔。从而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给居民。

第2篇:家乡文化事业调查报告

家乡文化事业调查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了响应党的号召, 深入了解当前我村精神文化建设情况, 以促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 根据学院的安排, 由我对本村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11年1月8日至20日, 我通过访问、观察等形式了解我村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 并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形成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进入新世纪, 党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提出要培养新型 民, 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我的家乡, 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 我利用暑假返镇时间, 对我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 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 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 因此我们村是整个县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 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 我对自己所在的张家庄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 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过去与现在, 农忙与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 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宣风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总的来说, 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 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一方面, 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 发展到现在, 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 98%都有彩S电视, 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 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另一方面, 从文化活动的主体来看。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是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 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 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 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 23%打扑克, 10%左右搓麻将, 7%下象棋, 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而那些高于50岁的成年人, 他们则对看大戏、听说书、赶庙会、扭秧歌、舞狮子等活动情有独钟。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 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题。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 活动经费短缺

县、镇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 而且这些经费大多为人头经费, 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 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 由于缺乏资金, 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 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镇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 几乎没有, 文化站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 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

2、文化活动少, 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 由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 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镇”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 活动形式仅为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 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 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

我村文化站无编制, 基本由村干部兼任。由于文化站待遇低, 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 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 素质参差不齐, 在岗人员也经常被乡镇挪作它用或被外借开展乡镇的其他中心工作, 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镇文化专干年龄偏大, 4、缺乏正确的引导, 糟粕之风盛行

我们村是一个只有四百人左右的小山村, 又不是新农村示范村。村民农闲时间大都会选择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牌等“赌博”活动。村上得自动麻将机桌子就不下10张, 有的家庭甚至常常因为打麻将而引起吵架、放任孩子不管等坏现象。另外, 村里的迷信之风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少些老年人身上, 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在一两次求医不见效果后, 便会选择看神婆, 找巫医。

四、加快我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 通过这次调查, 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 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 存在着一些差距, 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 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

2、加大投入力度,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 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 如:乡村文化活动室, 健身的器材和场地等。

3、加强教育培训, 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 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要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 塑造农村新风貌, 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农村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农民没有一个好的精神风貌, 就谈不上是新农村。

4、完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 保障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与监管并重, 既要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又要加强经营这得监督管理, 防止经营者为了自己盈利而为农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动机会和场所。

第3篇:家乡风俗文化调查报告

思政部

基础课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家乡风俗调查报告 班别:17网络1班 姓名:梁华梁 学号:22 指导老师:王泉利

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茂名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 将其展现出来, 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 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时间:2018年1月14日到1月27日 地点:茂名市信宜 调查对象:亲朋、邻里

调查方式: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

调查范围:关于信宜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 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信宜, 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 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 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 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 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 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 大年三十不吃饺子, 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 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 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信宜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正月里禁忌剪头发, 剪头发方娘家舅舅, 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 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 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 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 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 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 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 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 被称作缝破, 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 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 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 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 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 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 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在信宜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 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 如果这一天吃饺子, 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 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 这一天吃饺子, 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 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 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整报告文字简短, 语言平实, 但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 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 已经将其抛弃殆尽, 因此, 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 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 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 去关注年俗, 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 捍卫乡土文化, 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第4篇:家乡的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家乡的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在威海,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 三面环海, 海产品丰富, 环境优美。我居住的村庄叫蒲湾村, 一个只要走上十几分钟的路程就可以看到大海的村子。村里最有名的建筑非海草房莫属。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住上了楼房, 但还是保留了几个古老富有特S的海草房。

由于靠近海边, 所以用于建造海草房的原料海带草特别丰富。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 堆尖如垛, 浅褐S中带着灰白S调, 古朴中透着深沉的气质。用于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一般的海草, 而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海草生鲜时颜S翠绿, 晒干后变为紫褐S, 非常柔韧。

