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学画范文

2023-06-01| 编辑: 佚名| 查看: 119 |原作者: 叶红雨|来自: 衙媒网

关于王冕学画范文这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王冕学画范文”的详细内容:王冕学画篇1甘肃省靖煤公司二中小学部二(3)班杨淇今天,我们学了《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古时候,有一个叫王冕的小孩子,因为家里很穷 ...

  关于王冕学画范文这个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王冕学画范文”的详细内容:

王冕学画篇1

  甘肃省靖煤公司二中小学部二(3)班杨淇

  今天, 我们学了《王冕学画》这篇课文。

  古时候, 有一个叫王冕的小孩子, 因为家里很穷, 就给人家放牛。他一边放牛, 一边画画。后来, 他成了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只要刻苦学习, 不怕困难, 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我要学习王冕在困境中刻苦学习, 坚持不懈的精神。

王冕学画篇2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感受王冕勤奋好学, 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孩子们, 寒冷的冬天, 有一种不畏风雪, 凌寒独放的花, 它就是梅花, 你知道描写梅花的诗吗?王安石的《梅花》, 是啊!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赞美梅花的诗词。毛泽东曾写过:“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陆游曾写过:“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今天,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描写梅花的诗, 出示《墨梅》, 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王冕。(板书:王冕)

  2.人物简介

  王冕:元代的画家, 诗人。出身贫寒, 七岁时父亲就去世, 靠母亲做针线活供他读书, 幼年时替别人放牛, 靠自学而成为“画荷花的高手”, 尤其善画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文笔, 走进少年时代的王冕(板书:少年), 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请大家打开课本, 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用你喜欢的方式做记号, 看一看你从文中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3.细读分析

  3.1 自由朗读。

  3.2 师生交流:你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从文中哪儿看到的?

  (一)出示:王冕说:“娘……”

  (1)你是如何看到他的孝顺?

  (2)出示:娘说:“孩子呀!……”教师范读。

  (3)自由朗读。

  (4)指名读。(体会母亲的无奈)

  (5)教师引读。

  过渡:浓浓的母子情让我们感动, 王冕理解, 体贴母亲的一片孝心更让我们感动。文中哪儿还能看到他对母亲的孝敬呢?

  (6)指名读:“从此……”

  (7)略指课文后面他孝敬母亲的句子。

  过渡:王冕是一个孝敬母亲的好少年, 课文除了写他孝敬母亲之外, 你还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板书:好学)

  (二) 出示:“每天给他的点心……”

  (1)指名读

  (2)指导再读。强调“舍不得”

  (3)齐读(感受他的孝顺和好学)

  过渡:正因为他的好学, 三个月来他画画的技巧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4)出示:“起初……”

  a.教师引读。

  b.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画的荷花如何?

  c.想象三个月来他是如何画荷花的?(板书:勤奋)

  d.教师小结。

  过渡:王冕勤奋好学, 立志学画荷花, 其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在王冕十三、四岁的一天,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幅美丽的雨后景S:

  4.品读

  4.1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教师范读)

  4.2 想象: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景物?交流。

  4.3 自由朗读。

  4.4 指名配乐诵读。

  过渡: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这样美的景S王冕为什么能够发现, 并立志学画荷花?他善于发现, 仔细观察。与其说他立志学画荷花是一个偶然, 不如说是一个必然, 因为在这里隐藏了一个必然的因素:他读了许都的书, 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4.5 出示:“他读了许多的书, 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交流:他都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4.6 教师小结。

  过渡:此时此刻, 面对这样一位少年,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5.拓展

  我想对王冕说:“( )”

  6.教师总结

  这就是少年王冕, 一个出身贫寒的放牛娃, 靠自己的勤奋好学, 竟然成为了一个“花荷花的高手”。打开《儒林外史》第一个介绍的人就是他, 可以说他的成功富有传奇S彩。正因为他的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才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通才”, 怪不得在《中国历史名人传》中这样写道:王冕堪称如林楷模, 学者榜样。

  7.布置作业

  7.1 背诵第五自然段。

  7.2 收集王冕的作品。

  8.板书

  少年王冕

  孝敬母亲

王冕学画篇3

  不是第一次教这篇课文, 所以集体备课时, 当主任设问式地来了一句:“你们说, 这篇课文可抓些什么?”时, 我茫然地再次扫了一遍全文, 就像听到有人充满期待地问你一加一等于几你反而不敢回答他二, 径自在心里犯嘀咕:“不就是王冕学画吗?逆境中成长呗;或者抓情感?关注这孩子的孝顺……”以前就是读读课文, 体会到这两点呀, 莫非现在有新发现?