盖海草房最关键的步骤是往屋顶上苫海草了, 当地人盖房又称“苫房”。苫房的原理其实跟建造瓦房安装瓦片有相通之处, 只不过是用海草从下往上一层压一层地苫好。海草房苫房是一门手艺, 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 主要取决于是否海草苫得严密。因为只要屋子不漏水, 墙是很难倒的, 可以一直住下去。据说苫间海草房要三四个人花上十几天才能搞好。然而现如今许多有手艺的建造海草房的人已经不在了, 而能传承这种手艺的人也是极少数的。与现代式的房屋相比, 海草房更多的融入了人们的智慧与手艺,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少了钢筋水泥, 这种原始的建筑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据我的调查, 海草房从我们村子建设以来就有了, 大概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历史悠远。由于新农村建设, 许多大瓦房拔地而起, 其他村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海草房与现代建筑格格不入, 渐渐淘汰了古老的海草房, 而只有我们村子还保留了几个海草房, 现在居住其中的大多数是些老人, 年轻人更倾向于平房。海草房有许多优点, 古朴典雅, 冬暖夏凉, 是一个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建筑。从老人们口中, 我感受到了她们对海草房独有的感情, 而那些年轻人却仅限于知道其存在, 对其历史了解甚少。

曾有名人对海草房情有独钟, 吴冠中这样描述海草房:那松软的草质感, 调和了坚硬的石头, 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 仿佛妇女的发网, 却也添几分俏丽。看一眼那渔家院子, 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 选材时随方就圆, 三角形的大山墙, 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 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吴冠中优美的言辞形象生动的描述出了海草房的外观, 令人充满无限向往。海草房不华丽, 不高贵, 但如果你是亲眼见到他的真面容, 一定会被其古朴的外表所打动, 他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勤劳与朴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海草房的知名度也逐渐提高, 许多人慕名而来参观海草房, 并想尝试一下住在海草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过近年来, 海草房的情况却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近海养殖, 使海草的数量越来越少, 几乎打捞不上来足够的海草去搭建一个海草房, 人们也越来越不乐意花费精力去搭建, 所以海草房的光辉时代已经过去。

关于海草房的保护也是一个引人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村子零星分布着几个海草房, 多数年久失修, 大队也不会特别重修或加固。我认为海草房是几代人记忆中的独特建筑, 我们应该加大保护力度, 可是适当向村民宣传保护仅有的海草房, 大队也应该从经费种拿出一部分用于海草房的修建,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保护海草房的重任, 让其不至于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第5篇:家乡地域文化习俗调查报告

家乡地域文化习俗调查报告

姓名:吴晓琳

学号:***33

专业:现代文员

徽州民俗-祭祀文化 :

在远古时期, 徽州地区交通不便, 生活水平极为低下, 徽州原住土著山越人对各种自然现象和身边所发生的种种事物缺少正确的认识, 大自然对先民来说, 是幻化无常, 神秘莫测的, 使他们想到周围世界扑朔迷离, 认为到处充满鬼神, 并且能左右环境, 这使先民们逐步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 头脑中充满了对鬼怪瘟疫的极端恐惧。因此, 人们要战胜妖魔鬼怪, 只好借助神的威力与妖魔疫鬼进行斗争, 乞求神灵的庇护和保佑。

基于人们对万物有灵的观念, 从而产生了一种驱鬼逐疫、迎神纳吉为目的的原始祭祀活动一一傩。在人们想象中, 傩神能给人们驱鬼逐疫, 能给人们赐福消灾, 傩神成了人们寻求幸福的信心和精神寄托, 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

祁门傩舞《山越人》, 就是徽州先民冲开混沌的世界, 博击于天地之间, 追求光明、生存而举行的祭祀, 展现出古代先民的雄浑气度, 表达了人们祈求消灾免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平安带福的良好愿望。