  在指点下, 我们去看了网上的几份帖子, 有份是完整的备课思路夹杂课堂实录。下载后细细一看, 平平无奇的课文还真被推敲出了新意:从大的结构来说, 别出心裁地梳理了一张王冕的年谱,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样介绍少年王冕从7到18岁这12年间的生活, (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10岁那年的“辍学”和14岁那年的“学画”, 都是对他人生有很大影响的事, 也都是能反映王冕精神的事)渗透了要围绕中心取舍的写作方法。从小的环节来说, 善于品词析句, 善于比较。例1, 读“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了”, 谁“眼看”?联系上下文为什么用“眼看”而不用“不知不觉”?(王冕7岁到10岁间母亲的艰辛。)读到下文“不知不觉三四个年头过去了”, 这儿为什么就可以用“不知不觉”了呢?(王冕一边放牛挣钱贴补家用一边看书不耽误学习, 日子过得比先前轻松平顺。)例2, 读“你早出晚归, 免得让我牵挂”比较另一番叮嘱“你晚出早归, 免得让我牵挂”, 想想王冕母亲的良苦用心。例3, 读“舍不得吃”反映出王冕的“拿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比较“舍不得花”反映王冕的什么呢?(勤奋好学――为什么“勤奋好学”――要读书学习――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要改变命运, 不想一辈子在秦家放牛。)……在这些环节中, 追问是步步深入, 思考也是步步深入。

  我阅读着这样的教案, 汗颜自己过去的忽略。比如课文的结尾“春光明媚的时候, 王冕用牛车载了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母亲因何“心里十分欢喜”?以前你问我, 我肯定不假思索:眼前有明媚的春光, 有孝顺的儿子。可现在读罢全文, 再如此回答就浅看了王冕, 也浅看了他的母亲了。少年王冕, 7岁丧父, 10岁辍学, 但是小小年纪懂得自强不息, 三年一边放牛一边读书自学, 14岁自学画荷, 从此开始改变人生, 才十七八岁就离开秦家――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自立。他的母亲从开头艰难地支撑, 到中间的热泪与叮嘱, 直至看着儿子终于长大成人, 自力更生, 心里的这份大欢喜岂止“十分“呢?

  心悦诚服地按着这样的教学设计, 我和学生们走进了《少年王冕》。因着思考, 因着发现, 课堂始终“动”着……我默默感慨:原来, 语文课堂也可以充满着思考的乐趣!

王冕学画篇4

  师:这儿, 有两个字要提醒大家注意。(映示幻灯)“载”是一个多音字, 你能根据它的不同意思, 为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吗?出示:载zǎi ①年;②把事情记录下来。 载zài ①用运输工具装; ②充满(道路); ③表示两个动作交替或同时进行, 相当于“一边……一边……”载笑载言 载入史册 千载难逢 载歌载舞 怨声载道 三年五载

  师: 那么, 文中的“载着”的“载”读什么音?(生齐答zài)汉语中, 一字多音是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 有时, 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来辨别读音, 明白了吗?“隔壁”的“隔”的右半部读lì, 表示古代的一种炊具, 相当于瓦罐。瓦罐值钱吗?

  生:不值钱。

  师:当年的瓦罐如果放在今天, 就非常值钱了, 那可是文物啊!(板书:¥)这个符号认识吗?

  生:人民币的符号。

  师:是的, “鬲”在当时是不值钱, 所以看清楚了, 这里面只有一横, 不能写成人民币的符号。下面请大家在书后第3题旁边的空白处, 临写一个“隔”字。

  师: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来读书, 谁想读?(生试读)

  师:读书就该这样, 要老老实实地把课文读通读顺。像这位同学, 还能读出一些感情来, 那就更好了。课文的第5自然段比较长, 而且要求背诵, 谁愿意读?

  (生读的过程中, 把“闷mēn热”读成了“闷mèn热”)

  师:你读得也很好, 只可惜把一个多音字的音给读错了。其他的同学听出来了吗?

  生:他把 “闷mēn热”读成了“闷mèn热”。

  师:嗯, 听得很仔细。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闷mèn得慌”, 这儿有“闷mēn热”, 你能告诉我们怎么区别这两个字音?

  生:我觉得吧, 天气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念“mēn”, 而心里觉得烦躁, 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念“mèn”。

  师:很好, 这就是根据字的意思来区分它的读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生读)

  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批注, 相信大家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请大家选择一处自己认为最得意的批注谈一谈, 它可以是一个词, 一句话, 也可以是一段话, 甚至是一个标点, 当然也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感受和理解。

  生:我觉得王冕是个孝顺的孩子, 比如“王冕得了钱, 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还有“春光明媚的时候, 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 到村上湖边走走。”

  师:你关注的是王冕的为人, 说得有理有据。(板书:孝顺)

  生:我想补充, 王冕还很勤奋刻苦, 他舍不得花秦家给的点心钱, 积攒下来到书贩子那儿买书看;放牛的时候, 还坐在柳树阴下看书呢!

  师:确实, 王冕是一个勤奋刻苦的人。(板书:勤奋)

  生:我觉得王冕还非常懂事。课文第2自然段中写母亲让他放弃学业, 给人家放牛, 他却说:“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 心里倒快活些。”他这是为了安慰母亲, 好让母亲放心。

  生: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写王冕放牛, 第二件写王冕学画。

  师:你关注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你的概括能力很强。那么, 课文的哪些段落分别记叙了这两件事情?