在恍惚、沉重的打击乐声中, 远古蠕蠕而动的先民在挣扎、抗争、企盼, 整个表演情绪沉重, 稍激奋, 动作表现得缓慢而拙实。随着一声巨响, 恰如天崩地裂, 人群沸腾, 欢呼声大作, 手握双斧的傩神蜂拥而上, 狂呼乱叫, 这时, 舞蹈动作顿挫有力, 整个演出呈现出激昂、高涨的场面。

在傩舞的服饰上, 力求简炼彪悍, 女演员以兽皮裹身, 男演员赤身裸体, 上身饰以藤叶、下身以兽皮遮挡.以表现出先民的荒蛮、野性与力量, 给人以古拙粗犷、狞厉诡谲, 有一种力量的冲击效果。

祁门傩舞面具, 古老朴拙, 工艺讲究、造型粗犷、线条有力、夸张、S彩鲜明、对比强烈, 千姿百态、各具神韵, 耐人寻味。傩神的面具是神的象征载体, 是沟通人、鬼、神世界之间工具, 是人、鬼、神的灵魂。一个面具是一个神、一个鬼、一位令人尊敬的历史人物, 众多的面具构成了一个神秘而庞杂的鬼神世界。透过弥漫着宗教S彩的傩面具, 我们可以窥视徽州山越人的文化风貌、民风民俗。

徽州民俗——徽州宅居: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 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 各进皆开天井, 通风透光, 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 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 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 远远望去, 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 中门关闭, 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 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 人们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 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 有厅堂、卧室和厢房, 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 住屋的最佳朝向, 当选择坐北朝南, 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 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 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究其原因, 据五行说法:商属金, 南方属火, 火克金, 不吉利;征属火, 北方属水, 水克火, 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时期, 徽商鼎盛, 他们一旦发了财, 就回乡做屋, 为图吉利, 大门自不朝南, 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

屋套屋:徽州宅居很深, 进门为前庭, 中设天井, 后设厅堂住人, 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 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 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 靠墙设天井, 两旁建厢房, 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 前后两天井, 中有隔扇, 有卧室四间, 堂室两个。

徽州民俗——节令习俗: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 因农历十二月称“腊月”, 故名。“腊八”一过, 春节临近, 家家户户要从腊八这天起, 清扫屋宇灰尘。当天要吃腊八粥, 黟县、休宁县北乡一带还晒干豆腐, 称“腊八豆腐”。腊八过后, 家家开始宰年猪, 互相请吃杀猪酒, 裹糯米粽, 做米馃, 煎油豆腐, 炒花生、蚕豆, 做芝麻糖、冻米糖等。还要人家将婚嫁活动安排在这一天举行, 故有民谣曰:“腊八腊八日子好, 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四, 俗称“小年夜”。前一天深夜, 家家户户祭灶, 供送“九田东厨司命灶君”上天奏事, 俗称“送灶”。祈求灶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说好话, 保佑一家人畜平安。小年这一天, 家家堂前挂祖宗画, 画上记载历代祖先名讳, 或绘制祖先遗像。设烛台香案, 置贡品, 接祖宗来家过年。从这天起, 家家户户清洗家具, 拆洗被褥, 扫除尘埃, 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除夕:谚云“赶忙三十夜, 清闲初一朝”。吃个年夜饭, 午夜放个炮竹什么的, 这与外地的差别倒是不大。

春节:大年初一, 大家都穿戴一新, 幼辈向长辈拜年, 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 同辈之间也互相恭喜。这一天, 讲究忌讳, 不动刀剪, 不拿针线, 不下锅煎炒(忌吵), 不沾扫帚, 不向门外泼水, 不打碎杯碗器皿, 不打骂儿童。认为犯忌为不吉, 本年就会有破财、生病及其他灾祸。祁门县还有“喊年”的习俗。即正月初