  生:课文的第2~4自然段主要写了王冕放牛, 第5~6自然段写王冕学画。

  师:这样一来, 文章自然而然就分为了四段, 请拿出笔, 用双竖线做上标记。

  生:我发现这篇文章是按照王冕的年龄顺序写的。

  师:很好, 你关注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文章从王冕七岁开始写起, 然后写到十岁, 再写到“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 也就是十三四岁, 最后写到十七八岁。

  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这条年龄线索隐藏在文中, 留心了才能捕捉到。其余的同学发现了吗?请你们拿出笔, 圈画出这些表明年龄的语句。

  师:同学们, 课题是“少年王冕”, 于是作者写了王冕七岁一直到十七八岁, 这12年间的生活经历。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 看看作者详写了王冕几岁的事情, 略写了几岁的事情, 哪几岁没有写?

  生:作者详写了王冕十岁时放牛以及十三四岁时学画的事情, 略写了七岁丧父和十七八岁成才的事情, 而八九岁、十五六岁没有写。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 作者这样安排写作顺序和详略, 有哪些好处呢?

  生:按照年龄顺序来写, 显得有条有理, 层次清楚, 而且与“少年王冕”这个题目相吻合。更重要的是, 如果每个年龄段都去写的话, 会给人留下“记流水账”的感觉, 分不清重点了。

  生:我想补充的是, 这样写能够突出重点, 更能让我们看出王冕是一个懂事孝顺, 勤奋好学的人。

  师:是啊, 用典型的“放牛”“学画”这样的事例来表现人, 塑造人, 能使人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生:这样写有详有略, 使得重点突出了。

  师:体会得真不错, 不但有详有略, 更重要的还有舍弃, 这样就使得事例集中而突出, 能够更好地为塑造人物而服务。同学们不用老师教, 就已经读懂了许多, 真了不起。那么, 你们还有哪些疑问没有解决呢?请提出来。

  生:我不知道“黄梅时节”是什么意思?

  师:“黄梅时节”指的是春末夏初, 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的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的梅雨季节。在这段时间里, 正是梅子发黄成熟的时候, 所以称之为“黄梅时节”, 又称为“黄梅天”。

  生:我想问的是, 王冕学画荷花, 起初画得不好, 为什么三个月之后, 便大有长进, 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S, 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师:是啊, 王冕是自学成才, 没有名师指点, 他的进步为什么这么快呢?文章没有明写, 谁来猜猜看。

  生:我来猜。王冕读书勤奋刻苦, 学画也一定如此, 所以在这三个月中, 他花了很多的心思, 才有这么大的进步, 把荷花画得栩栩如生。

  生:我在书上找到这句话, “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这说明王冕已经立下了雄心壮志,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 是志向使他有了无穷的动力, 所以, 他才能在短短的三个月中取得如此进步。

  师:言之有理。我还有个疑问,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王冕说的这句话。“娘, 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 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 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课后习题4围绕这一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母亲让王冕放弃读书, 去给人家放牛, 王冕这样说, 是不是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谈谈你的看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生:我的看法是王冕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

  师:究竟是想, 还是不想, 这就是我的疑问。(板书:想? 不想?)不管你持何种见解, 都得以理服人。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 在文中找寻依据, 把你的发现及时圈画下来, 在空白处进行批注, 准备交流。

  生:我觉得王冕想在学堂里读书, 我从“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看出来。如果不想读书了, 又何必在放牛的时候带着书去读呢?

  师:是啊, 想着在放牛的时候“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足以看出王冕是个好学的孩子;这么好学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想在学堂里读书呢?同学们发现没有, 文中也有不少细节是反映王冕的勤奋好学的, 找找看……这样一个抓住任何机会, 一有空闲就读书的好孩子, 怎么不想在学堂里读书呢?

  生:我来补充。母亲怕耽误王冕, 但家庭贫困,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跟王冕提出放牛的想法。王冕说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 这是为了安慰母亲, 并不是他真正的本意。

  师:理由充分。这是一句善意的谎言, 故意说自己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 是要让母亲放心。这是一个多么懂事、孝敬母亲的孩子啊。(指向板书)现在这“想”的后面的问号, 能擦掉换成感叹号吗?(能)如果你是王冕, 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这段话呢?(生读)

  师:下面, 请持“不想”意见的同学发言。其余的同学如果觉得这两种理解都可以的话, 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我觉得王冕这么懂事、孝顺, 他看到自己的母亲这么辛苦, 想减轻母亲的负担, 所以, 有可能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

  生:我想补充, 王冕不想在学堂里读书, 是因为他可以在放牛的时候读书, 这样就能一举两得, 既减轻了母亲的负担, 又读了书。

  师:综合两位同学的意见, 可不可以这样说――王冕想读书, 但由于家境原因, 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 而是想在放牛的时候读书。(生点头)

  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意这两位同学的意见吗?(同意)同学们, 课文第2自然段开头有这样的语句,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 我想问, 这是怎样的三个年头?