一、初二两日, 由村中年事最高的为领班, 组织青年及男童, 排成长蛇阵, 挨家喊拜年, 每至一户, 由领班者高喊被拜年的当事人名字并加上称谓, 或者说:“向宝厅拜年”, 或者以称谓喊拜。受拜者旋即应声说“多谢大家来了”, 喊年者齐复声:“应该来的”。别有一番意思。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 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还要送祖宗回山, 在祖宗画像前摆上酒菜, 焚香祭拜, 家家户户还要张挂彩灯, 徽州区岩寺镇的元宵戏灯最为盛行。

二月二:农历二月二是土地爷的生日, 古徽州称为“龙抬头”。大约是因进入仲夏时节, 雨水渐多, 可以听到雷声了, 所以有这种说法。在农村, 这一天农民忌下地, 妇女忌拿针线清闲过一天。绩溪县的规矩, 这一天还有包扎一生糯米一个的粽子煮熟, 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为百花生日, 故又称“花朝节”, 这一天, 文人陈设百花, 举行文昌会, 比赛诗文。

徽州民俗——生产习俗:

徽州旧时各生产行业, 如做农、从意、经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规习俗。农村要祭“五谷神”, 祈求庄稼兴旺;天旱常兴“求雨”, 素食斋戒, 做道场祭拜龙女菩萨;耕牛转让时, 买主要带牛绳将旧牛绳换下, 叫做“断索”, 表示买卖双方均不得反悔。砖工建房上门枋时, 要宰杀公鸡, 将鸡血淋门口, 叫做“祭门神”, 并口念祭词“鸡血淋到东, 恭贺东家添儿孙;鸡血淋到西, 恭贺东家多添丁。”众人互相呼应, 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鲁班师傅”, 最忌讳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 意为坐冷板凳, 即无生意可做。商店家设“财神座”, 常年供奉“大元帅”, 以求生意兴隆、赚钱发财等等。

开秧门:农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称为“开秧门”。歙县这一天要设宴请“田公、田母”, 朝拜时, 先插先插三根香于田埂, 还要虔诚跪拜。休宁、屯溪这一带, 当家人去秧田选定“门向”, 然后带泥拔出一块秧苗, 置于茶盘, 捧送回家放在贡桌上, 祭拜天地后, 将带泥秧苗倒甩上阁板, 已全部粘上为无灾无害生长良好的好兆头。牛福会:专门为耕牛保安祈福的组织。凡愿入会的农户, 每头耕牛交一二元银洋作为牛福会基金。会员的耕牛被盗或走失, 报经值年会首(一年一任), 即派人四处寻查, 无偿地归还失主, 如牛找不到, 失主也可以牛福会中领取一些救济金作为补偿。

打锣封山:山区为保护森林形成许多条规习俗, 打锣封山就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每年冬季, 村或乡定人鸣锣, 口中呼唤所封山场的地名, 串村走户, 昭示禁戒规约。此后, 家家户户, 互相告诫, 不得犯戒。鸣锣同时, 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 以标明禁山范围。接财神:徽州以农历五月五为财神日, 工商业者多在这天接财神。

开张礼:徽州新店开张这天, 要在店门口披红结彩, 挂金字招牌, 燃放爆竹, 有的还奏乐, 以示庆祝。

?

第6篇: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

二, 调查时间:2012-7-25调查地点:舒城县 调查人:姚一林 调查内容:家乡文化资源介绍与新发展

舒城是西汉教育家文翁的故里, 今年在舒城还成立了由蜀舒两地文翁研究者及文翁的后裔组成的文翁研究协会。干汊河境内的周瑜城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吴军统帅周瑜早年练兵的遗址, 现正在建设开发之中。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晚年隐居龙眠山, 一时文人会聚咏唱于此, 使“龙眠毓秀”成为龙舒八景之—。汤池镇是千年古镇, 因温泉而得名。清康熙年间, 桐城派著名文学家戴名世曾沐足于此, 作《温泉记》而被称为“人间福地”, 现已建成汤池温泉渡假村。