  生:是年成不好的三个年头。

  生:是父亲去世的三个年头。

  生:是母亲做针线活供王冕读书的三个年头。

  师:这是父亲去世、母亲做针线活、年成不好的三个年头, 王冕生活的那个时代是“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板书:男耕女织)。缺少“男耕”, 仅凭“女织”做些针线活来赚钱维持生活, 还要供王冕读书, 家庭的贫寒、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也难怪母亲会这样说――“孩子呀, 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 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 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师:从这句话中, 你体会到母亲说这番话时的心情了吗?(生读)

  师:这是一位无奈、难受、愧疚的母亲。文章还有一处描写母亲的细节, 请大家找出来。(幻灯映示)自己读一读, 然后想一想,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这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我从“理理衣服”“含着眼泪”体会到的。我们平时遇到什么事要出门的时候, 妈妈总会亲切地帮我们“理理衣服”;“含着眼泪”说明母亲心疼王冕, 毕竟他才十岁啊!

  师:你关注到了两个细节, 并且能结合课文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 这种阅读的办法真好。老师想问大家, 为什么母亲“含”着眼泪, 而不是“流”着眼泪呢?

  生:我认为母亲不想让王冕看见自己流泪, 怕王冕伤心难过, 所以强忍着不使眼泪流出来。

  师:一字之差是小, 但情意差别就大了。用“含”更能体现出慈母的情怀。阅读的时候, 我们只有细细揣摩, 才能咀嚼出词语的滋味来。就在母亲说的这句话里, 有一个词语也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仔细看, 用心想, 看看是哪一个?

  生:我觉得是“小心”。母亲担心儿子做事不认真, 会受到秦家人的责罚。

  生:我觉得是“早出晚归”, 因为秦家人对王冕很好, 但提了一个要求, “做事要勤快些”。所以母亲要王冕“早出晚归”, 尽心尽力地做事。这样, 秦家人不但不会责罚他, 而且会加倍地对王冕好。

  师:是啊, “晚归”比“早归”更加能够体现出母亲的慈爱, 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就在于此。如果不去留意, 不去揣摩, 我们还能品出这般滋味吗?

  师:一个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从这三个细节的描写中(点击“理理衣服”“含”“晚归”), 我们看到了一个对子女无比疼爱的慈母形象。要不是家庭实在困难, 母亲是绝对不会让年仅十岁的小王冕辍学放牛的。同学们, 在这三年中, 如果你是王冕, 你可能会看到、听到些什么?

  生:我可能会看见, 母亲的白发越来越多了, 皱纹越来越深了。

  生:我可能会看见, 母亲在油灯下熬夜做针线活的身影, 不时还捶着自己的腰。

  师:如果你是王冕, 目睹此情此景, 听到母亲此时要你放牛的要求, 你能理解母亲的苦衷吗?你能一心只读书吗?你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学堂里上课吗?你会怎样想?

  生:我会想, 母亲的担子太重了, 我这么大了, 该为家里出点力了, 放牛的时候也可以读书嘛。

  生:我会想, 我不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学堂里读书了, 我要去放牛, 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 好让母亲减轻些压力。

  师:是啊, 现在也只有放牛才能减轻家庭的负担, 才能为母亲分忧, 所以你毫不犹豫、故作轻松地说――“娘, 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师:现在这“不想”后面的问号能擦掉换成感叹号吗?(能)如果说王冕想在学堂里读书, 那么善意的谎言折射出王冕的好学与体贴;如果说王冕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 那么焦灼的心情包蕴着王冕的懂事与孝顺。想也好, 不想也罢, 这都是王冕孝心的真实写照!

  师:王冕不仅是著名的诗人, 还是一位画家。他之所以产生学画的念头, 得益于一次雨后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练读, 争取读出感情来。(生读指名读)

  师:老师还想请一位同学朗读, 争取通过朗读把这幅美丽的画面, 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谁愿意?其余的同学闭上眼睛注意听, 一边听一边展开想象。(生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想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 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这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生:作者在写这段话的时候, 用了一些表示颜S的词, 比如“黑”“白”“通红”“绿”等。

  师:这样一来, 画面上的S彩就丰富艳丽了。

  生:我发现作者是按照“空中――山上――山下”这样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

  师:是啊,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画面上的景物就有了层次, 错落有致。

  生:我还发现作者用了“镶”“透”“照”这些动词, 写出了动感。

  师:动静结合, 画面就生动了。同学们, 这么美的风景, 这么美的语言,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然后再试着背一背。(生读背)

  师:同学们, 学到这, 我又有一个疑问了。文题是“少年王冕”, 在这儿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来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呢?请你小声地再去读一读这段文字, 结合王冕的生活经历, 及王冕这个人想一想, 这样的描写还有别的作用吗?

  生:(冷场)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文章, 那散发香气, 能够拒虫的樟树, 象征着一身正气宋庆龄。那么,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段话, “阴云”“ 大雨”象征着什么?

  生:象征着王冕以前那段艰苦的生活。

  师:那么, 雨后那美丽的景S又预示着什么呢?