舒城现有省、市、县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 珍贵文物有:春秋时期的西鼎、建鼓座、编钟, 战国时期的带铭文青铜匝、云雷纹铜壶等。

近现代亦有多处革命遗迹, 像韦家大屋——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毛主席视察舒茶公社休息室等。

万佛湖湖区内栲栲山上有周瑜祖坟, 五座山峰被喻为“五老观太极”。湖北岸大梅山上普建有梅仙祠、梅仙亭, 纪念汉代隐居成仙的南昌尉梅福。湖区西南岸团山嘴附近发现有汉墓群。

万佛湖于1987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9月, 舒城县万佛湖经过了国家AAAA级旅游评定组检查验收。舒城县10年来为万佛湖投入各项建设资金达5.5亿元, 目前景区年接待量达52万人次, 年创旅游综合收入7800万元, 解决了近5000人的就业问题。

舒城县结合当地旅游特S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万佛湖镇文化站以龙河剧场、街道业余戏曲爱好者为依托, 组建了万佛湖老中青戏剧协会, 成立了秧歌队、腰鼓队;以中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力量为依托, 组建了万佛湖业余歌舞团;以湖区周边村民为依托, 组建了龙舟队、舞龙队、舞狮队, 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 大张旗鼓、大办灯会、竞相放歌, 不仅丰富了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 而且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

晓天镇以万佛山旅游景点为依托, 将山歌唱到猪头尖。舒茶是毛主席当年视察过的地方, “9·16”茶园便是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开辟的。舒茶做足“茶”文章, 将有名的“二月早”茶叶推销到海内外;茶歌更是当地的特S文化, 小至三岁黄发, 大至耄耋老人都会唱茶歌。

县城的少儿艺术培训中心、艺术教育培训中心、老年大学舞蹈队、长青腰鼓队、“夕阳红”戏剧协会、京剧票友会, 未来文化传播公司的舞蹈队、演出队, 舒城师范的舞蹈队、体操队, 各小学的连厢队、军乐队等像一朵朵S彩斑澜的花儿在整个县城的节庆活动中次第开放, 将古老的县城衬托的美艳无比。

旅游文化已成为舒城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早在1996年, 舒城县就于农历端午节这一天举办了万佛湖由史以来的大型龙舟赛。当时由县内各大企业的10支龙舟队参赛。当天全县计有10万人观看了比赛, 浏览了万佛湖。风光旖旎的万佛湖从此撩开了羞涩的面纱。

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 舒城县举办了首届中国万佛湖旅游文化节暨“龙津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国内外数十支龙舟队来舒参赛, 并力邀国家级著名歌星毛阿敏、阎维文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来舒演出。在这次大型活动中, 舒城地域文化得到了挖掘、整理和集中展示。县文化馆搜集了舒城民歌《四季飘》、《高高山上新事多》、《龙河渔歌》、《请喝一杯龙舒茶》等曲目;经过筛选和精心编排, 秧歌《连厢腰鼓舞》、表演唱《万佛湖畔好风光》、男声独唱《站在舒茶望北京》分别在文化节开幕式、闭幕式上演出, 丰富了万佛湖旅游文化内涵, 极大地提升了舒城万佛湖的旅游品位

1998年9月、2002年10月、2004年10月、2006年9月, 舒城县先后承办了亚洲铁人三项赛、六安市第六届老运会、六安市首运会和中国(舒城·万佛湖)中外大力士公开赛。在这一系列活动中, 舒城县委、县政府利用体育、文化两个车轮来拉动该县旅游经济的发展, 并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将秀美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生命的健康运动以艺术的形式展示给来宾、运动员、教练员和众多的中外游客, 让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在此汇聚与凝结、交融……