  生:我想, 可能是预示着王冕那段苦难的生活要过去了, 从下文也可见他的生活出现了变化。

  师:那么, 荷花又喻指谁呢?

  生:我想指的是王冕。荷花散发清香, 就像王冕那纯洁的品质。

  师:答得不错。荷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 我们一起来看这么一段话, 相信你的理解会更深刻。(幻灯映示《爱莲说》节选)

  生:我知道了,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王冕就是人中的君子了。

  师:同学们, 借景写人, 即景抒情, 这就是吴敬梓这位大家的匠心所在。今后我们在阅读写人、记事这一类文章的时候, 对于写景的段落也得好好体会和玩味, 这样才能读出别人读不出的内容。

  师:同学们, 《少年王冕》选自《儒林外史》, 这部书写了近200个人物, 却只有一个人是吴敬梓心目中真正的君子, 他就是王冕。王冕是真君子, 不仅因为他孝顺、勤奋, 他还被人们誉为“儒林楷模, 学者榜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儒林外史》的第一回, 从中一定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原因。

王冕学画篇5

  一、 挖掘文字内涵

  少年王冕这一人物形象集中在“孝”与“勤”两个字上。挖掘语言内涵, 笔者发现每一处写王冕“孝”与“勤”的词句中, 孝的方式、勤的方面都各不相同。母亲让王冕辍学放牛并千叮万嘱, 王冕一一答应。十岁的小王冕孝的方式是听母亲的话。这是“孝”的第一重理解――“孝顺”。王冕把秦家给的腌鱼腊肉包好带给母亲, 后来画画挣了钱, 就买些好东西送母亲, 这是孝的第二种表达方式――“孝敬”。王冕长大自力更生了, 用牛车载着母亲, 到处走走, 让母亲享享清福, 这是孝的第三层境界――“孝养”。王冕“勤”的内涵也颇为丰富, 细读之, 不难看出三个方面:勤读、勤画、勤劳。

  二、 梳理矛盾冲突

  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之处, 进行深入细读、阐释, 能获得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独特感悟。母亲让王冕辍学放牛, 王冕既说“在学堂里闷得慌”, 又说放牛的时候“还能带几本书去读”。猛一看, 他的话是前后矛盾的。抓住王冕在学堂里是否“闷得慌”展开细读, 王冕放牛读书, 说明他爱读书, 不会闷得慌。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王冕早年丧父, 家境贫寒, 母亲辛苦拉扯, 针线活挣钱少, 加上连续三年收成不好, 王冕坐在学堂里, 想到这些, 心里难免“闷得慌”。无论王冕“闷得慌”一说是真是假, 都能看出他善解人意, 对母亲的孝顺和体贴。从是否“闷得慌”这一矛盾冲突的梳理中, 文本细读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三、 巧用补白艺术

  有很多文章是留有“空白”的, 巧妙地运用补白艺术,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内容,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还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想象和再创造的思维空间。王冕勤学画画部分, 作者只用寥寥几笔略写王冕三个月的学画过程。笔者认为, 是“勤”改善了王冕的生活, 改变了王冕一生的命运。所以, 应该浓墨重彩地渲染一下“勤”字, 引导学生想象王冕如何刻苦练习绘画。通过想象与补白, 对文本理解更深刻, 王冕人物形象深入学生内心。

  四、 援引原著经典

  细致地解读原著, 对教材的领悟和理解会更深刻, 或许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学过程中, 笔者适当援引了《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片段。一是在感受王冕孝的不同方式之后, 补充了“王冕每天吟诗作画, 侍奉母亲;母亲生病, 王冕千方百计寻医调治;母亲去世, 王冕捶胸顿足哀号, 哭得左邻右舍, 无不落泪。之后, 他悲痛万分地过了三年的守孝生活。”通过这一原著片段的补充, 学生深刻感受到, 王冕的“孝”不是一时的行为, 而是时时刻刻、自始至终把母亲放在第一位。另一个片段是在理解以荷花喻人的写法时援引的。“王冕亲眼目睹不少官员逢迎拍马、欺压百姓, 不愿与其为伍。知县听说他荷花画得不错, 亲自下乡来找他, 他装病不见。后来朱元璋也知他有才, 亲自聘他去做官, 他推却不掉, 索性躲到山里隐姓埋名。”这段文字是对王冕荷花般清高孤傲, 淡泊名利形象的必要补充。

  五、 解析背景资料

  从广义上讲, 文本还应该包括查阅的背景资料。作品的背景资料包括写作的时代背景, 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意图, 作品中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 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文本细读, 应该充分阅读这些背景资料。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本书写了200多个读书人, 吴敬梓把王冕放在《儒林外史》第一回来写, 而且是作者唯一推崇的正面人物, 吴敬梓要“借名流隐括全文”。为什么王冕是作者心目中君子文人的典型代表呢?将这一问题与“观荷”一段紧密相连, 王冕的品质与荷花的清高如出一辙, 这就顺利扫清了理解难点的障碍。王冕的《墨梅》, 也是突破课文难点的重要资料。“不要人夸颜S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诗句, 表达了王冕要做梅花一样的真君子的志向, 也反映出他与虚伪的封建礼仪的格格不入。从作者吴敬梓角度分析, 他塑造王冕这一正面形象, 也源于他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怒与批判, 对科举制度的反对。解析到这一步, 就不难理解《儒林外史》作为经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

王冕学画篇6

  尼采在《朝霞》前言中说:“语文学是一门让人尊敬的艺术, 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是:走到一边, 闲下来, 静下来和慢下来。”安静的氛围, 从容的姿态, 踏实的行程, 让我们能来到“语言本质深处交谈”。让阅读慢下来, 过具有咀嚼、品味、沉思、回忆属性和品质的阅读生活, 在阅读中仔细揣摩语言, 推求语言的意味, 累积阅读的愉悦经历与经验, 从文字中获得乐趣、意义和成长——这样的品质, 正是语文课堂阅读所要追求的。

  一、失落:阅读变得匆忙、功利, 偏离语文指向

  几位老师上《少年王冕》一课,出现几个颇为相似的教学现象。

  现象一:围绕“从哪里感受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还不到2分钟的时间, 老师就叫停, 开始交流。课堂上一个环节追赶一个环节, 大部分学生的言说还是浮于文字的表面。

  现象二:关于王冕怎样学画, 文中一句话轻巧带过:“起初画得不好, 三个月之后, 便大有长进, 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S, 无一不像真的。”教师以句式练习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白天放牛时”、“晚上回到家”、“烈日炎炎的盛夏”、“寒风凛冽的冬天”王冕分别是怎样学画的。从回答来看, 学生谈到了王冕学画抓紧时间、不怕辛苦、不怕炎热、不怕寒冷。答案是正确, 却显得刻板和空洞, 与文字“隔着一层纱”, 对人物“远远地观望”。

  现象三:几堂课的教学流程相似。首先初读课文, 说说总体印象, 少年时的王冕是个怎样的人。接着细读课文, 讨论从文章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王冕孝顺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学生一处一处地找, 一句一句地读, 只字片语地谈, 课文撕裂为诸多互不关联的碎片, 感受显得虚飘而浮泛, 一堂课下来, 只得出了一个关于“王冕是个怎样的人”的抽象结论。

  语文课堂阅读应该留下语言, 留下情感, 留下形象。司空见惯的教学现象, 反映出当下语文课堂阅读的困顿, 阅读的本义在课堂上被有意无意地丢弃……

  1.匆忙, 滋生了理解的肤浅和浮躁的习气

  现在很多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环节多, 内容满, 教师不停地提问、追问, 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不停地作答。虽然环环紧扣, 不失精致, 但总感觉课堂负载了太多的目标与任务, 问题太多, 节奏太快, 进入不了舒展自如的状态, 思想的翅膀没有办法张开。同时课堂上充斥着大声朗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角S体验, 学生时而说, 时而唱, 时而画, 时而演, 时而游戏, 很多时候看似活化了文本, 实则往往游离文本。没有留给学生充裕的阅读与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静下心来, 沉思默想, 与文本进行真切对话。

  当我们把课堂塞得满满的时候, 学生没有深入阅读的时间, 没有自由思考的空间, 没有咀嚼回味的余地, 接触文本的时间不长, 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不充分, 文本唤起的体悟当然只能是单薄与模糊的, 理解当然也不可能深入与透彻, 怎么能奢望激发学生清亮的思想和涌动的灵感?热闹的推进, 其实只是肤浅和浮躁。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式阅读, 浅尝辄止, 浮光掠影, 虚飘浮泛的感受, 长此以往, 必然养成浮躁的习气。

  2.功利, 导致了机械的训练和无趣的言说

  抓住文本的语言空白点引导想象无疑是催生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上述句式练习在教学中已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或者说训练模式, 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想象李时珍为修撰《本草》长年累月奔波时会用, 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想象谈迁撰写《国榷》时会用, 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想象樟树四季常青的风姿时也会用……学生已“深谙此道”, 呈现“老师想要的答案”——无论人或是物, 都是不怕辛苦、坚持不懈的形象特点。对的答案, 其实也是大而笼统的答案, 没有深入文本内核, 没有深入人物内心, 贴标签式的交流, 掩盖了人物的独特个性。

  细细琢磨, 这样的练习, 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应试”。要的只是正确的答案, 无关乎是不是自己真切的阅读体验, 无关乎是不是自己真正思考的阅读产物, 无关乎是不是自己从内心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功利的目光, 机械的训练, 会逐渐泯灭学生真正阅读、真实思考的意愿, 于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得不到生长, 课堂上便鲜见活泼的、灵动的阅读感受和个性言说。

  3.偏离, 消解了故事的张力和语言的魅力

  最美的语言是文学, 最生动的教材是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语言, 习得语言, 运用语言, 这是常识。可是, 太多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总是很急迫地直奔意义而去, 教学流程成为意义求证的过程, 甚至异化为人物意志品质的求证过程, 语言的意蕴与形式被边缘化, 甚至被搁置与遗忘。