通过举办这一系列赛事, 大大地提高了舒城县的知名度。文化、体育带动了旅游的迅猛发展, 促进了舒城对外招商引资的步伐, 同时也拉动了整个舒城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万佛湖”牌鱼头不仅热销于合肥餐饮市场, 而且在上海等大城市也站稳了脚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落后是制约旅游文化发展的“瓶颈” 县乡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旅游文化的发展, 但由于舒城整体经济水平偏低, 旅游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譬如, 作为区域文化的活体传承, 舒城县唯一的专业演出团体——县庐剧团, 20多年没有招进新人, 现有人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 致使许多传统剧目无能力上演, 人才的断代必将导致传统优秀文化的濒危。

(二)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形式单一 就该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方面, 山水古迹、楼台庙宇、堰坝水利等静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开发利用上比较觉醒, 而动态的文化资源却没有充分地组织发动起来。让动态的人文活动来为静态的自然景观锦上添花, 做到动静结合, 或许更有利于旅游前景的发展。

(三)文物价值没有在旅游中显现出来 该县现有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 馆藏文物1126件。它是游客了解舒城历史、经济、民俗、社会、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载体, 但目前舒城尚没有展览馆藏文物的博物馆。

(四)对全县活体旅游文化的分布、导向、流动缺乏长远规划 对旅游景点的布置、旅游路线的安排、旅游品牌的打造都有明晰的规划, 而对全县活体旅游文化的分布、导向、流动缺乏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更谈不上长远规划。

(五)旅游文化商品研发和销售滞后 在一些旅游景区, 只能见到当地农民出售板栗、蒜子、竹木工艺品、山野菜等, 而看不到具有县域特S的包装精美的旅游文化商品。

三、意见与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形成共识 一是旅游文化产业是该县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在各大支柱产业中应给予旅游文化产业以广泛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二是加大对旅游文化的领导力度, 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局面, 发挥各行各业在舒城旅游发展中相互促进、彼此协作的作用, 采取新思想、新机制、新办法, 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充分调动那些投资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和经营旅游文化的单位及个人的积极性, 放宽旅游文化行业准入,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有利于旅游文化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共同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

(二)多元化筹资, 解决制约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在旅游文化产业投入上, 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资金, 开发建设重大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多渠道引资、筹资。以各种优惠政策, 吸引、鼓励外商、沿海企业和本地私营企业、民间资本等投资建设各种股份设施。三是对研制开发旅游文化拳头产品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资金、场地、收费等方面的扶持, 尽力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齐头并进, 充分发挥文化活体在旅游中的作用 发挥县庐剧团、县文化馆、文化传媒公司、乡镇文化站、民间演出团体等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让具有地域特S的民族、民间、民俗演出活跃在全县的各个景区, 让文艺演出这一动态文化与景区的静态文化相得益彰;并且让各类演出(展演)团体在市场中自由组合, 在自由组合中将全县活体旅游文化资源重新整合, 发挥最大化效益。

(四)将文物资源盘活, 由后台走向前台 文物是基本的旅游资源, 是发展人文旅游最基础、最重要的资源, 同时又是综合利用民俗、歌舞、旅游商品等发展人文旅游的最佳、最有效的载体。因此, 文物旅游是人文旅游的支撑和内核。我县可对这些历史名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进行修缮, 修旧如旧, 将他们的历史故事、丰功伟绩等以实物或画面形式展示在游客面前;对一些历史人文遗址可以建造遗址公园, 对游客开放, 从而不断提高旅游的水平、吸引力和效益。在万佛湖镇可以建筑一座龙河口水库博物馆, 不仅可以介绍大梅山梅福成仙得道的历史传说, 更重要的是展示百万龙舒儿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舒城所做出的震撼人心的贡献。

(五)结合文化部门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摸底 对全县拥有的动态的旅游文化进行登记、排查, 尽快制定合理的旅游文化总体开发规划及决策方案。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加以实施, 以发展什么洋的特S文化, 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的倾斜都有助于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文化调查报告

家文化调查报告

家乡调查报告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家乡环境调查报告

  以上就是“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的论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