  “从哪里感受到王冕勤奋好学、孝敬母亲”作为教学的主问题, 表面上直奔中心, 但得出结论过早, 容易脱离文字, 架空文本, 仅仅将课文当作认识人物特点、感悟人物精神的凭借, 落入文本人文意义分析的窠臼, 使阅读陷入人文教育的空洞里。这样就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打开阅读文本的通道, 让学生静静地进入故事的情境, 像亲历者一样去发现, 去与语言文字真正发生新鲜的接触, 语言内涵之味、形式之美在模糊和混沌之间被丢弃。狭隘的阅读指向, 偏离语文课程的目标, 消解了文本故事的张力和语言本身的魅力。

  二、探寻:阅读需要从容、灵动, 去看语言风景

  梅子涵先生这样描述阅读的意义:“你读的那些故事, 故事里的语句、词汇, 故事里人物说的话, 故事里含有的道理和感情……多多少少会留在你的记忆里, 就像一棵树, 阳光会洒下, 雨水也会落到, 有这些滋润, 树就用不着想:我们的叶子怎么才能绿呢?花怎么盛开?不知不觉间, 叶子翠绿了, 新的叶子不断从枝上窜出来了, 花儿也盛开了……这都是不经意的, 渐渐的。你不用去想, 它们会来。”所以, 要摈弃急躁、功利的心态, 不妨放慢脚步, 还语文课堂阅读以自然松弛、疏疏朗朗、浓淡相间的状态, 少一些提问, 少几个环节, 给一些时间, 留几分空间, 让学生自己直面文本, 在语言的密林中闲庭漫步, 赏庭前花开花落, 看天外云卷云舒。一句话, 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文字中散步。

王冕学画篇7

  一、积极应对、动态调整

  在课堂上遇到一些动态生成时, 教者不能勉强维持原来的思路, 而应积极采取应对方案, 既不可视而不见, 也不能一味附和。无论学生提出的是即时的质疑还是独特的见解, 教者都要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 在冷静分析的同时及时引导, 以最佳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 使其产生“亮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是探究的开始, 教师一定要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 抓住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效应。如果能抓住“生成”、利用好“生成”, 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乃至教师的积极性。课堂中精彩的亮点往往来自于生成, 在生成中产生灵感, 并且彰显出一定的创造性。

  二、发现问题、巧妙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者对学生的尊重是教学主体性原则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 但这并不表示教者对学生观点的随波逐流, 更不是放任自由的失控。毕竟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 自身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一些局限, 因此“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新课程渴望从学生口中听到更多精彩的回答, 但是要想每一节课都有精彩,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出精彩是很难的。正因为如此, 我们更要珍惜那些闪亮如火花的课堂生成, 并将这一点、这一处延伸放大, 激发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互相促进, 有机整合

  在新课程动态生成的理念下,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往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只有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才能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思考。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场”中才能积极投入, 在不同个体的智慧火花的碰撞下才能闪现不期而遇的魅力。例如:《少年王冕》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文中的第六自然段写王冕立志学画后, 能够坚持不懈地去画, 终于越画越好, 并使家境改善。在这一段的文字描写中, 其实并没有花多少笔墨直接去写王冕如何勤奋刻苦, 学画的过程似乎只有中间的一句“起初画得不好, 三个月之后, 便大有长进, 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S, 没有一处不像真的。”因此有不少学生忽略这句话。

  怎么办呢?让学生了解王冕的勤奋可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拓展引导学生围绕第二句话进行思考和交流。于是立刻放慢学习的脚步, 让学生就这句话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在这三个月里, 王冕到底怎样做才会大有长进的呢?”

  这个问题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才能很好解决, 而问题解决了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所以我并不急着立刻让学生回答, 而是让学生再次去读第六自然段, 选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去读, 静下心来思考, 结合上下文找出内在的联系, 同一学习小组里的孩子还可以开展讨论。

  我说:“其实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都是摄影家们从拍摄的许多图片中选出来的, 可是在王冕生活的那个时代可没有照相机、录像机这些东西, 大家想想看, 在这三个月里王冕怎样做才会大有长进?”

  “他一定会经常去观察荷花, 比如阳光下的荷花、雨后的荷花、月光下的荷花、雾中的荷花。”一个学生答道。

  “从经济上来说, 王冕攒下钱买颜料, 也说明他很想画好荷花, 因为他原来是攒下钱来买旧书看, 现在还要攒钱买颜料。”另一学生说。

  “请大家想一想, 当他遇到困难时, 比如他一开始画不像时, 还有当他生病的时候又会怎样?”有个学生一本正经地说着, 挺有道理。

  “当他看到小伙伴玩耍时, 他一定能控制好自己, 还是认真画荷花。”

  “还有, 他会自己拿着画到湖边比较, 还会经常向别人请教。”

  有点感觉了, 我趁热打铁:“那么现在谁再来读这句话?并且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句话?也就是因为王冕的什么, 所以他画的荷花越来越好?”学生很快回答道:“因为王冕的勤奋刻苦, 所以他画荷花越来越好。”

  我又趁胜追击:“有谁能将‘越来越好’改成一个成语。”学生便陆续说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这时再请学生去读第六自然段, 学生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王冕学画篇8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寡母、学画荷花的故事, 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

  当课文读到“王冕说:‘娘, 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 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 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时, 张宇站起来说:“老师, 我觉得王冕的话前后是矛盾的, 明明说在学堂闷得慌, 不如帮人家放牛快活, 为何放牛的时候还要带几本书去读?他为什么这样说?是不是他真的不想去学堂读书?”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也议论纷纷。我想, 既然问题来源于学生, 还应回到学生中去。于是我说:“老师为同学们的敢于质疑而自豪!听话听音,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还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文, 联系母子的对话及王冕的行动好好去想一想。”

  大家纷纷端起课本, 认真地读起来, 有的边读边标边写, 有的苦思冥想, 有的欣然一笑。一会儿, 小手如林:

  李志率先发言:“老师, 我认为王冕不是不想去学堂读书, 他这样说是在安慰母亲。”

  孟岩说:“我同意李志的看法。因为上文中母亲说‘孩子呀, 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 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 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从‘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 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可以看出王冕家庭的贫困。”

  李萌接着说:“从‘不是我要耽误你’、‘实在’、‘只好’可以看出母亲的无奈。她也不舍得让王冕放弃学业去放牛, 只是没有办法。”

  张跃说:“我从资料上看到: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而古时候女人是不能抛头露面的, 靠做针线挣的钱本来就少, 一个妇道人家, 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 年岁不好, 柴米又贵, 家里几件旧衣服、旧家伙, 当的当了, 卖的卖了, 那时别说去学堂读书, 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钟云说:“作为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 都愿意为子女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哪怕有一丁点的办法也不愿耽误孩子的学业。母亲让王冕去给人家放牛肯定是出于无奈, 她的内心一定是难过的, 是酸楚的, 是愧疚的。”

  赵婷接着说:“这样看来, 王冕的话是不矛盾的, 王冕说自己在学堂里闷得慌并不是不想去学堂读书, 是为了宽慰母亲, 以此减轻母亲内心的愧疚。”

  赵云道:“王冕真是个善解人意, 懂事体贴、孝敬母亲的人, 他那么小就知道体谅母亲的难处, 替母亲分担负担, 真值得我们学习。”

  纪怡帆站起来抢着说:“老师, 我有不同的看法。一开始我和大家一样, 也认为王冕是在安慰母亲, 宽母亲的心, 他并不是真的不想去学堂读书。后来我读着读着, 发现王冕是真的不想去学堂了。因为这三年来, 他亲眼目睹了母亲的劳累, 母亲的辛苦, 母亲的起早贪黑, 母亲的无能为力。”

  刘庆接着说:“我同意纪怡帆的看法。假如是我, 看到母亲为了自己那样累、那样难, 我也会寝食不安, 不仅不会再去学堂读书, 还会缠着母亲将我送到隔壁秦家去牧牛, 想方设法为母亲分担负担。”

  听到这里, 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单翔道:“从下文王冕的做法中也可以看出他虽然没去学堂读书, 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从‘秦家每天给的点心钱, 他舍不得花, 积攒一两个月, 便偷空来到村学堂, 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 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可以看出他勤奋好学。”

  陈思接着说:“他不仅把点心钱拿来买书读, 还把秦家给的好吃的拿回家给母亲吃。他还非常的孝顺。”

  冯旭说:“正是经过三、四年这样的坚持读书, 王冕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明白了人要孝敬母亲的道理。他博览群书, 学习勤奋, 刻苦学画, 终于成了画荷花的高手, 改善了家境, 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张成说:“从文中最后一段可以看出, 成名以后他更孝敬母亲, 除了画画、读书外, 他每天都用牛车载着母亲去湖边欣赏美景。”

  褚洪翰说:“我从资料上看到:当母亲病重时, 王冕是遍访名医求药;当母亲去世后, 王冕抱脚痛哭数天数夜, 邻居也都涕泪涟涟。”

  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呀!‘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人不孝其亲, 不如禽与兽。’王冕浓浓的孝心天地可鉴。他之所以能流芳百世, 一是源于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刻苦自学成才, 成了有名的画家和诗人, 最重要的还是源于他倾其一生所有孝敬自己的母亲。”

  孙梦莺感叹道:“王冕的勤奋好学值得我们学习, 王冕的孝敬父母更值得我们效仿。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竭尽所能为自己的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大家纷纷称是。

  正是在这一步步地对话交流中, 问题越辩越明, 不仅拓展了课文内容,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领悟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触摸到了王冕那颗难能可贵的心, 还调动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使学生受到了勤奋刻苦、孝敬父母的价值观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 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 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只有课上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 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 把课内与课外有机整合, 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双慧眼看世界,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我们的课才会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以上就是博学多识的网友关于“王冕学画范文”的解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